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完璧 張大千稱贊的南充畫家

楊曉江 四川線上記者 蒲南溪

南充的當代國畫大師趙完璧(1904年—1994年)是嘉陵區大通鎮人。他自幼酷愛藝術,17歲進張瀾主辦的南充縣立中學美術班,1926年入上海新華藝術大學,得潘天壽、諸聞韻、吳昌碩等精心指導。張大千攜家人遊青城山時,看到天師洞時見趙完璧的作品,曾有“蜀中畫士,當推第一”的高度評價。

今年春節前,嘉陵區文廣旅局相關人員專程前往成都拜訪趙完璧長女趙淑媛,表達在家鄉建立藝術館的想法,趙淑媛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如果父親的畫作能在家鄉得到長久的展出和儲存,必将是一件好事。”趙淑媛說,“如果達成合作意願,将毫無保留地提供父親的繪畫作品和有關圖文資料。”

近日,趙淑媛應嘉陵區文廣旅局邀請回到家鄉,協商“趙完璧藝術館”(暫定名)落戶嘉陵相關事宜。回到家鄉,她講述了父親求學、學畫、教學等背後的故事。

趙完璧 張大千稱贊的南充畫家

記者:趙完璧先生是如何走上繪畫藝術這條道路的?

趙淑媛:1904年,父親出生在南充縣大通場天井溝(現嘉陵區大通鎮)。雖然一家三代都以務農為生,但是家族以“耕讀傳家”,他4歲時便被送到離家一裡半的壁山廟上學。

12歲時,父親進入大通場西區公立國小,三年後以全優成績畢業。17歲,他考入由張瀾主辦的南充縣立中學美術班,正式改名“完璧”,意為傳承趙氏忠義厚道,追求完美人格的傳統。正是在南充縣立中學,父親步入美術學習的殿堂,臨摹《芥子園》《點石齋》《粗筆醉墨軒》以及古今名人畫稿,也學素描及動靜物寫生,畢業時成績名列全校第二。

1926年,父親考入上海新華藝大中畫科,在三年的學習中,得到潘天壽、諸聞韻等名師真傳。在大學裡,他經常觀摩張大千、黃賓虹等大師畫展,對中國畫有了更濃的興趣。在大學裡,父親拒絕一切與藝術無關的活動,為學習篆書與金石,又拜吳昌碩為師,成為入室弟子。通過刻苦努力,父親繪畫的功力大幅提升,筆勢逐漸舒展,以較全面的藝術修養畢業回川。

10年求學路,父親的藝術才能逐漸顯現。回川後,他被聘為國立成都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私立四川藝專教授,在教學中他仍堅持不懈學習繪畫,提高畫藝。

趙完璧 張大千稱贊的南充畫家

記者:張大千曾稱贊趙完璧先生“蜀中畫士,當推第一”,你知道其中的詳情嗎? 二人之間還有哪些故事?

趙淑媛:這段故事是父親在成都教學期間發生的。1938年春,受四川私立複興藝職校 (原私立四川藝專)校長姜雲叢聘請,父親赴任教務主任兼國畫教授。當年夏天,他率學生登青城山寫生,住在天師洞。在三清殿父親展紙揮毫,畫一古松,生懸崖斜出,其下畫一高士卧仰,筆法簡潔,大氣磅礴,圍觀人員無不贊歎。後來張大千攜家人上青城山,遊天師洞時見其作品稱贊“此畫異常開朗,蜀中畫士,當推第一。”

張大千是卓有成就的國畫大師,能得到他的稱贊,無疑是對父親繪畫藝術的認可。在讀大學時,父親就參觀過張大千的畫展。抗戰期間,父親與張大千先生已經熟識,張大千先生對父親的畫品極為贊揚。父親舉辦畫展,張大千先生不僅前往祝賀,還購下其中标價最高的一幅作品,此事一時傳為佳話。後來,張大千先生旅居海外,還輾轉托人問候父親,表達思念之情。

趙完璧 張大千稱贊的南充畫家

記者:趙完璧先生畫過哪些與家鄉南充有關的畫?

趙淑媛:1931年底,父親傳回家鄉南充,先後在嘉陵高中、嘉陵女師、南充縣立中學等學校任美術教師,曆時六年。在此期間,他自制了一本套色石刻水印教科書———16開的山水花鳥人物範本,這本書收入各類畫圖二十八幀,品類齊備、技法精全,在當時藝術資料稀缺的情況下,難能可貴。

父親出生在南充,成長在南充,他繪畫藝術的啟蒙也是在南充,他始終牽挂和懷念着家鄉的山水。1955年夏秋之季,他在儀隴縣寫生,以此創作的《朱德故裡》,被北京朝花社制成彩色版風景圖檔,與魏紫熙、吳夔等人的作品發行全國。上個世紀80年代,父親還特地在南充畫了《五裡店望龍門》和《秋标煙霧》兩幅畫以寄托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1989年4月,應學生莫孟初之邀,在原南充教育學院舉辦了“趙完璧莫孟初師生畫展”。當時,父親因為身體不适,是我帶着父親幾十幅繪畫作品來到南充操辦畫展相關事宜。畫展開展後,觀者衆多,至今記憶猶新。

趙完璧簡介

趙完璧(1904年—1994年),嘉陵區大通鎮人。他自幼酷愛藝術,17歲進張瀾主辦的南充縣立中學美術班,1926年入上海新華藝術大學,得潘天壽、諸聞韻、吳昌碩等精心指導。回川後,他曾任國立成都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私立四川藝專教授,南充縣立中學、嘉陵高中、嘉陵女師美術教師, 四川私立複興藝術職業學校教務主任兼國畫教授、代校長,後創辦岷雲藝術專科學校任校長至1949年底。 趙完璧的代表作品有 《紅樓大觀園》《八百裡青城》《長江萬裡圖》《川江出峽圖》等,特在南充畫了《五裡店望龍門》和《秋标煙霧》兩幅畫以寄托對家鄉的懷念和熱愛之情。

趙完璧是20世紀40年代即已成名的書畫大家和教育家,是從嘉陵區走出的一代國畫大師。他一生創作了不少繪畫精品,他的青綠山水代表了中國畫壇20世紀最高水準,其中的枯樹、激流已成為難以逾越的絕唱,是四川畫界的驕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