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齋志異 卷四《姊妹易嫁》卷四《妾杖擊賊》

作者:淡泊谷子

卷四姊妹易嫁

譯文

掖縣有個當宰相的毛公,原先家中門第低微,生活貧寒,他的父親常常給别人放牛。當時,縣城有個世代為官的姓張的人家,在東山南面有塊新墳地。有人從旁邊經過,聽到墓中有怒罵聲:"你們趕快躲開,不要總在這裡玷污貴人的宅地。"姓張的聽說這事,不太相信。接着又連連在夢中得到警告,說:"你家的新墳地,本是毛公的墓地,你為什麼長久占據在這裡?"從此,張家時常有不吉利的事發生。别人勸他還是把墳遷走好,姓張的聽從勸告,把墳遷走了。

一天,毛公的父親出去放牛,走到張家原先的墳地,天突然下起大雨,就跑到廢棄的墓穴裡避雨。雨越下越大,滔滔雨水,沖進墓穴,把墓灌滿了,毛公的父親被淹死在裡面。當時毛公還是個孩童。母親獨自去見張姓的,乞求給一小塊地方掩埋毛公的父親。姓張的問明白他們的姓氏,十分驚異,就到毛父淹死的地方察看,發現毛父正好死在該放棺材的地方。姓張的更加驚異,就讓毛父葬在這個墓穴裡了,還囑咐毛母帶着兒子來一趟。辦完喪事,毛母同兒子一塊來張家緻謝。姓張的見了毛家孩子,非常喜歡,就把他留在家裡,教他讀書,把他當作自家的孩子看待。又提出要把大女兒許給他作妻子。毛母大驚,不敢答應。張的妻子說:"既然說了,就不會中途變卦。"毛母隻好答應了。

但張家大女兒對毛家極為看不起,言詞、神色間常常流露出怨恨、羞愧的情緒,偶爾有人提起這件婚事,她就捂住耳朵。還常對别人說:"我就是死了也不會嫁給放牛人的兒子。"到了迎親的那天,新郎坐入酒席,花轎停在門外,這女子還捂着臉面對牆壁哭泣。催她梳妝,她不肯,也不聽勸解。不多時,新郎起身請行,鼓樂齊奏,她還是蓬頭散發地哭個不停。父親讓女婿稍等,自己親自去勸女兒,女兒哭着像沒聽見一樣。父親大怒,逼她上轎,女兒更加号哭起來,父親無可奈何。仆人又來傳話:"新郎要走了!"父親急忙出來說:"還沒打扮好,請新郎再稍等等。"就又跑進屋去看女兒,出來進去不住腳。又拖延了一會兒,事情更加緊急,大女兒終究不回心轉意。父親沒有辦法,急得要尋死。

二女兒在一旁很不滿意姐姐的态度,苦苦相勸。姐姐生氣地說:"小妮子,你也學着多嘴多舌,你為什麼不嫁給他?"妹妹說:"咱爹當初并沒有把我許給毛郎;若把我許配毛郎,何須姐姐勸駕!"父親聽到二女兒說活爽快,就與她母親暗地商量,用二女兒代替大女兒。母親就問二女兒:"那個不孝順的丫頭不聽話,如今想叫你代替姐姐出嫁,兒願意嗎?"二女兒痛快地說:"父母既然叫兒去,就是逃荒要飯也不推辭。況且,怎麼知道毛郎就會窮一輩子,最後餓死呢?"父母聽了她的話十分高興,就用姐姐的嫁妝給妹妹妝扮起來,匆匆忙忙地打發她上轎走了。過了門,兩口子和睦融洽,相敬如賓。隻是二女兒素來頭發稀少,稍微叫毛公不滿意。後來,毛公漸漸聽說了姐妹易嫁的事,從此更加感激她,把她看作貼心知己。

過了不久,毛公中了秀才,去參加鄉試,路上經過王舍人店。店主人在前一天夜裡夢見神仙對他說:"明天有個毛解元來,日後他會從危難中解救你。"于是店主人從早晨起來,就專門留心察看東邊來的客人。等見到毛公,店主人大喜,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菜,也不要錢,特地把夢裡吉兆告訴他。毛公也很自負,暗想着:如果得中第一名舉人,自己妻子的稀秃頭發,恐怕被貴人譏笑,富貴之後應當換一個妻子。然而錄取榜文公布之後,毛卻名落孫山。他精神不振,步履沉重,覺得十分喪氣。心中羞愧,沒臉再見店主人,隻好繞道回家。

