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作者:凡人侃史

衆所周知,在三國時期一共是出現了24名大将,在民間還有一句俗語:“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在他們24人之中,有的擅長武藝如關羽、呂布,有的擅長謀略如張遼、徐晃,有的擅長排兵布陣如張郃、鄧艾等。那麼,在他們24人之中,到底誰最合适當統帥呢?若選3人出來,呂布、關羽、姜維到底誰最合适?

為了弄清楚在他們24人之中,到底誰更合适當主帥?我們先來看一看下面這張圖檔: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上圖乃是三國24名将部分名單,從呂布開頭到姜維結束,一共是24個名将。如果在他們24人之中,選出3人作為統帥,很多人會覺得呂布是不錯的選擇。

一、呂布适合做統帥嗎?

其實呂布這個人雖然武力天下無敵,但是他最大的缺點就是聽不進去良言,休說讓他為帥,單單是作為上将,他估計也隻知道在戰場之上奮力拼殺。當年呂布被曹操包圍,最後被枭首,呂布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一代戰神呂布,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原因也非常簡單,第一不聽謀士良計。第二,不知團結下屬将領。試問,像呂布這樣的人他又怎麼可能會帶好一支軍隊,作為一軍統帥?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是以,首先就把呂布給排除。

第一個檔次裡面,呂布排第一,其次乃是,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

二、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誰适合當統帥?

在第一個梯隊裡面,除呂布之外,便有趙雲、典韋、馬超、張飛、還有就是武聖關羽。在他們5個人之中,很顯然,趙雲、典韋是首會要排除的對象。

很明顯,趙雲一生基本沒有統領過大的軍隊,而典韋就更不用多說了。除了個人武力出色之外,典韋基本上沒有做過軍中,中層級别的上司。用一句不好聽的話來說,趙雲、典韋分别是劉備、曹操的最佳保镖。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剩下三人,關羽、馬超、張飛。在他們三人之中,顯然張三爺是比較适合做一個大将的,因為張飛武力值不錯,而且在軍中有極強的威懾力。其次,遇到一、二流的對手,張飛基本能應付。

馬超、關羽二人相比起來,馬超本身就生在西涼諸侯馬騰之家。從小馬超就喜愛武藝,是以馬超的武藝自然不用多說,在民間有金呂布、銀馬超之說。也就是說,馬超的武藝,在群眾心裡或許僅排在呂布之後。

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當年關羽執意上成都跟馬超比武,最後結果可能是關羽敗下陣來。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關羽雖然在武藝上面占不到馬超便宜,但是從整體軍事、還有帶人方面來說,關羽是要強于馬超的。至少,由關羽帶出來的将軍、軍士都是不錯的人才。上戰場能戰,下戰場能負耕。主要的還是素質過硬,不會發生偷盜、強搶之事。

如果是馬超,首先馬超的人品就過不去,自然由他帶出來的兵士、将軍,恐怕也會多少受到他的影響。是以,關羽和馬超相比較起來,自然是關羽比較适合作為三軍統帥。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第二個梯隊。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三、第二梯隊到底誰比較适合做統帥?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第二梯隊到底有哪些人。

繼張飛之後,便是第二梯隊,主要成員有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一共是7員大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大将之才。然而,在他們幾人之中,誰比較适合做統帥,掌控三軍呢?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首先要排除的是黃忠、許褚、因為此二人基本上是以勇武著稱的。特别是許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護衛曹操的安全,從本質上來說,他就不合适。

其次就是夏侯惇、夏侯淵兩兄弟。他們二人基本上都是沖鋒陷陣,夏侯淵更是有,“三日行五百裡,六日可赴千裡”,當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夏侯淵正是此次大戰的督糧大将。而夏侯惇呢?

在《史記·谥法解》雲:“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這裡說的就是夏侯惇,你想想作為三軍統帥,豈能犯險?總之,夏侯淵、夏侯惇,他們兄弟二人皆不是做統帥的料。特别是夏侯淵,當年在漢中做統帥,結果被法正利用,作為三軍主将,竟然親自帶人去修補鹿角,最終被黃忠鑽了空子。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其次就是孫策、太史慈。孫策,死于自己的大意之下,雖然武力突出但是最終也隻能帶着遺憾離開。而太史慈呢?跟孫策算是半斤八兩,雖然有夢想,但他更多的是以個人武力值著稱,不适合做三軍之主。

那麼,第二梯隊之中,就隻剩下一個張遼。

提到張遼,或許很多看官朋友們便會想到一個典故。“張遼止啼”,沒錯單憑這一點,張遼就有資格做三軍之主。張遼,明智、會決斷,有戰略頭腦。唯一欠缺的就是整個全局觀。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如果一定要在第二梯隊之中選一個大将出來做三軍統帥,張遼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接下來,再來看看第三梯隊有哪些大将适合做三軍統帥。

四、第三梯隊到底誰比較适合做統帥?

