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作者:央視科教

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選下方小程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擷取更多内容。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要說到唐代誰寫的詩好,科教授首先想到的就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畢竟上了那麼多年的學,背得最多的就是他們的詩

不過科教授記得,以前還學過一首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被贊為“孤篇蓋全唐”,難道是說比李白和杜甫的詩還要好?科教授決定研究一下。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是誰?

“低調”到幾乎沒有記載

曆史上的張若虛可能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以至于他文采這麼好,卻沒留下多少記載。在正史中隻有《舊唐書》提到:

“(張)若虛,兖州兵曹”,“先是神龍中,(賀)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于上京。”

清代的《全唐詩》中說:“張若虛,揚州人,兖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号吳中四士。”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能夠與賀知章并稱,可見在當時他的作品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不過他的詩作傳世卻很少,在唐代的各種詩集和評論作品中,都不見張若虛的詩作。

直到宋代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才第一次收錄了他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此後一直等到明萬曆年間的《詩薮》,才有對他的詩的簡單評價。世人真正重視起《春江花月夜》,甚至說它“孤篇蓋全唐”,還是從清代才開始的。

“孤篇蓋全唐”?

原話沒說得那麼誇張

嚴格地說,曆史上并沒有“孤篇蓋全唐”的說法,這個說法應該是來源于《湘绮樓說詩》。

清代王闿運在《湘绮樓說詩》中說:“張若虛《春江花月》,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隐豔其鮮潤,宋詞、元詩蓋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其實所謂的“孤篇橫絕”,原本指的是這首詩的立意水準,是同期宮體詩作中的頂峰。

後來這句話化用成“孤篇蓋全唐”,并且廣泛傳播,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五字铿锵有力。但實質上,這個評價,已經是超出王闿運的原意了。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春江花月夜》的藝術價值,因為除了這位科教授不怎麼熟悉的王闿運,聞一多也曾評價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那麼,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到底好在哪裡?憑什麼能得到這麼多大家的稱贊,直到入選教材并要求背誦呢?

《春江花月夜》有什麼好的?

破舊立新,邁向盛唐

用聞一多的話說,《春江花月夜》“向前替宮體詩贖清了百年的罪,向後清除了盛唐的路”。唐代之前上百年,宮體詩一直占據着詩歌的主要位置。

這種類型的詩歌起源于南朝皇宮,主要的内容就是對山水形色的贊美,和對世俗生活的追求。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宮體詩追求形式上的美觀,和詞藻上的華麗,在内涵上不是很深刻,後人評價其“力漸柔而采漸缛”,受到了不少批評。是以到了張若虛這裡,雖然他仍然使用的是宮體詩的格律,但是立意上卻直接上升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聞一多驚歎這是“更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甯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隻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由此可見,《春江花月夜》的藝術價值确實不一般,科教授當年還真是沒白背。

張若虛是誰,憑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是以最後,科教授就給大家背一遍《春江花月夜》吧!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潇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百家講壇

《詩歌故人心》第二部

播出時間:1月15日-1月23日 12:00

監制 / 闫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于毅 任薇(實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