三年以後,毛公又去赴試,那家店主人仍像上次那樣熱情招待。毛公說:"你的話那次沒應驗,實在對不起你那一番誠意。"店主人說:"秀才是因為暗想要換妻子,是以被陰間除名落榜了,并不是我的夢不靈驗。"毛公驚愕地問他是怎麼知道的,店主告訴他,那次分别後,又做了一個夢才知道的。毛公聽了,又心驚又後悔,呆若木偶。店主人說:"秀才應當自愛,終究會作解元的。"不久,毛公果然考中第一名舉人。妻子的頭發也長起來了,烏黑油亮的發髻,更增添了她的美麗。

張家大女兒嫁給了同村的一個富戶,非常趾高氣揚。可是,她丈夫是個懶惰的浪蕩公子,家境漸漸衰敗,連家産也賣光了,窮得連飯都吃不上。聽說妹妹做了舉人的夫人,越發感到慚愧。有時和妹妹在路上相遇,就趕緊躲開。又過不久,張家大女兒丈夫死了,家裡更加破落。不久,毛公又考中進士。大女兒聽說,刻骨般恨自己,氣惱地削發當了尼姑。到毛公當上宰相回家鄉時,她強打發女尼到毛府去拜問,盼望着能得到點什麼。女尼來到毛府,毛夫人贈給許多绫羅綢緞,将銀子裹在裡面。女尼并不知道,拿回去交給師傅,師傅大失所望,生氣地說:"給我點金錢,還可買點柴米,這些東西給我有什麼用?"于是又讓女尼送了回去。毛公和夫人很疑惑,打開一看銀子還在裡面,才明白退回來的意思。毛公拿出銀子笑着說:"你師傅連一百兩銀子都承受不起,哪有福份嫁給我這個老尚書啊!"随即拿了五十兩銀子給女尼說:"帶回去作你師傅的生活費。多了,怕她福份薄,承受不起。"女尼回去,如實彙報,師傅默默不語,不停地歎息。想想自己的一生作為,常常正反颠倒,美的惡的,追求什麼和躲避什麼,哪裡由得了自己呢!後來那家店主人因人命案子被捕入獄,毛公竭力解說,他才被免罪釋放。

異史氏說:"張家固有的墓地,竟成了毛氏的墳瑩,這已經是很奇異了。我聽人們說過'大姨夫作小姨夫,前解元為後解元'的玩笑話,這哪裡是聰明伶俐的人所能算計到的呢?唉!老天爺的心意已經很久難以捉摸了,為什麼毛公的報應竟那樣靈驗?"

作品原文

掖縣相國毛公[1],家素微[2]。其父常為人牧牛。時邑世族張姓者,有 新阡在東山之陽[3]。或經其側,聞墓中叱咤聲曰[4]:"若等速避去,勿久 溷貴人宅[5]!"張聞,亦未深信。既又頻得夢,警曰:"汝家墓地,本是毛 公佳城[6],何得久假此[7]?"由是家數不利[8]。客勸徙葬吉,張聽之,徙 焉。一日,相國父牧,出張家故墓,猝遇雨,匿身廢圹中[9]。已而雨益傾盆, 潦水奔穴[10],崩渹灌注[11],遂溺以死。相國時尚孩童。母自詣張,願丐咫 尺地[12],掩兒父。張徵知其姓氏,大異之。行視溺死所,俨當置棺處,又 益駭。乃使就故圹焉[13]。且令攜若兒來。葬已,母偕兒詣張謝。張一見, 辄喜,即留其家,教之讀,以齒子弟行[14]。又請以長女妻兒。母不敢應。 張妻雲:"既已有言,奈何中改!"卒許之。

