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聶榮臻問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隐蔽,總是腿受傷?他的回答很巧妙

作者:文者心語

在1955年授銜時,我國共有57位開國将領被授予上将軍銜,其中一位,就是楊成武。從閩西一個普通農家的兒子,成長為戰功赫赫的開國将領,楊成武的一生是非常傳奇的。在身經百戰的戎馬生涯當中,楊成武經曆了無數次槍林彈雨的洗禮,在長征前後受過三次腿傷,一次次絕境重生,經曆了生與死的考驗。

1914年九月初九,楊成武出生在福建長汀的一個農民家裡,父親名叫楊殿華,楊成武這一輩是“能”字輩,父親給他取名楊能俊。參加革命以後,他給自己改名為楊成武。

在當時,參加革命以後給自己改名字,是一種風潮,新的名字,寄托着他們新的人生理想。比如曾志,原名叫曾昭學,15歲考入衡陽農民運動講習所時,她将報名表上填的名字改成了“曾志”,意思就是 “要為女性争志氣”。 徐向前元帥原名叫徐象謙,後來改成了同音不同字的“徐向前”,意思是要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一往無前。所謂人如其名,楊成武的名字也寓意了他的人生軌迹,從懵懂無知的少年,成長為一名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的武将。

聶榮臻問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隐蔽,總是腿受傷?他的回答很巧妙

在長汀一中讀書的時候,楊成武接觸到了革命浪潮,尤其是受到了老師張赤男的影響,開始走上革命道路。張赤男是楊成武的老鄉,也是福建長汀縣人,張家與楊家世代交好,張赤男參加過海陸豐武裝起義,經常給楊成武講北伐戰争、南昌起義的故事,在楊成武的心裡點燃了革命的火焰。

1929年1月,年僅十五歲的楊成武投筆從戎,參加了張赤男上司的長汀農民暴動,擔任少年武裝先鋒隊大隊長,同年3月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擔任閩西紅軍第三路指揮部秘書、宣傳隊中隊長。

楊成武第一次負傷,是在第四次反圍剿的草台岡戰鬥中。當時聶榮臻任紅一軍團政委,指揮部隊進行草台岡戰鬥,敵人是國民黨陳誠、羅作英的部隊。楊成武擔任紅十一師第三十二團政治委員,帶着戰士們沖鋒的時候,腿部中彈,戰友們及時将他擡下戰場,轉進了後方的醫院。

聶榮臻問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隐蔽,總是腿受傷?他的回答很巧妙

有勇有謀的楊成武給聶榮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前的仙人橋一戰中,團長向玉成受傷,在沒有團長的情況下,楊成武帶着三十二團打了一個大勝仗,繳獲了三十多挺捷克式輕機槍,聶榮臻非常高興,稱贊楊成武是“模範團政治委員”。

草台岡一戰,楊成武受傷,戰鬥結束後,聶榮臻專門派人去醫院看望楊成武,表達了自己的關切:“希望你出院後一定要回原部隊,我們都很喜歡你。”

按當時的政策,傷員出院後一般是重新統一配置設定,但楊成武已經和戰友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強烈要求回原部隊,最終獲得了組織的同意。看到楊成武回來,聶榮臻高興極了:“好啊,你回來了,太好了!”

聶榮臻問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隐蔽,總是腿受傷?他的回答很巧妙

楊成武第二次負傷,是在第五次反圍剿的廣昌雞公山戰鬥中,這一次還是傷到了腿部。當時鬥争環境嚴酷,蔣介石多次調動兵力對蘇區進行大規模地圍剿,戰士傷亡的情況經常發生,作為政治委員的楊成武也連續兩次負傷,戰鬥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楊成武第三次負傷,是在湘江戰役的覺山鋪阻擊戰中,這一次是被子彈打中了右腿,也是受腿傷最嚴重的一次。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紅軍撤離蘇區,拉開長征的序幕。當時楊成武擔任紅一軍團二師四團政治委員,團長是耿飚。紅四團搶占界首渡口後,又連夜趕往覺山,與紅五團和紅一師一團一起阻擊敵人,掩護中央縱隊和紅軍主力渡過湘江。

聶榮臻問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隐蔽,總是腿受傷?他的回答很巧妙

敵人調集了十六個團的兵力,數量是紅軍的十幾倍,占有壓倒性的優勢。楊成武和耿飚觀察戰場後,決定充分利用地理地形,讓戰士們隐蔽在山上的灌木叢中,靜待作戰時機。敵人先是派十幾架飛機對紅軍陣地進行轟炸,接着又用大炮攻擊,飛機大炮轟炸過後,敵人認為紅軍的有生力量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便大着膽子一窩蜂地沖了上來。

