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那麼古代的廁所到底長啥樣呢?

上廁所是人生必做之事,常做之事。古人雲:“人有三急,如廁第一”,可見廁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自古至今,廁所在國人眼中似乎是個污穢不堪的地方,多不願提及。然而,透過中國古代廁所諸名稱及其意義,可以窺見這一事物所折射出的曆史文化狀況,對研究中國古代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義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那麼古代的廁所到底長啥樣呢?

供人大小便的地方即廁所。據考古發現,廁所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存在。确切地說,最早是在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遺址中發現的。考古發現的廁所隻是一個土坑,極其簡陋,就是圖中的一個個土坑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那麼古代的廁所到底長啥樣呢?

河南永城芒砀山漢梁孝王後陵墓地宮内雕刻精美的石質坐便器

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81年6月6日中午,晉景公姬獳正準備品嘗新麥,突然覺得肚子發脹,便去廁所屙屎,不慎跌進糞坑而死。姬獳先生很可能是曆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殉難于廁所的君主,由此暴露出先秦時宮廁的簡陋,很可能就是大糞坑上擱兩塊踏腳闆,而糞坑之容積足以淹死不小心跌下去的大活人。後代皇帝為避此厄運,宮廁條件逐漸得到改善。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那麼古代的廁所到底長啥樣呢?

皇家廁所的不同尋常之處,《世說新語》有所透露。西晉大将軍王敦被晉武帝招為武陽公主的驸馬,新婚之夕,頭一回使用公主的廁所。初見時,覺得富麗堂皇,比之民間住宅都強得多,進去,才發現原來也是有臭氣的,心下稍微平和了些。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那麼古代的廁所到底長啥樣呢?

漆箱

不多時,見廁所裡有漆箱盛着幹棗,隻當是“登坑食品”,便全部吃光;俟完事後,侍婢端來一盤水,還有一個盛着“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這些“澡豆”倒在水裡,一飲而盡,惹得“群婢掩口而笑之”,原來幹棗是登坑時用來塞鼻子防臭氣的,而“澡豆”則相當于近世的肥皂。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那麼古代的廁所到底長啥樣呢?

古人審美趣味不同造成的笑話,大抵就是尿盆與酒器難以分辨,專門的太監保管,需要時則傳“官房”。皇帝、妃嫔們使用的“官房”是十分講究的,分為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形式,用木、錫或瓷制成。

古人常說人有三急:那麼古代的廁所到底長啥樣呢?

官房

木質的官房為長方形,外邊安有木框,框上開有橢圓形口,周圍再襯上軟墊,口上有蓋,便盆像抽屜一樣可以抽拉,一般木質便盆都裝有錫質内裡,以防止滲漏。錫質官房為橢圓形,盆上有木蓋,正中有鈕;這種便盆要與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較矮,前端開出橢圓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對準圓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軟襯,猶如現在沒扶手的沙發一般,坐在上面,并不比現在的馬桶差,隻不過不能沖水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