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滿台灣教育“反中”,柏楊遺孀:《醜陋的中國人》将停止發行

作者:美國僑報網

【僑報網綜合訊】台灣已故知名作家柏楊所著《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即将迎來問世40周年。近日,柏楊遺孀張香華表示,拒絕将《醜陋的中國人》摘文選入中學國文教材,并正式向兩岸出版商聲明,“依柏楊生前交代,如今将永遠停止發行《醜陋的中國人》”。

不滿台灣教育“反中”,柏楊遺孀:《醜陋的中國人》将停止發行

2005年3月,柏楊與夫人張香華收藏着從各地帶回的寵物玩偶,采訪時,他親蜜地抱着玩偶,一派童真的笑靥挂在臉上。(圖檔來源:台北中時電子報)

台北《中國時報》近日報道,張香華說,柏楊的作品在台灣向來授權遠流出版社發行,近日遠流收到龍勝文化合約,希望授權将《醜陋的中國人》摘文選入中學教材。張香華說:“當初柏楊于1984年發表演講時,主要針對的演講對象是成年人,對于一個還沒建立起民族自信的中學生而言,并不适合。”

報道稱,曾長年任教于建中、北一女等校的張香華直言,不同意授權現在的教科書摘錄《醜陋的中國人》的一大原因,在于對現在台灣教育和新課綱“去中國化”甚至“反中”無法苟同,她認為:“在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即便讀了柏楊的文章,又怎能領會柏楊的精神?”

張香華批評如今台灣的國文、曆史教材删減文言文,以“東亞史”觀點取代“中國史”,根本是執政者“去中國化”的教學政策,沒有中華文化的價值觀與認同前題。她認為,收錄《醜陋的中國人》其心可議,擔心“利用其書名來辱華”,是以雖自2016年以來持續收到教科書的授權邀請,她一律拒絕。

張香華表示,《醜陋的中國人》如今應“功成身退”,與台灣的遠流出版社、大陸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24年合約到期後,不再發行此書,“甚至希望兩岸出版社自即日起便不再出版此書”,作為柏楊精神的繼承者,她說:“柏楊生前一再交代,當大陸文明已經進步了,就要廢除這本書的發行”。

張香華歸納,柏楊過去著作“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曆史、十年通鑒”,而今張香華認為當大陸已做到扶貧,有飯吃,有廁所上,而台灣卻一路地“去中國化”之際,未來對柏楊作品的關注不妨放在他的曆史、通鑒上。

不滿台灣教育“反中”,柏楊遺孀:《醜陋的中國人》将停止發行

《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圖檔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柏楊是台灣知名作家、思想家。出生于河南輝縣。1949年去台灣。他一生著述豐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台灣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其中《醜陋的中國人》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

柏楊于1984年在美國發表《醜陋的中國人》演講,而後集結演講内容成書,在華人世界引起強烈文化震撼,至2024年兩岸出版合約到期,正好是此書問世40年。

《醜陋的中國人》至今出版發行至少500萬冊,盜版更是不計其數。大陸作家馮骥才曾表示,自己在美國各大學通路時,所遇到的華人幾乎都會提起柏楊,他所批判的醬缸文化、官場文化,對一代人的啟蒙影響甚深。盡管此書兩岸版稅可觀,但張香華堅持遵照柏楊遺志,認為此時談“醜陋的中國人”已弊多于利,仍決定“自己禁掉自己的書”。

張香華說:“一如柏楊寫史,不是寫給高高在上的掌權者看的,而是從平民的角度來寫。”柏楊的文章,一直是寫給所有的華人。(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