楊成武根據當時的地勢情況,制定了最短的射擊距離,當敵人足夠靠近時,隐蔽的戰士們才開始射擊,子彈打完了,便和敵人拼刺刀,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敵人的沖鋒。紅軍頑強阻擊,雖然大量殺傷敵人,但自身的傷亡也很大。

敵人進攻了一整天,也沒能攻下紅軍的陣地,第二天就加強了火力,發動更猛烈的進攻,面對數倍于幾的敵人,紅軍戰士英勇作戰,直到全部陣亡以後,陣地才落到了敵人手中。敵人不斷派部隊增援,想攻下覺山,封鎖湘江。為了給主力部隊争取渡江時間,紅一軍團的戰士們堅守到最後一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楊成武看着一個個傷員從他的面前擡過去,心裡非常難受。

紅五團的陣地被占領後,敵人集中主要兵力攻擊紅四團,紅四團陷入三面包圍的危險處境當中,師長陳光指令紅四團轉移陣地,一邊打一邊撤,盡最大努力拖延敵人的行動。雖然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但戰士們毫無怨言,因為大家心裡都明白,堅持多拖一分鐘,就是為主力部隊的撤離多争取一分鐘的時間。

在覺山腳下的公路邊阻擋敵人進攻時,一營在公路左邊,楊成武指揮二營在公路右邊作戰,眼看一營陷入了敵人的包圍圈中,楊成武組織二營火力過去支援。不料剛走到公路中央,一顆子彈打中了楊成武的右腿,子彈從右小腿中部貼着筋骨打進去,留下了雞蛋那麼大的傷口。這一次受傷比前兩次都嚴重,戰場上的形勢也更加嚴峻。

聶榮臻問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隐蔽,總是腿受傷?他的回答很巧妙

楊成武的右腿瞬間被血染紅,他倒在了公路上,敵人看到楊成武的穿着是紅軍幹部的模樣,激動地大喊“抓活的,抓活的”。幸好紅五團指導員陳坊仁剛好帶着幾個戰士從東邊撤下來,看到楊成武負傷,拼命射擊掩護他。紅四團六連連長黃霖帶着一個班向敵人射擊,派了三個戰士上去營救。

第一個戰士剛上公路就中彈倒下了,第二個戰士也負了傷,看着戰友們為了救自己流血犧牲,楊成武心如刀絞,一邊用力揮手讓黃霖不要上來,一邊拼命往公路外爬。但是,黃霖還是匍匐着身子,冒着槍林彈雨,爬到了公路上,抓住楊成武的胳膊,将他救了下去。

在戰士們的拼命掩護和舍生忘死的營救下,楊成武逃過了一劫,再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黃霖讓楊成武的警衛員白玉林把楊成武帶走,由于楊成武的腿傷很嚴重,已經不能走路,白玉林和團部書記匡漢謀便一個左一個右,架着楊成武撤下了戰場。

白玉林是江西于都人,中等身材,他和匡漢謀架着楊成武在山地上跑了四五裡路,跑得氣喘籲籲,直到遇到了五團的擔架兵,擔架兵一看是四團的楊政委,趕緊将他擡上了擔架。

一路都在緊張的奔波中,直到躺到了擔架上,楊成武才感覺到了沒有包紮的傷口又脹又痛,但是想到紅軍現在正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自己卻下了戰場,他的心裡更痛。為了盡快脫離危險區域,擔架員擡着楊成武一口氣跑了三十多裡路,在路上遇到了軍團醫生戴濟民才停了下來。

戴濟民用剪刀将楊成武的褲腿剪下來,為他清洗了傷口,塗上了雲南白藥,然後又用綁腿包紮了傷口,之後楊成武便被送到了紅一軍團衛生部醫院。可能是年紀輕,加上常年在戰場上奔波,楊成武的體質比較好,在擔架上躺了十幾天後,腿傷就恢複得差不多了,可以下擔架,一瘸一拐地走路了。

聶榮臻問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隐蔽,總是腿受傷?他的回答很巧妙

因為楊成武的三次受傷,都傷在了腿部,在長征的過程中,聶榮臻和楊成武開玩笑:“楊成武,你是不是不會利用地形地物,把自己隐蔽起來啊?”

楊成武一頭霧水,問聶榮臻:“為什麼這麼說呢?”

聶榮臻說:“你看你三次負傷都傷在腿部,那還不是因為你老是直着身子跑嗎?”

楊成武哈哈一笑,說道:“每次負傷都傷在腿部,恰恰說明我很會隐蔽啊,要不然打到頭部不就完了。”

自從十五歲跟着張赤男參加革命開始,楊成武就将生死置之度外,談論起曾經那些生與死的考驗,也可以一笑而過、淡然處之,正是一次又一次血與火的洗禮,讓楊成武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子弟,成長為了一個戰功赫赫的開國将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