然此女甚薄毛家[15],怨慚之意,形于言色。有人或道及,辄掩其耳; 每向人曰:"我死不從牧牛兒!"及親迎[16],新郎入宴,彩輿在門,而女 掩袂向隅而哭。催之妝,不妝;勸之亦不解。俄而新郎告行[17],鼓樂大作, 女猶眼零雨而首飛蓬也[18]。父止婿,自入勸女,女涕若罔聞。怒而逼之, 益哭失聲。父無奈之。又有家人傳白:新郎欲行。父急出,言:"衣妝未竟, 乞郎少停待。"即又奔入視女。往來者,無停履。遷延少時,事愈急,女終 無回意。父無計,周張欲自死[19]。其次女在側,頗非其姊,苦逼勸之。姊 怒曰:"小妮子,亦學人喋聒[20]!爾何不從他去?"妹曰:"阿爺原不曾 以妹子屬毛郎[21];若以妹子屬毛郎,何煩妹姊勸駕也?"父以其言慷爽, 因與伊母竊議,以次易長。母即向女曰:"忤逆婢不遵父母命[22],今欲以 兒代若姊,兒肯之否?"女慨然曰:"父母教兒往,即乞丐不敢辭;且何以 見毛家郎便終身餓莩死乎[23]?"父母聞其言,大喜,即以姊妝妝女,倉猝 登車而去。入門,夫婦雅敦逑好[24]。然女素病赤鬝[25],稍稍介公意。久之 浸知易嫁之說[26],益以知己德女。居無何,公補博士弟子[27],應秋闱試[28]。道經王舍人店[29],店主人先一夕夢神曰:"旦夕當有毛解元來[30], 後且脫汝于厄[31]。"以故晨起,伺察東來客。及得公,甚喜。供具殊豐善, 不索直。特以夢兆厚自托。公亦頗自負;私以細君發鬑鬑[32],慮為顯者笑,富 貴後念當易之。

已而曉榜既揭[33],竟落孫山[34],咨嗟蹇步,懊惋喪志。 心赧舊主人[35],不敢複由王舍,以他道歸。後三年,再赴試,店主人延候 如初。公曰:"爾言初不驗,殊慚祗奉。"主人曰:"秀才以陰欲易妻,故 被冥司黜落[36],豈妖夢不足以踐[37]?"公愕而問故。蓋别後複夢而雲。 公聞之,惕然悔懼,木立若偶。主人謂:"秀才宜自愛,終當作解首[38]。" 未幾,果舉賢書第一人[39]。夫人發亦尋長[40],雲鬟委綠[41],轉更增媚。 姊适裡中富室兒,意氣頗自高。夫蕩惰,家漸陵夷,空舍無煙火。聞妹 為孝廉婦,彌增慚作。姊妹辄避路而行。又無何,良人卒[42],家落。頃之, 公又擢進士[43]。女聞,刻骨自恨,遂忿然廢身為尼。及公以宰相歸,強遣 女行者詣府谒問[44],冀有所贻。比至,夫人以締縠羅絹若幹疋[45],以金 納其中,而行者不知也。攜歸見師。師失所望,恚曰:"與我金錢,尚可作 薪米費;此等儀物我何須爾!"遂令将回。公及夫人疑之。啟視而金具在, 方悟見卻之意。發金笑曰:"汝師百餘金尚不能任,焉有福澤從我老尚書也。" 遂以五十金付尼去,曰:"将去作爾師用度。多恐福薄人難承荷耳。"行者 歸,具以告。師嘿然自歎,念平生所為,辄自颠倒,美惡避就[46],繄豈由人耶[47]?後店主人以人命逮系囹圄,公為力解釋罪。 異史氏曰:"張家故墓,毛氏佳城,斯已奇矣。餘聞時人有'大姨夫作小姨夫[48],前解元為後解元[49]'之戲,此豈慧黠者所能較計耶?嗚呼! 彼蒼者天,久不可問,何至毛公,其應如響?"

注釋

[1]掖縣:在今山東省。相國:官名,秦置,輔佐皇帝的最高官職。唐以 後多用以對相當宰相職位者的尊稱。明代以大學士為輔臣,因尊稱大學士為 相國。毛公:毛紀,字維之,明成化年間進士,官至謹身殿大學士。

