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汕頭橄榄台(圖文/汕頭融媒記者 胡澤強)
秋冬季,鮀城處處好風光,最近,牛田洋水稻種植基地一處别樣的田園就讓人眼前一亮,因為市農科所在那裡創作了美麗的迎亞青稻田畫,目前已進入最佳觀賞期。

在牛田洋水稻種植基地,稻田成了“畫卷”,彩稻成了“畫筆”,一幅以“潮·起汕頭 韻·動亞洲”為圖案的稻田畫,成為一道别緻的鄉村美景。
市農科所科普教育基地科科長陳昱霏告訴記者:“初衷是想打造景觀稻田的方式,第一個是宣傳我們的科研成果,也是為我們汕頭舉辦亞青會做一個造勢宣傳。”
據介紹,這幅稻田畫經測量、育種、畫線等多個環節,6月開始前期設計,7月正式在田間“作畫”,10月底水稻植株拔高,到最近迎來最佳觀賞期。
值得一提的是,這片稻田裡種植的,主要是“紫葉稻”和“黃麗占”,每畝産量可達1000多斤,目前已經可以收割。市農科所還因地制宜,引導農戶進行水稻和蔬果輪種,改善土壤結構,充分發揮農田的最大利用效應。
陳昱霏說:“一年種兩造水稻,利用冬季的閑置農田,我們再種一些蔬菜、花卉的旱作,通過水旱輪作,第一個是改善稻田的種植環境,第二個是想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能夠更好地發揮農田效應,接下來這塊稻田收割完後,我們會種上油菜花、紫雲英和部分蔬菜。”
稻田畫是市農科所近年來推進農旅融合的一種嘗試,通過稻田畫打造鄉村特色景觀,推動農旅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陳昱霏告訴記者:“在我們基地根據不同主題内容去設計一些圖文并茂的稻田圖案,第一個是凸顯大地藝術的稻田情懷,第二是希望通過示範推廣,輻射我們當地的農業基地,甚至一些專業戶一起來打造景觀稻田,也通過這種方式來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