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作者:留意軍事事務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說的是南唐後主李煜在男人中寫詞是最厲害的,而在女子中則要屬李清照。

李清照一生流傳下來的詩詞總共有78篇,相比其他很多詩詞大家這個數量明顯偏少。比如說李白傳世的作品有1000多首,杜甫更有1500多首古詩流傳後世。但是,這并不影響李清照與這些詩詞大咖并肩傳世,被後世稱為“一代詞宗”,“千古第一才女”。這說明了李清照的詩詞是多麼的優秀,是多麼的得到世人的認可和推崇啊!

李清照的詩詞按寫作時間順序大體可以分為5個階段:少女時代,待字閨中,新婚燕爾,靖康南渡

1、少女時代: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的少女時代随父親生活于家鄉濟南,優雅的生活環境、深厚的家學淵源,使得李清照從小就處在極佳的文化氛圍中,很早就具備了極高的文學修養。18歲遷居到京城汴梁之後,随着視野的開闊,開始在詞壇上展露頭角,寫出了為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這個階段她寫的主要作品有: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李清照少女時代的作品,大多和酒有關。喝酒加遊玩,大才女從小就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看來,她不是我們印象中的“乖乖女”,而是一個”性情中人”啊!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是李清照少女時代的一首代表作,景、物、人、酒,連城一氣,充分展現了她的那份灑脫與不羁。

2、待字閨中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18歲,按照宋朝時的習俗,女孩子就必須要考慮婚嫁的問題了。李清照作為一代才女,她的感情更加細膩,更加熾烈。她與趙明誠心有靈犀,芳心暗許。于内心強烈的感情之中,又摻雜着少女那種矜持,那種嬌怨。

點绛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钗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再大方的女孩子也有害羞的時候,李清照害起羞來卻是另有一番風味。看到心目中的情郎來訪,躲避不及,臨走又戀戀不舍,卻被她巧妙的說成聞到一枝子青梅的芬芳,多麼有少女時代的那一份純真和浪漫啊!

浣溪沙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偎寶鴨親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3、新婚燕爾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不久,18歲的李清照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婚後兩人琴瑟和弦,生活雖然平淡但卻很幸福。可是,好景不長,明誠的父親受人陷害,于李清照25歲時舉家遷到青州。此間所做詩詞多描寫小夫妻的恩愛以及分别時的思念之情。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

新婚燕爾,李清照的嬌羞能讓所有男兒心裡融化掉。在丈夫趙明誠面前,李清照竟和花兒吃起了醋,害怕花奪去自己的光彩,硬要趙明誠評評哪個更漂亮。試問,哪個女兒會不為其動心呢!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節思念丈夫,同樣的主題,卻被李清照演繹出了不同的經典,一句”人比黃花瘦“,讓人看的心碎了一地!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點绛唇.閨思

寂寞深閨,愁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幹,隻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這以上都是易安在與趙明誠結婚後兩地相隔時,寫下的思夫的詩。能把思念寫得如此詩情畫意和柔情萬種的,試問還有誰能超得過李清照?

4、靖康南渡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宋欽宗靖康二年,李清照44歲。金人大舉南侵,俘獲宋徽宗、欽宗父子北去,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朝廷崩潰。當年三月,趙明誠因母親死于江甯(今南京市),南下奔喪。八月,起知江甯府,兼江東經制副使。北方局勢愈來愈緊張,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選收藏也即南下。

南渡後的李清照思鄉之情濃烈,而且因為自己無嗣,丈夫又娶了一房妾室,此時李清照與丈夫的感情也大不如前。

鹧鸪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建炎三年,趙明誠被罷江甯府知府後,兩夫婦備辦舟船上蕪湖。至池陽,途徑項羽廟,李清照觸景生情,作《烏江》詩,憑吊英雄項羽。不久,趙明誠身故。

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一次逃難的海上航行中,曆盡艱險,李清照寫出了如此浪漫的、豪放的詞作。

李清照完成她與丈夫的共同理想,修完《金石錄後序》後,世間再無牽挂,滿滿的都是孤獨、寂寞、冷。1134年10月,李清照避亂金華。

武陵春

春晚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拟泛輕舟。

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同樣是晚年,同樣是寫愁,李清照再次展現了她高超的文學功底和思維跨度,隻怕雙溪那葉單薄的小舟,也載不動我内心沉重的憂愁啊!此時,陪伴李清照的,隻有詩詞。

春殘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裡梳頭恨最長。

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沒有孩子,守着一座孤清的小院落,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隻有秋風掃着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她有一孫姓朋友,其小女十歲,極為聰穎。一日孩子來玩時,李清照對她說,你該學點東西,我老了,願将平生所學相授。不想這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她覺得一陣暈眩,手扶門框,才使自己勉強沒有摔倒。童言無忌,原來在這個社會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餘啊。而她卻一直還奢想什麼關心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托,學無所專,别人看她如同怪異。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邊際的深淵裡,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樣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了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詞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