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當留大将以鎮漢中,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并将魏延從牙門将軍升為鎮遠将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一片震驚。
阆中張飛雕像 圖源.阆中文旅局
作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名将,張飛的地位可謂是不容小觑,劉備占領荊州後,就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将軍,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平定益州後,又任命張飛為巴西太守;劉備稱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将軍,假節;在劉備稱帝後,張飛更是晉升為車騎将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可謂是顯耀一時。
然而在蜀漢政權的戰略布局上,情同兄弟的關羽負責駐守荊州,獨鎮一方;在占領漢中後,默默無聞的魏延也後來者居上,負責留守漢中,但同樣與劉備關系最緊密的張飛卻仿佛被遺忘了一般,鎮守一個小小的阆中長達七年之久,直到最後出征東吳時被其麾下将領張達、範強(演義中誤寫作範疆)殺害。
曆史上的張飛并非《三國演義》中隻是沖鋒陷陣的猛将,他據水斷橋,在當陽吓退曹軍;義釋嚴顔,有國士之風;善用地形,在山道大破張郃。善于統兵作戰的張飛,在漢末三國時期也算得上是一位智勇足備的優秀将領。
那麼有勇有謀的張飛,為什麼隻守了個阆中呢?
入川早期:穩住蜀漢戰略基本盤
張飛作為劉備集團最早的參與者和建立者之一,與劉備之間恩若兄弟,并無嫌隙,劉備派張飛鎮守阆中,是出于阆中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
阆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位于嘉陵江中上遊,秦巴山南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巴國就曾在此地建都。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三分巴郡,改原巴郡為巴西郡,新命名的巴西郡移治阆中。此後,阆中曆代先後為郡、州、府、道治所,成為川北的政治、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
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曆史的阆中古城 圖源.阆中文旅局
自古以來,自漢中入蜀主要有兩條道路,分别是金牛道和米倉道。守住金牛道的關鍵是劍閣,“劍閣峥嵘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後來鄧艾伐蜀也是以奇兵繞過姜維防守的劍閣,從幾乎不可能行軍的陰平道裹氈而下,成功偷渡,然後一舉得勝。而把守米倉道的關鍵就是阆中了,也就是說,從防禦角度講,守阆中的意義并不次于守劍閣。
米倉道 圖源.阆中文旅局
阆中地區連接配接着漢中和四川盆地,為巴蜀要沖。就地形而言,阆中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可謂是易守難攻的兵家必争之地。若兩軍對峙于此,占據阆中城池的一方可以輕而易舉地抵禦敵人的進攻,在這崇山峻嶺之間,敵人縱然有數倍的兵力優勢也無法全面展開,并且阆中江邊良田遍布,翻山越嶺而來的敵人糧草卻難以供給,而占據阆中城池的一方則可以以逸待勞,令敵人無功而返。
諸葛亮在初出茅廬之時,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在先後取得“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荊州和“沃野千裡,天府之土”的益州後,必然要将這兩州之地進行整合,而阆中地區,就是連接配接這兩個地方的關鍵點。
“天府之國”成都平原 圖源.阆中文旅局
在入川早期,劉備剛剛擊敗劉璋,入主益州,正是立足未穩之時。而來自北方的曹操大軍,卻已經迅速南下,吞并了張魯的漢中地區,曹操留駐漢中的夏侯淵軍團,虎視眈眈,是劉備最大的威脅。如果曹魏政權進一步南下,占據了阆中,那麼對于進攻益州就擁有了無可比拟的優勢,可随時威脅四川腹地,屯駐于成都、江州(重慶)的劉備軍團必然危在旦夕。
劉璋聽信手下張松、法正之言,迎接劉備入益州,不料此舉乃引狼入室,劉備反手攻擊劉璋
出于日後經營四川的考慮,阆中必須派一位心腹之人前往鎮守,而有勇有謀的張飛則毅然決然地扛上了這副重任。并且阆中還可作為通往漢中及關中地區的跳闆,一旦張飛率軍在此站穩腳跟,将扭轉長期以來劉備集團面對曹魏軍團時隻能被動挨打的形勢,也便于實作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言的“出于秦川”的戰略目标。
