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前任會不會發現我今天翻了 TA 的朋友圈?
微信應該不會像人人網或者 QQ 空間那樣會顯示“誰檢視了我的首頁”這類資訊吧?記得曾經“手賤”翻看了前任的微網誌後,傻傻地在網上搜尋“這樣會不會被前任知道”這類問題,幸運的是很多人都提出過類似問題,也比較容易找到答案。

無論出于什麼原因會去關注,上面這個現象至少說明了一點,與線上的 TA 分手,往往比現實中說分手還要難。
為防止自己會忍不住給前男(女)友打電話,看完這篇文章前建議你先下載下傳 Drunk Dial 這個 app,然後把 TA 的電話輸進去并設定足夠長的時間,回歸理智後再解除。
Drunk Dial 是 Fusion 科技版記者 Kristen Brown 在被男友分手後使用的“治愈” app 之一。盡管她又用 BlockYourEx 屏蔽了前男友的 Facebook、Twitter、Gmail 賬号,也在 PictureToBurn 中删除了曾經秀恩愛的照片,失戀帶來的後遺症無論在她的腦中還是在網際網路上都沒法消除。
社交網絡活躍使用者在分手後常常會面臨很多麻煩,而現有的科技還不能幫使用者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在一項有關分手後如何處置“Digital Possessions(數字财産)”的研究中,研究者 Steve Whittaker 指出了上述問題。為了讓分手後的男女不被時不時跳出來的前男(女)友資訊刺痛,Whittaker 最初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發明一個類似“潘多拉盒子”那樣的東西,把所有有關前任的内容全部存在一個地方蓋上封印。按照這個理念,專門用來“祭奠”前任的 Shryne 誕生。
Shryne 類似一個線上紀念館,你可以把前任的照片、個人資訊、對他想說的話等内容送出到 Shryne 中。這種“祭奠”帶來的儀式感對分手後的療傷和宣告重新開始的确有一定的幫助。但這種方式并不能保證前任的痕迹徹底消除:
在一起時,情侶們在各類社交網站上貼甜蜜照片,發親昵文字秀恩愛;一旦感情破裂,分手的事本就會令人傷心,如果沒過多久一方不小心看到另一方又開始秀恩愛,而主角不是自己時,第二次傷害就會來襲。
就算已删除與前任相關的全部資訊,你也控制住自己不要“手賤”去搜素 TA 的各種賬号(這些東西一時很難忘記,又不能因分手換掉所有的社交網絡賬号),微網誌、QQ 等一些社交網絡在很用心地為你挑選“可能認識的人”時,前任的頭像往往會被擺在很顯眼的位置。回憶再次被勾起。
Mashable的一篇文章中列舉了更多被 Digital Possessions 困擾的事例:
34 歲的 Danielle Sepulveres 說,她的 iPhone 會把她在鍵盤輸入的相關字母自動更正成前男友的名字。另外,她的 Dropbox 則會時不時發郵件提醒她整理照片,而這些照片大多都是她男友的。每當半夜 3 天失眠的時候再收到郵件提醒,又是一陣悲傷。 40 歲的 Tom 說,他曾經在網上為女朋友訂過花并填寫了女友(Sandra)的名字。而在他們已經分手幾周後,花店突然發來推廣郵件“送給 Sandra Love & Kisses 花束,告訴她你不能沒有她。” 38 歲 Ali Bergstrom 說,跟未婚妻分手後,他 Facebook 上推送的廣告一會兒是交友網站,一會兒又是訂婚戒指之類的。
數字網絡在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的同時,也會不經意間給人帶來 1 萬點傷害。當數字記憶比我們想象中更接近人腦記憶時,也許在網絡中的每一個舉動都需要更謹慎一些。
分手後,可以互删電話、取消關注、更改密碼,但是你網絡活動形成的資料甚至比你還要熟悉自己,就算你已經選擇忘記前任,數字世界也會将記憶一直儲存在那裡。不過,這也有點像紋身一樣,既然下定決心要紋身,那就得接受去除不掉的現實。既然忍不住要秀恩愛,那在分手後也就必須得面對……
最後提一下,利益相關:七夕晚出差,一個人在酒店寫稿。
題圖來自 電影《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