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伏生護書、講書,深信《尚書》必定是“一書平萬世”

作者:自在原野w

伏生,一作伏勝,生卒年月不詳,字子賤,章丘市人[既現今的濟南]。伏生系孔門弟子轌子賤後裔。秦統一後,朝廷設博士70員以備顧問,伏生即為其一。無雙譜贊曰“何如那,書生年老尚傳經。”

伏生 - 生平事迹

即伏勝﹐西漢經學家。漢國濟南(今山東濱州市鄒平市韓店鎮蘇家村)人。早年任秦博士﹐專治《尚書》﹐是西漢今文《尚書》最早的講授者﹐今本今文《尚書》二十八篇﹐即由他儲存﹐流傳至今。

伏生是孔子的弟子轌子賤的後裔。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秦帝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農業等方面,秦始皇都制定了相應的政策。秦朝朝廷還設定了一共70人的博士顧問團,友善解答典籍史冊中的一系列政治問題。伏生有幸,入選其中,從此成為了一名兢兢業業鑽研學問的博士。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丞相李斯奏請始皇:“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正是李斯的這道請旨,促成了秦始皇“焚書”。

從李斯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身為博士的伏生是具有一定的“特權”的,那就是可以藏書于家。

伏生護書

公元前213年,伏生為了将珍貴的典籍《尚書》儲存下來,冒着被殺的危險,在自己家中的牆壁中,偷偷開鑿了一個夾層,私自藏了這本書。

《尚書》是一本記載了堯、舜、夏、商、周,幾代曆史的書籍,其中有很多先人的思想和見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百科大全”。

漢初廢除《挾書律》後﹐從壁中取出﹐亡失數十篇﹐僅得二十餘篇。開始在齊﹑魯之間講授。一說他并沒有《尚書》﹐隻是憑記憶口授。漢文帝時﹐在全國征求能讀《尚書》的人﹐尋訪到伏生﹐其時他年已九十餘﹐不能應诏赴京﹐于是朝廷派太常掌故晁錯前去受業。但是﹐把《尚書》傳授下來的還是他的學生濟南張生和歐陽生。後來《尚書》學發展為三家﹐即歐陽高建立的“歐陽氏學”﹐夏侯勝建立的“大夏侯氏學”﹐夏侯建建立的“小夏侯氏學”﹐在漢武帝到漢宣帝時先後立于學官。伏生所藏的《尚書》原本﹐原是用秦朝通行的小篆寫的﹐他傳授時改用了漢代通行的隸書﹐是以﹐等到用“古文”寫定的經書出現以後﹐便被稱為“今文”。

相傳伏生還作《尚書大傳》﹐其實是他去世後張生﹑歐陽生或後來的博士們輯錄所聞而成。該書是西漢《尚書》學說的總彙﹐主要在于述故事﹐發空談﹐使《尚書》全部聖道化﹐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召的道統樹立堅固的基礎﹐是研究西漢的上古史說的重要材料。原書已佚﹐清陳壽祺有輯本﹐皮錫瑞撰有《尚書大傳疏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