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作者:抱着幸福123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高達9.7分,且在1995年拿下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2015年因“文化、曆史和美學領域的顯著成就”,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影片登記表。

它改編自美國作家斯蒂芬·埃德溫·金的中篇小說,影片講述了被律師陷害替别人背上“殺人”罪名的安迪進入了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在監獄二十年看到了許多黑暗,最終逃出監獄的故事。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影片中肖申克不僅僅是關押人的監獄,更像是人們現實生活給自己樹立的一道圍牆,人們适應了圍牆内的生活,甚至混的風生水起,比起渴望,反而更害怕圍牆外的世界。

這不正是一場關于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嗎?

下面,我将具體從影片三個主要人物來一一分析解讀這部影片。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安迪,從一個社會頂層的成功、正直的銀行家,搖身一變,成了社會最底層,甚至連人都算不上的罪犯,被關進肖申克監獄進行“徹底改造”。

剛入監獄,他被“姐妹幫”盯上,不斷地被他們毆打、強奸。一次次的傷害并沒有使他服從“姐妹幫”,為了抵抗,他次次反抗,次次受傷。

“姐妹幫”走後,他的日子好過了一些,後來因為“銀行家”特殊的理财技能不斷地為獄警們提供咨詢幫助,甚至幫獄長做假賬撈錢,他越來越繁忙,日子也越來越好過。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但是,順風順水的日子并沒有使他放棄希望,他一邊用小小的錘子繼續挖鑿逃跑洞穴,一邊利用自己的技能為其他獄友們找尋希望。

他連續六年,每天給政府寫信要求資助,擴建監獄的圖書館,第一次收到資助費和圖書館捐贈的舊書時仍不滿意,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繼續每天兩封信寫給政府,最後終于成功擴建了圖書館,幫助很多獄友拿到高中文憑。

在他知道自己進入監獄的事實,獄長反而把他關到小黑屋裡,擊斃了他的半個學生後,他看着挖好的洞穴,精密計劃,怕了500多裡的污水管道,逃離監獄,在逃出來的那一刻,他張開雙臂,任雨水沖刷,他知道,他自由了!

影片中有這麼一句話,是好友瑞德對安迪的評價,他說:

“有種鳥是關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上都灑滿了自由的光輝。”

安迪渴望自由,雖然身在監獄,被高高的圍牆困住,心依然是自由的,依然渴望身體也能自由。心懷希望讓他有了長達二十年的不動聲色地堅毅,也讓他的心靈越發強大。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看了老布的經曆,為他感到遺憾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檢討自己如今的狀态。

老布在監獄待了五十年,才被準許重新回到社會,這本是一件高興的事,但,他不想回去,他在監獄做圖書管理者,每天悠哉悠哉的,隻要服從指令,也就沒有其他事情。

他已經适應了監獄的生活,用瑞德的話來說,已經被“徹底改造”了,他無法想象回到社會是什麼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于是,他剛得知消息時,拿起小刀試圖殺死其他獄友,希望再犯一次罪,重新回到監獄。

回到社會以後,他被社會的變化震驚了,他剛入獄時一輛車已經是很難見了,如今路上車流量不斷。

後來因為工作被經理罵,每晚睡不踏實,被噩夢驚醒,他每日都在想去殺掉那個煩人的經理,重新回家。他已經下意識把肖申克監獄看作他的家了。

最後,他自殺了。

老布的一生,青年入獄,晚年出獄,沒幾天選擇自殺,與世界告别。他這一輩子都被肖申克監獄那高高的圍牆圍住了,就算身體走出了圍牆,心也依舊被束縛,他懷念适應了的監獄日子,被迫走出“舒适區”後,不接受、不改變,必然走向滅亡。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有些荒謬,但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最大的主角應該是瑞德,他就如同熒幕前的每一個觀衆,普普通通,前期如老布一樣,在監獄混的風生水起,如魚得水,全程觀看了安迪的二十年逃生之路,帶上安迪給的希望,勇敢邁出通往自由的一步。

瑞德數次不被準許回到社會,從剛開始的希望,到最後的麻木,安迪離開前告訴他,讓他承諾,等他刑滿釋放,一定要去和妻子的求婚樹下找到他埋藏在那裡的東西。

等了40年,瑞德終于被準許回到社會,很巧的是,他住進了老布當初住的那個房間。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瑞德也和老布一樣,走出了圍牆,不适應外界,數次渴望回到監獄。他已經養成了尿尿要報告的習慣,如果不報告,他一滴也尿不出來。

但因為和安迪的承諾,他選擇踏上另一條路,他找到安迪說的那個地方,挖出來一個盒子,盒子裡裝着一封信和一些錢,信上是安迪給他的留言:

“既然走出來了,不如走得再遠一些。

記住,瑞德。希望是件好的事情,也許是最好的。而且,美好永不消失。

我希望這封信能找到你,你也安然無恙。你的朋友,安迪。”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瑞德擡頭一笑,他坐上車,跨越海洋,來見安迪。坐在車上,他無比興奮與激動,既是因為與即将與朋友相聚,又是因為他正駛向的這份自由。

有希望是最美好的事,瑞德最終還是選擇勇敢掙脫肖申克的圍牆,他才是最大的主角,告誡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人,擁抱希望,去勇敢走出圍牆。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正如影片中安迪常說的那句台詞: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于生存,要麼趕着去死。”

作者斯蒂芬·埃德溫·金也說: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

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裡?”

生活和工作,你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呢?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希望與沉淪的自我對抗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