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不上朝怠政沉迷後宮酒肉美色的萬曆皇帝,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作者:鴻雁叨叨叨
萬曆皇帝:明朝喪鐘的敲響者

公元1589年,萬曆皇帝宣布升授官員不再面謝皇帝,開啟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怠政時期。

萬曆皇帝的诏書一下,朝中的老臣大多感覺不妥,按照慣例,升遷提拔的官員都要在赴任前見一次皇帝,一來是做臣子跟皇帝謝恩,二來是皇帝對新任官員加以勉勵,屬于是君臣之間的重要禮儀。

一星期總有那麼五天不想上班,皇帝也不例外。萬曆就是個典型中的典型。他诏告大臣,我足疾嚴重,頭暈目眩,一直在服藥,是以不能見外人。于是,他逐漸不上朝、不享太廟、不接見大學士,呆在他無比眷戀的宮中“養病”。一朝大臣送進一波又一波奏疏請求,基本杳無音訊。這些絕望的官員們氣得捶胸頓足,高歎“一事之請,難于拔山”。而萬曆面對痛心疾首的滿朝文武,還有雪花一樣飛進宮裡的奏疏檔案,平靜淡然。于是大家為他這一段漫長的翹班行為定了個義,作“怠政”。

那個不上朝怠政沉迷後宮酒肉美色的萬曆皇帝,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萬曆皇帝

朝中大臣立即上書反對,他們清楚的明白皇帝不是病了,而是不耐煩,和百官連客套話都不願意說了,君臣之間沖突的種子也就這麼埋下了。

但其實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兩個概念。萬曆雖然躲着大臣們的口水不出來,卻也在靜靜關注着前朝的一舉一動,在大事上關鍵處點一下決策性訓示,他也将國家命脈走向畫在心裡了。要說萬曆這處政方法,有些類似我們現在政府或企業施行的小範圍、不定時政策會議。省去了每日一早的例會,其實不過少了大臣奏報吵嘴的機會而已,一些定時的接見朝見,很多都沒什麼實質性效果,萬曆賴着不去,隻時不時給個最高批示,倒是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對于他不批奏疏,不見大臣——嘿,那時的官員和現在有些機關的有些同志一樣,時不時想在上司面前露一把臉,說點有的沒的寫點無關痛癢的。我查證過明朝部分的奏本,很多是那些言官沒事找事的廢話,更有白癡的主張建議充斥其間,不看也罷。重大的事宜,萬曆皇帝還是會處置的。

比如耀亮青史的“萬曆三大征”,萬曆的表現更像個運籌帷幄的遠方遙控者,決勝于千裡之外。三大征的戰功也成為支援“萬曆怠政其實并不昏庸,實際很厲害”的觀點的最重要的證據。由此,有人會說,萬曆的翹班行為不是“怠政”而是一種很進階的太極手段,他躲在幕後操縱着大明朝廷的生命線,運用類似道家“無為而治”的方針,他是個很聰明很強大的君王,甚至“功過康乾”。

那個不上朝怠政沉迷後宮酒肉美色的萬曆皇帝,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萬曆三大征

萬曆聰明,這必須承認,但要說就此判斷他是個智慧明君,則又走了另一個極端了。因為他的怠政确實給朱明社稷捅了不小的破洞。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官員缺席。皇帝執政不負責任,中央疲軟,人事調配自然會出問題,我們之前講過,明朝這幫大臣的剛烈脾性讓他們對這草包皇帝失望透頂後,很多都選擇了辭職,加上被萬曆炒了的,皇帝還不管吏部納新的活,結果新員也補充不上。到了萬曆四十一年,已經嚴重到南北二京缺尚書、侍郎這樣的高管達十四名。幸而自老祖朱元璋定下的牢固緊扣的文官制度,才使國家系統不至于徹底崩潰。

但是由于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造成了很嚴重的負面影響,朝廷裡的官員缺位得不到馬上和及時的補充,很多官職長期無人擔任,這也導緻了當東北地區的女真人起兵反抗明朝,明朝政府不能很快的應對,造成女真人勢力增大,為後世明王朝的崩潰打下了隐患。

而萬曆皇帝本身,也因為長期閉門不出,久卧,保暖足而思淫欲,沉迷酒色(可能是主要原因)等原因,确實在後期造成了身體健康上的問題,症狀表現為身體發軟,目疾足痛,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到後期已經精神恍惚,步履艱難,耳朵也聽不清了,這更加強了他不上朝的願望,形成了一個負面的閉環。

就在萬曆皇帝朱翊鈞宗晏處深宮,“萬事不理”,導緻從内廷到外廷鬧得不可開交之際,遼東後金迅速崛起,不斷出兵南犯,向明軍發動進攻,遼東戰争爆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後金政權正式建國,終于成為明朝的主要威脅。自此明朝遼東的形勢也随之每況愈下。尤其是經過東征援朝戰争和礦稅使高淮亂遼以後,遼東邊防空虛,軍民困甚,供應艱難,加上明神宗用人不當,明軍屢屢敗北。

那個不上朝怠政沉迷後宮酒肉美色的萬曆皇帝,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女真族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薩爾浒之戰,明軍四路大軍,三路全軍覆沒,喪師九萬,敗局遂成。遼東戰争每年約需銀四百餘萬兩, [39] 朱翊鈞為了應付這筆龐大的軍費,自萬曆四十六年九月起,先後三次下令加派全國田賦,時稱“遼饷”。明末三饷(遼饷、剿饷、練饷)加派開始。加派非但無濟于事,反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不滿,紛紛投入反對明朝的革命洪流。朱翊鈞自己也是以情緒低落,愁眉不展。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萬曆皇帝因長期酒色無節,加上遼東慘敗,國事困擾,終于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神宗在弘德殿去世,終年五十八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