天天看點

聊齋志異 卷一《靈官》

作者:淡泊谷子

【原文】

靈官

   朝天觀道士某[1],喜吐納之術[2]。有翁假寓觀中,适同所好,遂為玄友[3]。居數年,每至郊祭時[4],辄先旬日而去,郊後乃返。道士疑而問之。翁日:“我兩人莫逆[5],可以實告:我狐也。郊期至,則諸神清穢,我無所容,故行遁耳[6]。”又一年,及期而去,久不複返。疑之。一日忽至。因問其故。答日:“我幾不複見子矣!曩欲遠避,心頗怠,視陰溝甚隐,遂潛伏卷甕下[7]。不意靈官糞除至此[8],瞥為所睹,憤欲加鞭。餘懼而逃。靈官追逐甚急。至黃河上,瀕将及矣。大窘無計,竄伏涸中。神惡其穢,始返身去。既出,臭惡沾染,不可複遊人世。乃投水自濯訖,又蟄隐穴中幾百日,垢濁始淨。今來相别,兼以緻囑[9]:君亦宜隐身他去,大劫将來,此非福地也。”言已,辭去。道士依言别徒。未幾而有甲申之變[10]。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注釋】

   [1]朝天觀:指北京朝天宮。明宣宗朱瞻基,仿效朱元璋在南京所建朝天宮的樣式,于宣德八年(1432)在皇城西北建成朝天宮,作為郊祀前百官習儀之所。宮内有三清、通明、普濟等十一殿,以奉三清、上帝及諸神,又于東西建具服殿,備臨幸。熹宗天啟六年(1626)遭火災焚毀。見《帝京景物略》卷四。

   [2]吐納術;口吐濁氣,鼻吸清氣,古人叫“吐故納新”。語出《莊子·刻意》。本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養生方法,近似于深呼吸。魏晉以來,道教徒神秘化為修煉的法術,認為吐出“死氣”,吸納“生氣”,可得長生。

   [3]玄友:道友。 《老子》:“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道家宗奉其學說。後世道教徒之間,彼此亦以玄友相你。

   [4]郊祭:舊時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種典禮。始于周代,又稱郊社或郊祀。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稱“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稱“社”。明初定合祀天地于大祀殿。嘉靖九年後分祀:冬至祀天圜丘,夏至祀地方丘。祀天前之六日及七日,百宮于朝天宮習儀。見《明史·禮志》一。

   [5]莫逆:意思是心意相投,無所違逆。《莊子·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本指對道的了解相同。後世稱志趣相投、友情深厚的朋友為莫逆之交。

   [6]行遁:走避。

   [7]卷 (quán拳)甕:小甕。陰溝開口、入口處常以去底之小甕為之。

   [8]靈官:即王靈官。相傳名善,來徽宗時人。生前學道,死後由玉皇太帝封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道教奉祀為護法神。道觀所塑王靈官像,赤面,三目,被甲執鞭,是鎮守山門之神。糞除:掃除穢物。

   [9]兼以緻囑: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囑作祝。

   [10]甲申之變,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義軍攻占北京,明亡,史稱甲申之變。清兵入京也在同年,此當兼指。

【譯文】

朝天觀的道士某人,喜歡呼吸這種養生法。有個老人借住在觀中。恰好也同樣喜歡呼吸這種養生法術,二人于是成了好朋友。住了八年。每到郊祭時,這老人就先一旬離去,郊祭後再傳回觀中。道士不明白這樣做的緣故,便問他。老人說:“我們兩人是莫逆之交,可以實話告你,我是狐狸。郊祭的日子一到,各路神仙都來清掃,我無處容身,是以,自行逃走。”又一年,到郊祭的日子,他便走了,很久很久也沒有傳回觀中來。道士對此非常疑惑。一天忽然老人來到了,道士問他這是為什麼?老人回答說:“我幾乎見不到先生了!過去想遠遠躲藏起來,心裡感到很倦怠,看到陰溝裡很隐蔽,于是,我就潛伏在一個罈子下面。沒有想到靈官打掃到這裡,一眼被他看見,生氣地欲加鞭于我。我懼怕地逃走了。靈官又追趕的很急。跑到黃河上,快要淹死了,百般無祭,竄到廁所裡面,神人嫌這地方太髒,才返身回去。我從那裡出來,身上沾染了惡臭味,不能在人世間出現。于是投水自洗,洗後又隐居洞中,過了幾百天污垢才除盡,今天來到貴觀,和你告别。同時,告訴你幾句話,先生也應該離開這裡到其他地方去,大的劫難即将來到。這裡不是福地。”說完,告别而去。道士聽從了他的話。遷到别的地方去了。沒過多久,便發生了甲申之變,兵火圍困丁北京城,明朝皇帝吊死煤山,大明江山垮台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