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祥龍 攝影 肖開豐
11月20日,由四川省知識産權服務促進中心、四川日報報業集團的指導下,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推出了“2021四川十大美食地标”大型公益評選活動投票進入“白熱化”。中江挂面以14萬餘票,暫列第11位。

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傳承千年。中江挂面的身影遍布四川乃至全國,如今,更是逐漸走向世界。
封面新聞記者從德陽市中江縣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首批價值兩萬多元的中江挂面從德陽市發往日本,每斤價格為100元,預計年銷售量将達到80-100噸。
中江挂面源于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制作中江挂面的工序繁瑣,要經過和面、開條、盤條、發酵、抻大條、抻小條、上竹、撲粉、曬面等18道傳統手工工序和70道小工序,一架面從取水和面到切面打包完成,一般需要18-24小時。
正是因為如此,中江挂面第一批才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并且被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準許為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如今,中江挂面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統一原料、統一配方、統一技術、中江手工挂面行業已向專業化、規模化快速發展,生産水準不斷提高、産品品質不斷提升,産品結構不斷豐富,銷售管道不斷增加。現已有挂面生産戶700戶年産量300萬公斤,年産值3億餘元。
此前,一批中江挂面在德陽海關監管下順利發運美國,中江挂面直接出口實作了零的突破。
據悉,為了讓中江挂面能順利出口日本,出口方派專人負責,完成前期與日本國内大型食品企業商談。雙方協商一緻,既要讓中江挂面在保證傳統非遺手工品質的同時,又要滿足日本的食品要求。經過為期半年的準備和對産品成分的反複檢測,最終順利通過了日本對食品的超高标準檢測。
随後,第一批中江挂面78件,從山東青島港經海運到達日本神戶港口,進入食品連鎖超市售賣。
德陽市傑慧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江手工挂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澤告訴記者,日本人喜食挂面,更喜歡把挂面當成禮品來饋贈親友。此次出口日本的挂面,其在包裝上采用日文标注,更友善在日本市場流通。中江挂面包裝設計上富有的當地文化特色,在日本受到了消費者們的廣泛喜愛。
李澤說,預計中江挂面在日本國内年銷售80~100噸,主要在日本國内的連鎖超市、旅遊景區和一些高端飯店銷售。
李澤介紹,下一步,中江手工挂面将進入日本高端飯店,并在日本電視食品頻道廣泛宣傳。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