第三梯隊有哪些大将呢?繼張遼之後,緊随其後的乃是曹魏名将張郃、徐晃、龐德。然後龐德後面是甘甯、周泰、最後兩位是魏延、張繡。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首先我們來說說張郃,張郃這個人最擅長的就是就地列營,不管在什麼樣的戰場、地勢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排兵布陣,而且他所布的陣都是對開展戰事最有利的。說白了,一旦開戰,張郃所帶領的兵士不會受到大面積的損傷。

當年夏侯淵在漢中兵敗被斬,正是張郃撐起了一片天,列好陣勢,讓諸葛亮、劉備不敢輕易攻打曹魏殘餘部隊。

其次是徐晃,說到徐晃或許非常熟悉,沒錯武聖關羽正是被此人打敗。徐晃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冷靜,聽從師長指揮,是一個實力派大将。當年攻打關羽、敗韓猛,皆是跟随大部隊進行。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如果讓徐晃單獨行動,估計老徐會hlod不住場面,有可能會出現錯誤。

西涼猛将龐德,很顯然他是一個沖鋒型的大将,不适合做三軍之主。

甘甯、周泰、張繡同樣如此,張繡之前做過諸侯,但整體格局也遠遠達不到三軍之主的要求。最後一人,乃是魏延。

魏延這個人單從性格、格局來看,他還是有一定的上司基礎。自從投奔劉備之後,魏延便迅速開始了自己的統軍事業,在公元219年之時,魏延還當上了漢中太守。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而在鎮守漢中之時,魏延還成功研發出了一套防禦攻略,叫“錯守諸圍”,魏延這個戰略非常簡單,就是建立多個城堡,城與城、營與營互相支援配合,共同阻止敵軍入侵。

魏延鎮守漢中10年,在此期間曹魏兵馬沒有踏進漢中一步,從這一點來看,魏延還算有着不錯的大将、主帥風範。

如果非要在第三梯隊之中找一個人出來做三軍之主,張郃、魏延是不錯的選擇。而張郃與魏延相比,如果魏延絕對忠誠,個人覺得魏延比較合适做三軍統帥。

接下來看看第四梯隊,也是三國二十四名将的最後一個梯隊。

五、第四梯隊之中,誰才是最合适的主帥?

在第四梯隊之中,一共隻有4個人,文醜、顔良、鄧艾、姜維。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在此四人之中,其實很容易就清楚有兩個人是絕對不合适做三軍之主的。他們就是顔良、文醜。此二人當年在袁紹帳下為大将,尚且不能保全軍隊,隻懂一夫之勇,如果讓他們掌控三軍,那豈不是玩火自焚?

而在姜維、鄧艾兩人之中,誰最合适做主帥呢?

針對上述問題,其實也很容易得出結論。鄧艾者,乃是曹魏後期的大将。雖然生平領過兵、打過仗,但是他沒有話語權。也不懂局勢分析,以至于最後被鐘會、司馬昭給拉下馬,身死川地。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而姜維呢?不但得到諸葛亮生平的兵法,而且此人悟性、還有整體格局觀皆在鄧艾之上。當年倘若不是鄧艾偷渡了陰平,相信姜維定然可以帶兵打退鐘會。

而當兵敗失利之後,姜維也懂明哲保身,綜合來看姜維乃是第四梯隊之中最合适的三軍統帥。當年姜維與鄧艾之争,也足以證明姜維的高明,可惜的是蜀國國力薄弱,無法給足姜維足夠的兵力、物力支撐,是以姜維才會吃敗仗。

三國24名将之中,誰可以當三軍元帥?是關羽?還是姜維?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在三國二十四名将之中,關羽、姜維、張遼、魏延他們是比較合适的三軍主帥。而在此四人之中如果要排除一人,自然魏延是毫無疑問的人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