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作者:藍色别墅 說了些什麼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蘇轼是帶着滿身泥濘一生流浪的詩人,他雖留下了千古美名,自身卻遭遇了多重打擊,其中"烏台詩案"對其影響最為深遠。蘇轼不僅自己險些喪命,而且還連累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友,有一位叫王鞏的詩人就是被嚴重牽連者。

蘇轼被貶黃州,王鞏被貶賓州。賓州地處嶺南腹地荒蕪之處,環境十分惡劣,王鞏家中原本有不少妻妾,一聽說這個消息便都紛紛離去,隻剩一位名叫寓娘的歌姬,願意跟随王鞏前往。這一去就是三年有餘,寓娘陪伴王鞏度過了一千多個寂寞之夜,終于在1083年熬出了頭,王鞏被赦北歸。蘇轼聞訊大為高興,設下盛宴為其接風洗塵。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設宴的蘇轼有兩種心情:其一是高興,畢竟三年未曾謀面的摯友回歸,又可以推杯換盞,笑談人生;其二是深深的愧疚,王鞏因為受蘇轼牽連而被貶嶺南,不僅倒退了仕途,還失去了不少妻妾。不過,王鞏倒是豁達,再次見到摯友令他甚是開懷,還吩咐寓娘為蘇轼敬酒。

就在這時蘇轼問了寓娘一個尴尬的問題:嶺南的生活不好過吧?雖然我們清楚蘇轼的為人,但王鞏因他而遁入沉淪,蘇轼突發此問,無論誰心中也是五味雜陳,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産生埋怨的心情,尴尬程度可想而知。可誰知寓娘卻說:"此次安處,便是吾鄉。"蘇轼聽後,大為感動,便揮筆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顔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完全是為寓娘量身打造的。王定國即王鞏,蘇轼在小序中寫道:"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餘問柔:'廣南風土, 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雲。"蘇轼借寓娘一句話,寫就一首千古經典。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上片主要寫寓娘的外在美。開篇第一句,蘇轼以友人王鞏起筆,直言十分羨慕王鞏這位俊俏郎,為何?因為他擁有一位天神眷顧的美酥娘。蘇轼寫王鞏是"琢玉郎",即如玉雕琢般俊朗的男神,其實是為寫寓娘服務的,因為隻有這樣出色的男人與寓娘才搭配。

緊接着蘇轼開始"大吹特吹":人人都說她歌聲輕靈曼妙,明眸皓齒,笑容迷人,風起時,那歌聲就像飛舞的雪片穿過夏天,使世界變得清涼。不得不說,蘇轼的功底的确深厚,如此具有想象力的吹牛都能脫口而出,筆調清麗,境界奇美,簡直清新脫俗!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下片主要寫寓娘的内在美。"萬裡歸來顔愈少",從嶺南歸來不見衰老反而看起來年輕許多,寓娘的逆生長是為何?很明顯,這是蘇轼的大誇張,但這也正是蘇轼的高明之處。試想哪個過慣了京城生活的女子在蠻荒之地待三年之後,不憔悴反而年輕了的?

答案是沒有。蘇轼之"顔愈少"誇的是寓娘對待生活的态度。縱然嶺南生活艱苦,但寓娘卻甘之如饴,沒有整天自怨自艾,而是很坦然地面對命運,即便遭受三年磨難,但寓娘卻是在逆境中強大,是以看上去容光煥發,更顯年輕。

友人小妾向蘇轼敬酒,蘇轼問了一個尴尬問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

與寓娘的對話,蘇轼先以否定語氣提問,再以肯定語氣應答,铿锵有力,意味隽永。我們可以想象,蘇轼是帶着試探性的語氣和一顆愧疚的心去提問的,這說明他早已做好了被指點的打算,即使被寓娘罵幾句也認了。可寓娘一句話,卻把蘇轼的心暖化了,這句話給了蘇轼偌大的安慰。

同時,這句話也與蘇轼自身的品行相統一,恰能表達蘇轼于逆境中前行的那份勇氣與豁達,這杯足以慰風塵的酒,敬蘇轼,也敬寓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