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子春秋·内篇雜下》有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是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環境帶給人的影響确實很大,比如,紮克·蘭多夫……
中原標準時間3月21日,近況不佳的灰熊在主場113比102擊敗快船。幫助灰熊獲勝的,就是剛剛傷愈複出的紮克·蘭多夫。本場比賽,34歲零247天的蘭多夫砍下28分、11個籃闆以及10次助攻的職業生涯首個三雙。在NBA的曆史之中,比蘭多夫更老拿到首個三雙的球員僅有兩個,分别是蘭多夫的灰熊隊友馬特·巴恩斯——他在幾天前、自己36歲零2天時拿到首個三雙——和丹尼斯·羅德曼——34歲零248天。
本場比賽結束之後,從快船主帥裡弗斯到灰熊隊友托尼·阿倫都被蘭多夫的表現而折服。而蘭多夫自己則表示,“這是一場團隊的勝利,我們做到我們所能做的全部,然後,勝利就來了。”現在的蘭多夫說出這樣的話不會讓人感到奇怪,但是,多年前的蘭多夫如果把團隊挂在嘴邊,一定會讓人認為他言不由衷。因為,在很多年前,蘭多夫,被視為是“毒瘤”。
關于紮克·蘭多夫的故事,要從2001年的選秀大會說起。那一年,誇梅·布朗成了最讓人感到滑稽的狀元,而紮克·蘭多夫在首輪第19順位被開拓者選入NBA。如今再來看那一年的選秀,蘭多夫即便不會被選為狀元,但恐怕也必定會排名前6——目前,僅有6名2001年的新秀還奮戰在NBA的賽場之上。
當然,這些都是空談,蘭多夫在開拓者的前兩年,大多數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不過,在2002-2003賽季的季後賽中,這樣的狀況終于有所改觀。那一年,皮蓬和拉希德·華萊士領軍的開拓者,在季後賽首輪遭遇到了小牛。小牛很快就取得3比0的領先優勢,第四場比賽,開拓者的皮蓬和安德森因傷缺陣,這讓蘭多夫首次獲得了在季後賽首發的機會。蘭多夫一點都沒有浪費機會,憑借他交出的25分、15個籃闆,已經在季後賽中遭遇10連敗的開拓者,終于以98比78拿到一場勝利。
蘭多夫的神奇還在繼續,第五場比賽,他拿到22分、9個籃闆,開拓者103比99獲得勝利;第六場比賽,他拿到21分、10個籃闆,開拓者125比103大勝小牛,将比賽拖入了搶七之中。盡管小牛最終還是以107比95拿下搶七大戰,但蘭多夫的命運,已經因為這個系列賽而改變。
接下來的2003-2004賽季,因為皮蓬和薩博尼斯的離開,以及邦奇·威爾斯的受傷,這讓已經打出名堂的的蘭多夫順理成章地坐穩了開拓者的首發位置。而蘭多夫也沒有辜負球隊的信任,20.1分、10.5個籃闆,蘭多夫獲得那個賽季的進步最快球員獎。那個年代瘋狂燒錢的開拓者,當然不會對蘭多夫吝啬,2005-2006賽季,蘭多夫拿到1067萬美元的年薪,成為隊内僅次于拉特利夫的第二高薪。但是,那個年代的開拓者,還有一個“監獄開拓者隊”的“美名”,在這樣的環境之中,蘭多夫曾經與隊友帕特森打架而被隊内禁賽。
當然,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蘭多夫逐漸成為球隊領軍者之後,開拓者的成績開始一落千丈、連續無緣季後賽。這其中當然不可能是蘭多夫一個人的錯,但因為工資、因為資料、因為自己的脾氣,蘭多夫必須要為此承擔一部分責任。于是,那時候的蘭多夫,成為很多球迷視為“毒瘤”,甚至還有球迷将他戲稱為“爛豆腐”。開拓者不會知道“爛豆腐”的事情,但他們最終決定選擇信賴布蘭登·羅伊以及奧登。2007年,不能帶領球隊勝利、自己又有不少場外麻煩的蘭多夫,被交易至紐約尼克斯——從一個爛隊跳到另外一個爛隊。
而在尼克斯度過同樣不順利的一段時間之後,蘭多夫又被交易至快船。一個“價值”千萬美元的球員,竟然在段時間内如此頻繁跳動,也許這也說明了蘭多夫更像是“爛豆腐”。但現在看來,這恐怕不能全部怪罪于蘭多夫的職業态度。2009年,已經28歲的蘭多夫再次被交易,從快船來到灰熊——蘭多夫仿佛和灰熊的确有緣,他職業生涯最高的43分和第二高的42分,全部是在效力于開拓者時對陣灰熊時拿到的;而且早在2007年,灰熊就曾經想過通過交易得到他。
來到灰熊的第一個賽季,蘭多夫就職業生涯首次入選全明星替補陣容,而且在2010-2011賽季,他又幫助灰熊在季後賽首輪創造了“黑八奇迹”——灰熊以4比2将馬刺淘汰出局。在雙方的第六場比賽中,蘭多夫最後5分鐘砍下13分、全場砍下31分,幫助灰熊以99比91将馬刺淘汰出局。從2002年在季後賽開啟職業生涯首個輝煌篇章,到2011年帶領球隊創造“黑八奇迹”,進入而立之年的紮克·蘭多夫,已經不會再被人視為“爛豆腐”。
就在幾個月之前,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獲得了不錯的票房。你很難說“老炮兒”是好人還是壞人,但可以肯定的是,“老炮兒”在自己的世界中會獲得别人的尊重。對于如今的紮克·蘭多夫而言也同樣如此,你給他一個他喜歡的環境,他不僅不會惹事,而且還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哥。
也許,蘭多夫應該感謝灰熊,但究竟誰該感謝誰,又有誰能說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