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天下,君臨萬邦
這裡的大地更加深沉
這裡的太陽更多血色
這,就是統萬城
統萬城之戰
統萬城之戰,十六國時期北方統一的一場重要戰争,也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騎兵攻城戰例。統萬城,匈奴首領赫連勃勃役使10萬勞力所建的大夏國都城。據史書記載,統萬城城垣高約8丈,基厚30步,上廣10步,宮牆高約4丈,蒸土築就,錐不能進,異常堅固。
1
國盛兵強 雄踞統萬

△統萬城遺址博物館夜景
公元413年,蠶食了後秦大片領土的赫連勃勃成為了雄踞北方的一股強大勢力,擁有了龐大的軍隊,雄厚的财力物力,赫連勃勃意識到應該修築一座堅固的都城,作為進一步發展的根據地。
挑選好建造位址後,赫連勃勃任命對品質要求極為嚴格的叱幹阿利全權負責築城事宜,并命名“統萬城”,寓意一統萬邦。統萬城的建造曆時六年,選用了三合土(石灰、砂子、粘土)為建築材料,建成之後“堅可砺刀斧”,是中國古代城市防禦體系的代表。除了堅固的城牆外,統萬城還擁有河流、外郭城、馬面、垛台、護城壕、虎落、鐵蒺藜等形成的立體防禦系統。
公元418年,随着赫連勃勃攻下長安城後築壇稱帝,大夏國勢也達到了全盛時期,憑借着雄厚的實力和堅固的統萬城,成為了當時割據北方的主要勢力之一。
2
子嗣争權 王朝衰落
△統萬城遺址博物館裡關于赫連勃勃的介紹
公元424年,赫連勃勃打算廢太子赫連璝為秦王,立四子酒泉公赫連倫為太子。赫連璝聽說父親要廢黜自己而立赫連倫為太子,當即率兵七萬去攻打赫連倫,赫連倫率兵三萬抵抗,兵敗被殺。三子太原公赫連昌又趁機率騎兵一萬襲殺了赫連璝,赫連勃勃最後隻好立赫連昌為太子。
可能是由于經曆了子嗣殘殺的打擊,次年,赫連勃勃便病死于統萬城,赫連昌順利繼位。夏國的内亂以及赫連勃勃的死,使得強盛一時的夏國開始走向了衰弱。
3
北魏伐夏 輕取長安
△統萬城西門甕城遺址
北魏皇帝拓跋焘聽聞夏國剛經曆完奪位之争,又分兵攻打西秦後,認為此時正是西伐夏國的好時機,于是分派諸将,兵分三路進攻夏國。一路由司空奚斤率四萬五千人襲擊蒲坂(今山西永濟西),另一路由大将周幾率萬人襲擊陝城(今河南三門峽),自己則率兩萬輕騎直趨夏國國都統萬城。
統萬城内,赫連昌正在宴請群臣,聽說拓跋焘率師突然而至,上下驚俱,急忙親率大軍在距統萬城三十裡的黑水(今内蒙古伊盟烏審旗西南)迎戰。然而,沒等排兵布陣,拓跋焘率領的騎兵就襲殺而至,赫連昌狼狽逃回統萬城固守,魏軍則大肆燒殺劫掠,俘虜無數,繳獲牛羊等十餘萬匹。
4
陳師鞠旅 複攻統萬
△統萬城遺址博物館内陳
赫連昌聽聞長安失守後悲憤不已,立刻派自己的弟弟赫連定帶了兩萬精銳隊伍南下,意圖奪回長安。統萬城兵力減弱,拓跋焘覺得機會又來了。于是連忙派兵砍伐樹木,制造攻城器械。稍事休整後便再次組織軍隊,發動了第二輪的進攻,這次的目标則是整個夏國,包括固若金湯的統萬城。
公元427年五月,拓跋焘率領數十萬魏軍從平城出發,大軍到達鄰山(今内蒙古準格爾旗東南)的時候,拓跋焘下令修建城堡,留下全部辎重防守,自己則打算再率輕騎兵,輕裝快馬,先行殺奔統萬城。
5
鐵騎踏敵 城破國亡
△統萬城遺址
赫連昌得知北魏又要來攻打統萬城後,派人去召回南下重奪長安的赫連定,赫連定說:“統萬城非常堅固,他們是攻打不下來的,等我奪回長安、生擒奚斤後,再回來内外夾擊。”赫連昌認為弟弟說的有道理,于是決定固守不出。
拓跋焘下令将輕騎分為左右兩隊,充分利用騎兵的優勢,繞到夏軍背後,切斷了夏軍退路,由逆風應戰變為順風追殺,雙方厮殺在一起,夏軍大敗。赫連昌後路被斷,無法傳回統萬城,隻好向上邽(今甘肅天水市西南)逃去,拓跋焘也成功攻入了統萬城。
失去了堅固的統萬城後,赫連昌和赫連定在上邽、平涼地區繼續苟延殘喘,但己經失去了政治中心,成為一個流亡政權,沒過多久便相繼被擒殺,夏國也随之滅亡。
統萬城遺址博物館
Tonwancheng site museum
由陝文投集團榆林文旅公司規劃建設的統萬城遺址博物館即将落成。統萬城遺址博物館建築面積9922平方米,選址于無定河南岸的沙丘台塬上,可遠眺雄渾壯闊的城牆遺址。博物館設計采取消隐的手法将建築體量化整為零,形成一個個互相關聯、埋入地下的“寶盒”,形似一個個考古“探坑”,使得遊覽者仿佛行走在“遺址”之上。
統萬城遺址博物館集現代博物館展陳手段、博物館文化休閑、曆史文化遊覽、匈奴文化體驗、統萬城文創衍生産品于一體,打造曆史性、科學性、原真性的情境體驗,讓遊客在互動活動中體驗統萬城遺址的曆史,欣賞和感悟統萬城遺址的細節和曆史文化内涵。
盛極一時的匈奴帝國
擁有怎樣的文明
即将開放的
▷統萬城遺址博物館◁
将帶你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