不僅如此,阆中一帶,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向北可以經米倉道直通漢中,進而威脅曹魏政權的關中地區,向南可以沿嘉陵江順流而下直達江州(重慶),與屯駐于江州的劉備互為照應,還可以馳援東線關羽所鎮守的荊州,将荊襄之地與蜀中連為一體。也是以,守衛阆中的任務可謂是至關重要,劉備派張飛鎮守阆中,也正是出于對張飛的信任和對他能力的認可。
山圍四面,水繞三方 圖源.阆中文旅局
取漢中後:兼顧四方的最佳地點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平定益州,任張飛為巴西郡(郡治阆中)太守。而這,也是張飛與阆中結緣的開始。
一年後,曹操占領漢中,卻因後方叛亂而被迫回師,他一方面留夏侯淵鎮守漢中,另一方面指令張郃進犯巴西郡。張郃屢次進攻,強遷百姓,意欲削弱蜀中實力。劉備得知消息後,一方面自己親自屯兵駐紮江州(重慶),另一方面令張飛駐紮阆中,進攻張郃。
而張飛率軍鎮守阆中後,也沒有辜負劉備對他的信任,在與張郃相拒五十餘日後,張飛率領精兵一萬餘人從其他山道主動進攻張郃,張郃率兵迎擊,山道狹窄,張郃前後軍不得救應,被張飛打得大敗,張郃為了逃命,隻得放棄戰馬攀山而逃,率領部下十餘人逃到南鄭,猛張飛在瓦口大破張郃,經此一戰,巴西郡自此獲得安甯。
張飛憑借自己對阆中地區的熟悉,巧借山道地形打敗了張郃,也打出了自己的傲氣,打得曹軍無力南下。劉備也看到了曹軍在漢中力量的虛弱,于是決心韬光養晦,積蓄實力,幾年後發動了漢中之戰,在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相拒。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春,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依山緩緩前進,在定軍山擺開陣勢、安營紮寨,老黃忠一戰成名,大敗淵軍,斬殺夏侯淵。曹操自長安率軍南征。劉備認為:“曹操此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等到曹操來時,劉備“斂衆拒險,終不交鋒”,曹操未能攻破劉備,不得不率軍退去,劉備于是占領漢中。
之後,劉備于沔陽自稱漢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當留大将以鎮漢中,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并将魏延從牙門将軍升為鎮遠将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一片震驚。
雖有“反骨”,還是得到了重用
在奪取漢中後,劉備為何不讓張飛留守漢中,而仍讓他駐守阆中呢?這也是出于當時戰略形勢的需要。
漢中之戰劉備雖然大獲全勝,一舉拿下漢中,但此戰對蜀中壓力也相當大,一度打到“男子當戰,女子當運”(青壯男子從軍作戰,婦女後勤運輸)的地步,兵力疲敝不堪,并且曹操撤退時,将大量漢中百姓遷走,這導緻漢中人口銳減,農業經濟遭到重創,由一個重要的後勤基地變為了地廣人稀之地,隻剩下了軍事價值而沒有了經濟價值。除此之外,曹操大軍雖然退軍,卻仍然盤踞關中,虎視漢中,漢中的壓力依然不減。
在這種情況下,讓智勇雙全的張飛去守一個凋落疲敝的漢中,豈不是太不明智了嗎?而反觀阆中,是兼顧各方的最好位置,既可以北上漢中支援兵力單薄的魏延,在關羽敗亡,荊州丢失後,劉備謀求與東吳開戰,阆中又可以溯嘉陵江南下進入江州(重慶),威脅荊州腹地,阆中地區對于蜀漢政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張飛在駐守阆中後,不僅将其當作一個軍事基地,更是大力推動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将阆中治理得井井有條,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很快,百姓生活十分富足。
從今天阆中人的“張飛情節”中可見一斑 圖源.阆中文旅局
夫難平者,事也。就在蜀漢政權迎來了最高光的時刻,卻未曾料到,東吳違盟,關羽毀敗,荊州之地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張飛在阆中摩拳擦掌,意欲與東吳決一死戰。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六月,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讓張飛從阆中出兵江州,準備良久的張飛在接到指令後積極部署軍隊,打算出征,卻沒想到,隻因暴而無恩,以短取敗,一世英名的張飛竟死于麾下将領張達、範強之手。如今千年已過,物是人非,隻剩下無盡的歎息在阆中古城回蕩,歌頌着他英雄的一生。
張飛鎮守阆中七年,逝世後封漢桓侯,葬于此,建廟享祭祀 圖源.阆中文旅局
黑羊∣地緣谷成員 沙歐洲 拉丁美洲 俄羅斯愛好者
參考資料:三國志.陳壽;三國演義.羅貫中;中國曆史地圖集.譚其骧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