[2] 素 微:原本貧寒卑微。

[3] 新阡:新墓。阡,墓道。陽:山南為"陽"。

[4]叱咤(chìzhà斥乍)聲:怒斥聲。

[5]溷:混,擾亂。

[6]佳城:指墓地。《博物志·異聞》:漢滕公夏侯嬰葬時,掘地得名, 上有銘文:"佳城郁郁,籲嗟滕公居此室。"後因稱墓地為"佳城"。

[7] 假: 借;這裡意思是占據。

[8]家數(shuò 朔)不利:言家中屢次發生不吉利之事;意謂受到鬼神 懲儆。

[9]廢圹:遷葬後廢棄的墓穴。圹,墓穴。

[10]潦水:雨後大水。

[11] 崩渹(hōng 轟):浪濤沖激聲。

[12] 丐:乞讨;求。

[13]窆(biǎn 貶):下葬。

[14]以齒子弟行(háng 杭):意謂把他當作自己的子弟輩看待。齒,列, 收錄。

[15] 薄:鄙薄,輕視。

[16] 親迎:古婚禮之一。夫婿于成婚日親自公服至女家迎新娘入室,行 交拜合卺之禮。

[17]告行:請行。告,請。

[18]眼零雨:流眼淚。零雨,斷續不止的雨。《詩·風·東山》:"零 雨其。"首飛蓬:《詩·衛風·伯兮》:"首如飛蓬。"謂頭發像蓬草一樣 散亂。

[19]周張:急迫無計,不知所措。

[20]喋聒(guō鍋):多嘴多舌:嗦。

[21]屬:歸屬,指許配。

[22]忤逆婢:不孝順的丫頭。忤逆,不遵父母之命。婢,這裡是對長女 的恨稱。

[23]餓莩(piǎo 瞟)死:猶言餓死。餓莩,餓死的人。身,據鑄本補。

[24]雅敦逑好:非常和睦融洽。雅,甚、很。敦,敦睦,親厚和睦。逑好, 指夫婦融洽相處,語出《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5] 赤鬝(qiān 千):頭發稀秃。韓愈《南山》詩:"或赤若秃,或若柴。"

[26]浸知:漸漸知道。

[27]補博士弟子:指考中秀才。漢武帝設博士官,令郡國選送弟子五十 人入太學就博士受業,稱"補博士弟子"。唐以後也稱生員為"博士弟子"。

[28]應秋闱試:指參加鄉試。秋闱,明清時每隔三年,(逢子、卯,午、 酉年)于八月間在北京、南京以及各省省城舉行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因 考試時間在秋天,故稱"秋闱"。闱,考場。

[29]王舍人店:村鎮名,又稱"王舍人莊",在今濟南市東郊。

[30]解(jiè戒)元:唐代舉人由鄉貢舉,叫"解",後世因稱鄉試為"解 試",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

[31] 脫汝于厄:救你脫離苦難。厄,苦難。

[32]細君:舊時對己妻的代稱。鬑鬑(lián lián 廉廉):鬓發稀少的樣子。

[33]曉榜既揭:錄取榜文公布之後。曉榜,猶言正榜。鄉試于放榜前一 日午後寫榜,先寫草榜,後寫正榜。正榜寫成,已至半夜,天曉時張挂出去, 故稱"曉榜"。

[34]落孫山:即"名落孫山",指榜上無名。詳見《葉生》注。

[35]心赧(nǎn)舊主人:意謂心中羞愧,怕見那位店主人。赧,羞 愧臉紅。

[36]黜落:除名,落榜。

[37]豈妖夢不足以踐:意謂并非怪異的夢兆不能實作。妖夢,指前時店 主人所夢的神人告語。踐,實作。

[38]解首:猶言"解元"。

[39]舉賢書第一人:指考中第一名舉人。舉賢書,這裡指鄉試榜文。

[40] 尋:旋即。

[41]雲鬟委綠:發髻烏黑光亮。元稹《劉阮妻詩》:"芙蓉脂肉綠雲鬟。" 雲鬟,美麗的發髻。雲,形容發多。委,堆積。綠,綠雲,發黑有光彩似濃 綠,故雲。

[42]良人:舊時婦女稱丈夫為"良人"。

[43] 擢進士:擢進士第,指考中進士。擢,選拔。科舉時代考試及第, 稱"擢第"。

[44]女行者:女尼。

[45] 绮縠:绉紗一類的絲織品。

[46]美惡避就:猶言避美就惡。

[47]繄(yī):語詞。此據鑄齋抄本,原作"翳"。

[48]大姨夫作小姨夫:《事文類聚》:宋朝歐陽修與王拱辰同為薛家女 婿。歐陽修娶薛家長女,王拱辰娶薛家次女。後歐陽修妻死,繼娶其小妹。 因而當時有"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說。這裡指毛公本該娶 張家的大女兒,後來竟娶了張家的小女兒。

[49]前解元為後解元:指毛公本該為前屆鄉試的解元,現在成了後一屆 的解元。

卷四妾杖擊賊

益都西部邊境的某人出自富貴人家,家裡有很多錢。他納了一個妾,很美。大老婆淩辱折磨她,橫加鞭撻,但妾侍奉大老婆仍然十分小心周到。這人對她很同情,往往在背地裡用好話安慰她,她也未曾有過什麼怨言。

