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點始終是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面食類,不僅是因為友善,還因為包子的餡料品種繁多,換個口味就能讓人嘗出新鮮感,今年小鹿也網購品嘗過一些較為特殊的包點,比如開封灌湯包、新疆烤包子、蟹黃包等,比平日常吃到的叉燒包、流沙包味道更有魅力,其中還有一種讓我回味無窮的包子——醬肉包。

醬肉包吃起來的味感,比叉燒包、生肉包更帶勁,獨妙之處是餡料的醬香味濃郁、肉嫩醇厚,如在吃紅燒肉、鹵肉般味道,咬一口滿嘴肉香,醬味悠長,雖然價格貴,平均5塊錢一個,但真材實料,讓我覺得物有所值。
制作醬肉包,最主要的還是醬肉餡料的調配,其餘的比如面團揉法、包子胚制作都與制作肉包子無差别,學會醬肉餡的調配後,在家制作醬肉包,分量足夠,成本低廉,吃得更過瘾,下面小鹿分享【醬肉包】制作方法給大家,做醬肉包,醬肉餡調配謹記“3炒2拌1凍”,醬濃肉嫩,滿嘴留香,掌握醬肉餡調配“3步法”,醬肉包離成功就不遠了,感興趣的朋友,看看怎樣制作。
◇ 「醬肉包&材料清單」:
面團:酵母粉5克,糖1勺,中筋面粉500克,溫水250克
醬肉餡料:五花肉200克,七分瘦三分肥肉末300克,醬油1勺,醬油1勺,糖1勺,料酒2勺,甜面醬1勺,白胡椒粉少許,姜末,蔥花
◇ 「制作過程」:
步驟1|把酵母放入50克溫水中,攪拌化開,放置5分鐘,讓酵母激發活性。
把拌好的酵母水分批倒入面粉中,加入糖和其餘溫水,先用筷子拌成無幹粉面絮狀,再上手揉面,揉捏約10~15分鐘,達到三光面團(面光、盆光、手光)。
揉圓後放盆中間,封上保鮮膜,常溫發酵至2倍大。
步驟2|揉好面團後,開始制作醬肉包的内餡,先準備好食材,把七分瘦三分肥的豬肉與五花肉分别切成碎粒狀,再把蔥姜切碎末。
◇ 醬肉餡3步法:3炒2拌1凍
▲3炒:熱鍋熱油,先放五花肉丁進鍋,小火煸炒約3分鐘,把油脂逼出,收縮至原來的1/2,再把肉末倒入鍋中混合翻炒,直到水分炒幹,剩餘豬油,再倒入姜末炒勻;
▲2拌:添加醬油、醬油、料酒、糖、白胡椒粉,中火拌炒至醬汁收幹,加入甜面醬拌炒均勻,即可關火;
▲1凍:放涼後放冰箱冷藏,直到需要包裹包子時才取出,倒入蔥花拌勻,醬肉餡料即可使用。
步驟4|發酵好的面團進行排氣,再分割成單個約35~40克重量的面劑子,擀成圓薄面皮,勺取适量醬肉餡料,搭在面皮中間,把面皮周邊循環折疊,裹成肉包子胚的形狀。
步驟5|制作好的肉包子胚,隔熱水放進蒸鍋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至比原來大1.5倍,輕按有回彈質感,說明已經發酵完成,開火把蒸鍋内的水燒開,保持大火蒸10~13分鐘,到點後關火,讓醬肉包在鍋中焖3分鐘,方可出鍋,醬肉包大功告成,皮薄餡厚,輕咬一口,表皮綿軟,内餡滿嘴肉香,醬肉滿足。
——小鹿說——
做醬肉包,醬肉餡調配謹記“3炒2拌1凍”,醬濃肉嫩,滿嘴留香,制作醬肉包,餡料最關鍵,除了要謹記調配步驟,制作的醬肉餡料要用兩種肉混搭,采用五花肉和帶有七分瘦的肉塊一同制作餡料,能確定制作的醬肉餡不會柴硬,更有油潤感,更好吃。
很多朋友反映面團發酵慢,很難發起,很大原因是“用錯水”,水太冷,酵母無法激發活性,水太熱會把酵母燙死,用30~40℃的溫水最佳,先把酵母攪勻激發活性,再淋入面粉中揉面,加糖輔助,如此能讓面團輕易發酵,做到暄軟蓬松。
肉包子蒸好後,不要立馬出鍋,用鍋中熱水繼續焖三分鐘,讓包子鞏固适應下降的溫度,出鍋後能防止表皮因熱脹冷縮而凹陷的情況。
☛ˆ▷•)☛關注@鹿小美食,歡迎您分享、收藏、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