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單(下):功高震主齊王忌,以城換将趙國迎

作者:羲和奇談

田單以即墨的殘兵大破燕軍後,迅速收複齊國七十餘城,并從莒城将齊襄王迎回臨淄,齊襄王開始在臨淄執政,齊國得以複國,田單也被齊襄王封為了安平君。為什麼最後為成為趙相呢?

迎回襄王

齊國從僅剩兩座城池到複國可以說全都是田單的功勞,沒有田單可能齊國會就此覆滅。當時齊闵王被殺,其子田法章(齊襄王)為了躲避殺生之禍更名改姓流落民間,成為了其他家族的家丁。齊國的大臣聚集到莒城商議要尋找太子,田法章才出來承認自己的身份,于是被大家立為齊襄王。相對田單而言,齊襄王對齊國的貢獻反而非常有限。

田單(下):功高震主齊王忌,以城換将趙國迎

田單大破燕軍後,齊國原本被燕國占領的城池紛紛投靠田單,田單的兵力日益強大,很多人都認為田單要自立為王。田單卻對此看得很淡,最後還是将齊襄王迎回到臨淄,齊襄王将田單封為安平君,并拜為國相。

功高蓋主

田單掌權期間,多次率領齊軍征伐,先是攻伐燕國,拿下了中陽,又兵伐南韓,占領了注人。田單屢建戰功,名聲大噪。甚至齊國人都隻知道田單,反而不知道齊王。

田單(下):功高震主齊王忌,以城換将趙國迎

田單對齊國的貢獻确實非常之大,但卻已經功高蓋主,再加上以前有田單要自立為王的傳言,齊襄王對田單已經非常不滿,或者說是羨慕嫉妒恨,但卻無能為力。齊襄王甚至看到田單在民間施惠都非常生氣,認為田單這麼施惠,是想籠絡人心,取代自己成為齊王。

後來,齊襄王有九個寵臣,他們知道齊襄王對田單多有不滿,就投其所好,說田單壞話,說田單對待齊王沒有君臣之禮,沒有上下之别,明顯是想圖謀不軌,他救濟窮人,對平民施以恩惠,又結交各路英雄豪傑,這明顯就是有陰謀。九個寵臣的讒言讓齊襄王對田單更為不滿,甚至直呼田單的姓名(在古代直呼姓名是非常不友好的,除了長輩對晚輩)。

田單(下):功高震主齊王忌,以城換将趙國迎

直到齊國大臣貂勃聽到齊襄王直呼田單其名後,向齊襄王行大禮拜,并說到,當初大王保不住自己的國家,是田單僅憑區區孤城即墨的彈丸之地和七千殘兵敗将,斬殺了燕國主将,并收回了齊國千裡的失地,這都是田單的功勞;如果那時田單自立為王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他,但是他還是迎接了大王,大王這才能傳回臨淄開始重新執政。并指出了齊襄王說的是“亡國之話”,谏言齊襄王立刻斬殺這九個寵臣,不然,國危矣。齊王聽了貂勃的一番話恍然大悟,果然斬殺了他的九個寵臣,并驅逐了他們的家室,同時又把夜邑之地封給了田單。

齊襄王雖說是“恍然大悟”,但悟的更多的是田單的危險性,也讓齊襄王對田單更加忌憚,不得不殺掉九個寵臣,齊襄王内心非常憤懑但也無能為力。

田單(下):功高震主齊王忌,以城換将趙國迎

割地換将

齊襄王一直忍氣吞聲,終于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燕國将宋人榮蚠為高陽君,并派高陽君率領燕軍攻打趙國。當時趙國認為田單之前大破燕軍,是以應該聘請田單來對抗燕軍,于是向齊國提出割讓盧、高唐、平原三座城池以及五十七個居民點給齊國,希望齊國派遣田單來趙國,作為主将率領趙軍抵抗燕國。當時對齊襄王來說就是天賜良機,不僅能送走功高震主的田單,還能白白換來幾座城池和領地,齊襄王自然是順水推舟答應了。于是田單就被任命為了趙軍主将,第二年又被拜為趙相。

田單(下):功高震主齊王忌,以城換将趙國迎

當時原本趙國趙奢是不同意的,他認為趙國并不是沒有名将,為什麼要以割讓城池的方式調用他國的将領,并認為田單作為齊國人是不會讓趙國壯大的,認為田單不會盡心盡力。結果三年之後,田單隻攻下了燕國三座小城,齊襄王也乘機收回了王權。後來趙國蔺相如帶兵攻打齊國平邑,齊襄王把平邑讓給趙國,并将田單家眷也送到趙國,以求平息戰火,最後田單也就留在了趙國。

田單(下):功高震主齊王忌,以城換将趙國迎

趙國割讓領土買田單,有人認為是買椟還珠,畢竟田單攻克燕國的領地完全比不上趙國出的價格,認為是虧本買賣,并且當時趙國還有趙奢、樂毅等名将在。但同時也有人認為,趙國的行為正是為了廢除齊國最後的核心力量,當時齊國剛剛複國,自保不足,要說齊國的威懾力,那就是田單。趙國用幾座城池為代價換走了田單,也就将齊國最後的希望滅掉了,以至于齊國後來幾十年都不敢用兵。

對于趙國的行為,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