有天夜裡,幾十個賊人越牆進院,用力沖撞屋門,幾乎要撞壞了。這人和妻子吓得喪魂落魄,渾身顫抖,不知如何是好。妾聽到動靜起來,默不作聲,暗中在屋内摸索,抓到一根挑水用的擔杖,撥開門栓沖出。賊人慌亂如麻,妾揮舞擔杖,風鳴鈎響,打得四五個人趴在地上;賊人全都潰敗,驚恐逃竄,急得爬不上牆,跌下來咿呀亂叫,一個個喪魂失魄狼狽不堪。妾手拄擔杖,看着他們笑着說:"你們這群東西,真不值得我下手打!竟然也還學着作賊!我不殺你們的,殺了還嫌辱沒了我呢!"說完全放他們逃去。丈夫大驚,問道:"你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本事?"原來妾的父親過去是槍棒教師,她得到父親傳授的全部武藝,不止能抵擋百人。

大妻尤其害怕,非常後悔從前沒能看清妾的本領,從此便好好地看待她。而妾始終也沒有絲毫失禮的地方。鄰家婦女有的對妾說:"嫂子擊賊好像打豬狗那樣容易,你為什麼還甘心低頭受棍棒鞭打的痛苦呢?"妾說:"這是我分内應該的,還敢說别的嗎。"聽的人更加佩服她的賢良。

原文

益都西鄙之貴家某者[1],富有巨金,蓄一妾,頗婉麗,而冢室淩折之[2], 鞭撻橫施。妾奉事之惟謹。某憐之,往往私語慰撫。妾殊未嘗有怨言。一夜, 數十人逾垣入,撞其屋扉兒壞。某與妻惶遽喪魄,搖戰不知所為。妾起,默 無聲息,暗摸屋中,得挑水木杖一[3],拔關遽出。群賊亂如蓬麻。妾舞杖動, 鳳鳴鈎響[4],擊四五人仆地;賊盡靡,駭愕亂奔牆,急不得上,傾跌咿啞, 亡魂失命。妾拄杖于地,顧笑曰:"此等物事,不直下手插打得[5],亦學作 賊!我不汝殺,殺嫌辱我。"悉縱之逸去[6]。某大驚,問,"何自能爾?" 則妾父故槍棒師[7],妾盡傳其術,殆不啻百人敵也[8]。妻尤駭甚,悔向之 迷于物色[9]。由是善顔視妾。妾終無纖毫失禮。鄰婦或謂妾:"嫂擊賊若豚 犬,顧奈何俯首受撻楚?"妾曰:"是吾分耳[10],他何敢言。"聞者益賢 之。

異史氏曰,"身懷絕技,居數年而人莫之知,而卒之捍患禦災[11],化 鷹為鸠[12]。嗚呼!射雉既獲,内人展笑[13];握槊方勝,貴主同車[14]。 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15]!"

[1]益都:縣名。清代為山東青州府治。

[2]冢室:古稱冢婦,指正妻。冢,大。淩折:淩辱折磨。

[3]挑水木杖: 指扁擔;方言"擔杖"。

[4]鈎:扁擔兩端所垂的鐵鈎。

[5]插打:謂親與厮打。插,俗語"插身",謂身預其事。

[6]逸去:逃走。

[7]槍棒師:教習槍棒的武師。

[8]不啻百人敵:武藝不止可敵百人。

[9]迷于物色,迷于形貌。意謂隻看到妾的婉麗溫順,而不知她武藝出衆。

[10]分:名分。

[11]捍患禦災:抵禦災禍。《禮記·祭法》:"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 大患則祀之。"捍、禦義近,謂抗拒、抵禦。

[12]化鷹為鸠:意謂使正妻改變悍惡的性格。《禮記·月令》:"仲春 之月??鷹化為鸠。"注:"鸠,搏也。"即布谷鳥。此借用其句,鷹指兇 悍,指善良。

[13]"射雉既獲"二句:謂醜夫有射雉之長,就能取得妻子歡心。《左 傳·昭公二十八年》:"昔賈大夫惡(貌醜),取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 禦以如臯,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

[14]"握槊方勝"二句,謂蠢夫賭雙陸獲勝,也能引起妻子自豪。握槊, 古博戲,雙陸之一類。貴主,公主。《新唐書·諸帝公主列傳》:高祖女丹 陽公主,下嫁将軍薛萬徹。"方徹蠢甚,公主羞,不與同席者數月。太宗聞, 笑焉,為置酒,悉召它婿,與萬徹從容語;握槊賭所佩刀,陽不勝,遂解賜 之。主喜,命同載以歸。"

[15]技之不可以已:意謂技能不可止而不習或棄置不用。已,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