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的世界末日何時到來?科學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作為地球上唯一高度智能的物種,人類創造了文明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然而,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産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然後,因為我們有很高的智慧,我們将在未來經曆這個過程。

那麼,世界末日将在未來何時導緻人類滅亡?科學家給出了一個具體的答案。讓我們進入今天的話題。

假想燃燒的地球

世界末日是人類想象中的毀滅或人類文明的終結。這是一個假設人類将在未來遭遇全球災難性事件,導緻現代文明的毀滅、倒退或衰落的概念。它也可以被稱為世界末日。

隕石撞擊想象

有許多假設性危機,如隕石撞擊、伽馬射線爆炸、全球核戰争等。如果這些事情真的發生,它們将對人類的生存産生巨大的影響。但沒有人知道這些危機何時會發生。

根據《太陽報》的一篇文章,一項研究預測人類将在太陽死之前滅絕。

太陽封包章截圖

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太陽。畢竟,我們不能沒有它。同時,太陽也是太陽系中心的恒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恒星。它的直徑約為1392000(1.392)×106)公裡,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3倍。其品質約為2×1030kg,約為地球的33萬倍,約占太陽系總品質的99.86%。構成太陽的主要物質是氫和氦。太陽核心每秒将大約6億噸氫熔合成氦,每秒将400萬噸物質轉化為能量。這也是陽光和能源的來源。

太陽系中行星的比較

核聚變為恒星的大部分存在提供動力。最初,能量是由主序恒星核心的氫原子聚變産生的。後來,當核心原子變成氦時,像太陽這樣的恒星開始沿着圍繞核心的球殼聚變氫。這一過程使恒星逐漸增大,通過亞巨星階段,到達紅巨星階段。品質至少為太陽一半的恒星也可以通過其核心的氦聚變開始産生能量,而較大的恒星可以沿着一系列同心殼聚變較重的元素。

白矮星

一旦像太陽這樣的恒星耗盡核燃料,它的核心就會坍縮成一顆稠密的白矮星,外層則被作為行星狀星雲排出(行星狀星雲本質上是一些垂死恒星抛出的塵埃和氣體外殼)。外層被剝去後,唯一剩下的就是恒星的熾熱核心——白矮星,它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逐漸冷卻和變暗。這是太陽的最後一個過程。

太陽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一般在100億年左右。目前,太陽大約有45.7億歲,也就是說,太陽已經完成了一半的壽命。因為太陽沒有足夠的品質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但當它在大約50億年後耗盡核心的氫時,核心的氫聚變将停止,核心将收縮。引力勢能的釋放增加了恒星的光度,結束了主序階段,并導緻恒星在未來10億年内膨脹:首先是亞巨星,然後是紅巨星。重力收縮産生的熱量還将導緻核殼中的氫聚變,其中仍然存在未熔融的氫,導緻光度增加,最終将達到目前光度的1000倍以上。作為一個紅巨星,太陽将變得更大。屆時,巨大的太陽将吞噬水星和金星。

想象地球被太陽摧毀

太陽的亮度每十億年增加約10%。大約10億年後,太陽的亮度将比現在高10%。一旦太陽光度比目前值高10%,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将上升到320K(47℃)。此時,大氣将成為“濕溫室”,導緻海洋蒸發失控。與金星的現狀類似,金星的大氣層目前處于超級溫室狀态。

金星與地球

根據美國宇航局在zenodo發表的一項研究,未來随着太陽溫度的升高。水分子将被太陽紫外線的光解分解,使氫從大氣中逸出。最終結果将是世界上的海水将消失。換句話說,此時地球不适合許多物種的生存。

美國宇航局發表在zenodo上的研究文章截圖

當太陽留給我們時,大約有10億年。10億年後,人類将無法在地球上生存。大約20-30億年後,地球的電磁場也可能停止,導緻外層大氣中揮發物的加速流失。40億年後,地球表面溫度的上升将導緻更嚴重的溫室效應。在那個時候,高溫将加熱地球表面,使其融化。到那時,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将滅絕。即使在大約75億年後,地球最有可能的命運還是被太陽吸收了。

世界

當然,如果人類繼續發展科技,十億年後人類的科技水準應該很強。在那個時候,通過星際航行找到合适的居住地并非完全不可能。

最後,我們也知道,即使是像太陽和地球這樣的巨大行星,在未來也無法逃脫毀滅的命運。更不用說地球上的生命了。但是我們不必太擔心,因為太陽給我們留下了整整10億年的時間。是以,讓我們珍惜現在,過好每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