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作者: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來源:趙偉宏觀探索

作者:趙偉 楊飛 穆仁文(趙偉為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報告要點

7月政治局會議要求提升“财政政策效能”,财政後置發力,對經濟影響幾何?本文梳理,可供參考。

一問:年初财政支出,為何偏慢?專項債拖累明顯,與地方債監管加強等有關

年初廣義财政支出明顯偏慢,受專項債拖累明顯。1-5月,廣義财政支出占全年預算的比重為32.3%、創2016年來同期新低。其中,一般财政支出占全年預算的比重為37.4%、略高于2020年同期,政府性基金支出占全年預算的比重為22.6%,低于過去兩年同期25%以上占比。政府性基金支出偏慢,與專項債有關,1-5月專項債新券發行占全年額度的16.0%、低于過去兩年同期40%以上占比。

專項債發行節奏偏慢,與政策重心回歸、額度下達較晚、項目稽核趨嚴等因素有關。經濟加快正常化下,政策重心回歸“調結構”、“防風險”,财政“維穩”必要性和緊迫性下降;财政部在3月才下達首批地方債新增額度、明顯晚于前兩年,也沒有設定明确的發行進度要求。同時,當局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監管,嚴格專項債項目品質稽核和風險把控;項目品質不過關等,使得專項債實際發行低于計劃。

二問:财政支出偏慢,對項目開工的影響?對在建項目資金和施工影響有限

優質項目、尤其是産業項目,對财政資金依賴度較低,開工和完工情況好于疫情前同期。2021年,26省市重大項目計劃投資規模達11.3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20.6%,重大項目品質較高、産業項目較多(數量占比達52.9%),對财政資金依賴度較低,因而項目投資進度受财政支出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山東、江西等省市公布的資料顯示,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率和投資完成率均高于2019年同期。

政府主導的在建項目優先獲得專項債支援、受項目稽核影響較小,且年初仍有前期募資支援。過去幾年專項債擴容,使得在建項目累積較多,2021年政策明确強調專項債優先支援在建項目,前5個月在建項目占比達64%、較2020年上半年提升13個百分點。受2020年項目開工較晚等影響,前期募資使用或偏慢、仍對年初項目施工形成支援;5月以來專項債發行加快,一定程度接續項目融資需求。

三問:财政“後置”,對經濟的影響?可能影響經濟斜率,或較難改變趨勢

财政優先支援民生和産業,對傳統基建投資支援下降;而項目品質、債務壓力等,決定了财政資金的杠杆效應有限。政策“退潮”下,财政重在“三保”、加快推動産業轉型等,一般财政投向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明顯增加,專項債投向社會事業等領域占比上升、基建相關占比下降。項目品質、債務壓制等,使得财政資金撬動的杠杆有限,例如專項債項目的募資,90%以上來自專項債和财政資本金。

結合曆史經驗來看,财政并非經濟核心驅動,财政“後置”可能影響經濟斜率、較難改變趨勢。政策加快經濟轉型下,傳統基建投資增速中樞明顯下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減弱;過去幾年經驗顯示,财政支出加快,并沒有改變經濟原有增長趨勢。年内來看,經濟高點已過、趨勢顯現,前期修複較快的出口、房地産投資需求見頂,而内生動能修複分化,僅靠财政支出或較難改變下半年經濟趨勢。

風險提示:債務風險暴露,項目儲備不足。

報告正文

一問:年初财政支出,為何偏慢?

年初廣義财政支出明顯偏慢,受專項債拖累明顯。1-5月,廣義财政支出兩年複合增速僅0.9%、低于收入增速的4.9%,支出占全年預算的比重為32.3%、創2016年來同期新低。其中,一般财政支出占全年預算的比重為37.4%、略高于2020年同期,政府性基金支出占全年預算的比重為22.6%,低于過去兩年同期25%以上占比。政府性基金支出偏慢,與專項債有關,1-5月專項債新券發行占全年額度的16.0%、低于過去兩年同期40%以上占比(詳細分析參見《财政支出,緣何偏慢?》)。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專項債發行節奏偏慢,或與政策重心回歸、額度下達較晚等因素有關。經濟加快正常化下,政策重心回歸“調結構”、“防風險”,财政“維穩”必要性和緊迫性下降。财政部在3月才下達首批地方債新增額度、明顯晚于前兩年,而2019年和2020年首批額度均在前一年底提前下達;同時,财政部也沒有設定明确的發行進度要求,而過去三年要求在9月或10月前基本完成發行。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前期專項債資金尚有“閑置”、項目稽核趨嚴等,也可能影響專項債發行節奏。部分省審計報告顯示,專項債資金存在一定的“閑置”現象,例如,2019年廣東專項債資金有7.8%當年未使用,福建和四川當年未使用比例更高、超過25%;2021年地方債發行通知明确要求,“要避免債券資金長期滞留國庫”。當局對地方債的監管也明顯加強,實行項目“穿透式”管理,對項目收益能否覆寫本息、準備工作是否完備、投向領域是否精準等方面的稽核趨嚴。在此背景下,項目品質不過關等,使得部分地區專項債實際發行規模低于此前計劃。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二問:财政支出偏慢,對項目開工的影響?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政府主導的在建項目優先獲得專項債支援、受項目稽核影響較小。過去幾年專項債擴容,使得在建項目累積較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确強調,專項債優先支援在建項目,前5個月在建項目占比達64%、較2020年上半年提升13個百分點。部分地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前5個月專項債項目開工率平均達95%,或意味着在建項目受專項債發行偏慢的影響有限。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财政支出對在建項目的影響或有限,前期募資或仍對年初項目施工有支援。疫情背景下,2020年專項債項目開工相對較晚,同時專項債規模在明顯放量,結合前幾年經驗來看,2020年專項債資金或存在一定比例的“閑置”,對2021年年初項目施工形成支援。專項債項目平均建設周期在3-5年左右、施工期間每年融資,結合過往專項債募資來看,在建項目融資需求5月開始逐漸釋放,帶動專項債發行加快。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三問:财政“後置”,對經濟的影響?

财政優先支援民生和産業,對傳統基建投資支援下降。财政政策退出方向明确,重在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用好穩增長壓力較小的視窗期”,加大對科技創新、教育等領域投入,加快推動産業轉型更新,對傳統基建投入下降。年初以來,一般财政投向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民生領域明顯增加;專項債投向基建相關占比下降,而投向社會事業、棚改等領域占比上升。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項目品質、債務壓力等,決定了财政資金的杠杆效應有限。

2021年前5個月,專項債項目募資,90%以上來自專項債和财政資本金,意味着項目基本沒有外部融資。專項債項目杠杆效應有限,一方面緣于項目品質,專項債項目收益偏低,較難吸引社會資金;另一方面與城投平台債務壓制增強有關,前5個月城投債募資注明用于“借新還舊”的比例高達86%、較2020年擡升5個百分點。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趙偉:财政“發力”,還有多少期待?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

(1)年初廣義财政支出明顯偏慢,受專項債拖累明顯;與政策重心回歸、額度下達較晚、項目稽核趨嚴等因素有關。

(2)财政支出偏慢對項目開工影響有限。優質項目、尤其是産業項目,對财政資金依賴度較低,開工和完工情況好于疫情前同期。政府主導的在建項目優先獲得專項債支援、受項目稽核影響較小,且年初仍有前期募資支援。

(3)财政優先支援民生和産業,對傳統基建投資支援下降;而項目品質、債務壓力等,決定了财政資金的杠杆效應有限。結合曆史經驗來看,财政并非經濟核心驅動,财政“後置”可能影響經濟斜率、較難改變趨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