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脈管癌栓的肝癌患者做完手術會複發嗎?

作者:肝膽疾病專家王東

【基本資訊】患者,男,55歲

【疾病類型】原發性肝癌(肝細胞癌,高分化,CNLC Ib),慢性乙型肝炎,脾切除術後

【治療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治療方案】肝部分切除術 + 射頻消融

【治療周期】4年零11個月

【治療結果】康複(惡性良性腫瘤無複發)

一、初識患者

第一次見到這位患者是在門診,由家人從外地帶來北京就診,是一位55歲男性中年患者,因查體發現肝占位9天。患者9天前因體檢胸片提示“雙肺間質性病變,左下肺感染”,于是做了胸部CT提示肝内低密度竈,考慮占位性病變。患者又複查腹部MRI提示:肝VI段占位性病變,直徑約4.6*5.9cm,外周見包膜,其内信号不均勻,考慮惡性。經門診詢問,患者無腹痛、腹脹等不适症狀,自發病以來,精神、睡眠可,食欲佳,二便如常,體重無明顯改變。既往:33年前因車禍外傷行開腹脾切除術,術中有輸血史。14年前檢查發現B肝“小三陽”,并未進行抗病毒治療。門診以“肝占位”收入我科。

二、入院查體和輔助檢查

1)生命體征平穩,腹部膨隆,無腸型,無蠕動波,腹式呼吸存在,腹部見脾切除手術切口瘢痕,腹壁靜脈無曲張,腹壁柔軟,腹肌無緊張,無反跳痛,Murphy征陰性,肝髒未觸及,腹部無包塊,移動性濁音陰性,雙側腎區無叩痛,腸鳴音正常,4次/分,無氣過水聲,血管無雜音。

2)胸部CT(我院):雙肺散在片狀磨玻璃影,考慮支氣管炎緻肺通氣不良可能;可疑右肺微結節影,必要時隔期複查,雙側肺門及縱隔内多發腫大淋巴結,肝内低密度竈,考慮占位性變。胃贲門區後方見一2.0*1.7cm大小結節影,邊界清楚,考慮副結節可能。

3)腹部MRI(我院):肝VI段占位性病變,直徑約4.6*5.9cm,外周見包膜,其内信号不均勻,考慮惡性。腹腔内及腹膜後多發淋巴結,脾髒術後缺如,胰尾及腹主動脈左旁多發異常信号影,考慮術後改變,脂肪肝,雙腎囊腫,右腎下部病竈邊緣不光整,雙肺可疑異常信号影。

三、診斷和診斷依據及鑒别診斷

1)肝占位(間葉來源惡性良性腫瘤):根據患者腹部MRI提示肝占位性病變内合并出血成分,考慮間葉來源惡性良性腫瘤可能,如未分化肉瘤等,需與血管瘤合并出血鑒别,考慮該診斷,需與以下疾病鑒别:

- 肝髒良性惡性良性腫瘤:如肝血管瘤、肝囊腫、囊腺瘤等。主要表現為壓迫周圍髒器後引起上腹不适、腹脹、嗳氣、腹痛等症狀,最終确診靠病理。

- 肝轉移瘤:多有原發惡性良性腫瘤病史,多來自腹部内髒的癌腫,如胃癌、結腸癌、膽囊癌、胰腺癌、子宮内膜癌或卵巢癌等,臨床表現主要為原發惡性良性腫瘤所緻症狀,可出現肝區隐痛,血清AFP多為陰性。最終确診靠病理。

2)脂肪肝:影像學提供,考慮該診斷可能。

四、治療情況:

在全麻下行開腹肝S6段切除術+斷面射頻消融術,術後病理:(肝S6段)切除标本:高分化肝細胞癌,大小約直徑5cm,周圍肝組織呈結節性肝硬化表現,局竈可見脈管内癌栓。

手術名稱:肝部分切除術+射頻消融術(W)。

術前診斷:原發性肝癌,B肝後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脾切除術後。

術後診斷:原發性肝癌,B肝後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脾切除術後。

有脈管癌栓的肝癌患者做完手術會複發嗎?

五、患者出院後注意事項

1)出院後注意保護傷口,出院2天後換藥,視情況拆線。

2)出院後繼續口服保肝、抗B肝病毒藥物。

3)出院後2周我科門診複診。

4)合理飲食,控制體重。

5)不适随診。

六、醫生感悟

1)該患者也是B肝、肝硬化發展來的肝癌,術前是“小三陽”狀态,術後需終生口服抗病毒藥物(該患者吃的是素比伏)。

2)該患者肝硬化比較厲害,術前肝髒儲備功能試驗ICG-15R超過10%,但肝功能化驗名額是A級,可以耐受手術。

3)科普小巷——該患者病理診斷提到了脈管癌栓,那麼什麼是脈管癌栓?

所謂脈管,即惡性良性腫瘤周圍的淋巴管或血管(包括肝動脈、肝靜脈和門靜脈),脈管癌栓經常指惡性良性腫瘤周邊的微小脈管記憶體在癌細胞擴散。研究證明存在埋管癌栓的患者,手術後惡性良性腫瘤複發和遠處轉移的風險會增加。是以手術後需要用一些治療措施來降低複發機率,最常用的技術就是之前介紹的肝動脈灌注化療。

本文由王東、張龍輝共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