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作者:細數古往今來

在風雲多變的封建曆史中,出現了很多朝代,這裡面也不乏一些名垂青史的統治者。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比如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開天辟地的漢武帝劉徹,中興之主漢宣帝劉詢,章草皇帝劉炬,政治文壇雙峰并峙的曹丕以及千古一帝乾隆等。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治理國家很厲害的皇帝,總會有很多故事下來,直到今天還會被人們記起他的豐功偉績。

但是曆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帝,是因為死法很奇怪被人們常常提起。他開創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死法,掉進廁所淹死的,這位皇帝就是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景公。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晉景公,姬姓,是春秋時期晉國第二十六代君主。相傳,有一天生病的晉景公做了一個噩夢,夢醒後急忙招來一個巫師咨詢夢的預示。

巫師告訴晉景公,他吃不到今年的新麥子了,晉景公當然不相信巫師說的話,因為用不了多久就到了新麥下來的時節了。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等到了新麥下來的時候,晉景公命人用新麥做好飯,并派人把巫師找來,讓他看一眼新麥,然後将其出戰,犯了妖言惑衆之罪。

正要開始吃飯之際,晉景公突然感覺到腹脹難當,便命手下把飯菜放在一邊,等他如廁回來之後再食用。大約快等到飯菜涼了,也不見他回來,便前去尋找,誰知道發現晉景公失足落入了糞坑,淹死了。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是的,大家沒看錯,晉景公就是淹死了,不是被宮廷篡位或者是抵禦外敵的壯舉中死去的。不過晉景公生前可是個能人。

公元前599年,晉成公去世,太子姬獳即位,史稱晉景公,是我國春秋時期晉國第26代君主。就在他即為的第三年,晉國和楚國在邲爆發了一場大戰,這一戰對兩個的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戰争的原因是在楚莊王的帶領下,楚國有了強大的戰力,更重要的晉國的趙盾已在兩年前去世,繼任的郤缺也在“邲之戰”前去世,荀林父等人是在“邲之戰”前才接任“中軍将”的職務,這對于楚國而言,這是相當好的機會。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這一戰的結果就是晉國在“邲之戰”大敗而歸,楚國是以确立了霸主的地位。晉國失敗的原因,表面上看似是因為“将帥不合”而導緻戰略失控,但是實際上晉景公和荀林父借由這場戰争除去剛愎自用、不尊将命的先縠而所作的準備和犧牲。

晉景公借着此一戰的慘敗,一步步重振了失落已久的君權。對于趙盾專權已久、以緻霸業中衰的晉國來說,多少有些激勵的作用。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随後在“鞍之戰”中大敗齊國,雖然此戰晉國出兵的目的,是為了救援魯、衛兩國,但是以獲勝後,也讓晉國的國勢再次興起,晉景公頗有恢複晉文公霸業的姿态。

晉景公在十國諸侯會盟之後的隔年,邊将晉國的三軍擴編為了六軍,每軍都有将佐,合計十二卿。這些人不僅精明能幹,而且個個軍功赫赫,從此對晉國君主加倍的效忠。

“中興”之名的晉景公,比曆任晉國君主強,最後的死因卻讓人嘲笑

這些舉措雖然多多少少有點效仿晉文公的痕迹,但是從結果來看,做法依舊是成功的。此時的晉國氣勢強盛,内外團結一緻。可以說晉景公完成了曆任晉國君主都沒能完成的成就,“中興”之名實至名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