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作者:南方都市報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建興二年(253年),孫吳皇帝孫亮與堂侄孫峻在皇宮設宴,邀請權臣諸葛恪赴宴。不久孫亮借故離開,孫峻于是拿出诏書,以皇帝的指令逮捕諸葛恪。諸葛恪頓時吓得大驚失色,孫峻于是命人上前将其逮捕處死,還将其黨羽一網打盡,掌握了朝廷大權。一年前,孫峻曾在孫權面前力薦由諸葛恪輔助太子孫亮,為何在一年後又殺了他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出身宗室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孫峻

孫峻出身富春孫氏,為東吳散騎侍郎孫恭之子。由于孫峻的曾祖父孫靜是孫堅之弟,是以他是孫權的堂侄孫,為東吳皇室的遠房宗室。孫峻幼年時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以熟悉弓馬騎射,為人精明果斷。孫峻長大後投身仕途,很受孫權信任,得以擔任武衛都尉、侍中。

二,殺恪奪權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孫權

太元二年(252年),孫權病重,傳位于幼子孫亮。為了確定自己死後東吳政權的平穩,孫權于是召來孫峻等人商議輔政大臣的人選。當時衆人都認為諸葛恪很有才能,建議由他出任首輔大臣。但孫權認為諸葛恪過于剛愎自用,是以對衆人的提議不滿意。孫峻于是出面力争,稱贊諸葛恪才堪大用,衆人不及,是首輔大臣的不二人選。孫權這才同意這個提議,召諸葛恪前來囑托後事。

不久孫權病逝,臨終命大将軍諸葛恪,中書令孫弘、太常滕胤、将軍呂據、侍中孫峻等人輔政。孫亮即位,封孫峻為武衛将軍、都鄉侯。諸葛恪掌權後很快就暴露出恃才傲物,剛愎自用的一面,執意出兵伐魏,結果在新城之戰慘敗,使得人心盡失。孫峻見諸葛恪民心已失,便勸孫亮早日除掉他。孫亮不滿諸葛恪專權,于是聯合孫峻在皇宮設宴,誅殺了諸葛恪。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諸葛恪

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一死,群臣商議新的輔政大臣人選,建議孫峻出任太尉、滕胤出任司徒,由二人共同輔佐皇帝。但有人想要借此投靠孫峻,謀取富貴,于是提議:首輔大臣應該由宗室出任,如果由德高望重的滕胤擔任,那麼群臣都會依附與他,恐怕他會成為第二個諸葛恪;是以不如由孫峻出任丞相,也不設禦史大夫,這樣就能確定大吳江山穩固。

三,獨攬大權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孫亮

孫亮本來就是個年幼的傀儡皇帝,雖然聰明,但沒有實權,隻得委任孫峻為丞相、大将軍、督中外諸軍事、富春侯,讓他全權處理朝政。群臣原本就傾向滕胤,突然見孫峻掌權,是以大失所望。

滕胤對此感到有些不滿,便以自己的女兒嫁給諸葛恪之子諸葛竦為由,請求辭官。孫峻于是勸滕胤說:“鲧、禹是父子,但舜帝卻沒有因為鲧之罪而牽連禹,你這麼做是為什麼呢?”然後孫峻為了拉攏滕胤,晉封他為高密侯。滕胤這才态度緩和,繼續與孫峻輔佐皇帝。雖然二人之間的關系有了裂縫,但仍能互相包容,一同共事。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孫吳

孫峻為人奸險狡詐,是以一向沒有名望,于是獨攬大權以後肆意妄為,濫施刑罰,導緻民怨沸騰。然後孫峻與公主孫魯班(孫權之女)私通,為了讨好公主,還殺了廢太子孫和(孫權之子)。另外孫峻還膽大妄為,奸污宮女。五鳳元年(254年),吳侯孫英不滿孫峻胡作非為,密謀将其誅殺,但因事情敗露而被殺。

四,圖謀伐魏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毋丘儉

五鳳二年(255年),魏将毋丘儉、文欽起兵反叛,聲讨司馬師。孫峻想要趁火打劫,于是率骠騎将軍呂據、左将軍留贊伐魏。結果司馬師迅速平定毋丘儉、文欽之亂,使得孫峻無功而返。不久蜀漢使者前來東吳通路,将軍孫儀、張怡、林恂等人想趁機除掉孫峻,結果仍因事情敗露而都被殺。

孫峻:孫權堂侄孫,力薦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為何又殺他奪權

文欽

太平元年(256年),逃入東吳的文欽力勸孫峻出兵伐魏。孫峻于是派文欽為向導,命骠騎将軍呂據、車騎将軍劉纂、鎮南将軍朱異、前将軍唐咨等人北攻淮泗,以奪取青徐二州。然後孫峻置辦酒宴為大軍送行,結果在送行時心痛發作,夢見諸葛恪前來索命,驚吓而死。

總的來說孫峻是東吳皇室的遠房宗室,深受孫權信任,因為自己年少沒有威望,是以在孫權面前力薦由諸葛恪出任輔政大臣。但諸葛恪掌權後剛愎自用,獨攬大權而引起朝野不滿。孫峻是以抓住時機,除掉諸葛恪而成為權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