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最“低調”的詩人,一首詩秒殺全唐,另一首卻卻寂寂無名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或許你不會背誦整篇《春江花月夜》,但你一定聽說過、讀過這首詩。絕大多數人也都能脫口道出這首詩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唐代詩人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自從問世以來就受到無數人的贊譽。李白、崔颢、張九齡都曾化用其中詩句,詩家也稱贊此詩“孤篇橫絕蓋全唐”,近代聞一多更是不吝贊美之言:“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唐代最“低調”的詩人,一首詩秒殺全唐,另一首卻卻寂寂無名

與《春江花月夜》的千古之名相比,詩人張若虛就低調太多。他低調到何種程度呢?翻遍各種史料志紀,所能找到有歇業若虛的記載僅僅隻言片語:揚州人,曾任兖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稱“吳中四士”,傳詩二首。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沒有生卒年月、沒有生平事迹。

能與賀知章齊名号稱“吳中四士”,張若虛生前應該是名噪一時的,也肯定寫過不少詩歌的。可惜的是,史料記載既少且缺失,以緻後世難知其事迹,而他的詩作也在曆史長河中散佚,傳世的僅僅兩首詩,其中一首便是“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而另一首則是無人問津的《代答閨夢還》:

代答閨夢還

關塞年華早,樓台别望違。

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晖。

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

情催桃李豔,心寄管弦飛。

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

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唐代最“低調”的詩人,一首詩秒殺全唐,另一首卻卻寂寂無名

世人都道是初唐四傑為盛唐詩歌的繁盛打下了基礎,其實詩歌在從初唐到盛唐的過渡中,張若虛也功不可沒。張若虛的詩上承齊梁,下開盛唐,一洗六朝濃脂膩粉,《春江花月夜》就是最好的證明。而這首《代答閨夢還》也是閨怨詩承上啟下的典範。

這是一首五言長律閨怨詩,所描寫的是描寫閨中思婦尋常一天的心情變化,此詩與《春江花月夜》一般,重在寫景造境,以景寓情,以營造意境深化閨怨之情,表達對邊塞之人的相思離愁。

唐代最“低調”的詩人,一首詩秒殺全唐,另一首卻卻寂寂無名

詩中前兩句首先描寫當初分别之景,丈夫為戍邊守關與妻子告别,妻子伫立樓台,遙望他遠去,場景凄清動人。後面八句都在描寫少婦離别後的場景:試新衣,看春意盎然,開鏡奁,盛裝打扮。百無聊賴的孤身生活,即便感受春天的溫暖,也更覺孤冷,每天都盛裝打扮等待丈夫歸來卻一天天落下失望。

即便是到了晚上入睡做夢,也是陷入“唯夢閑人不夢君”的苦惱,想要夢中相見亦不可得。醒來唯有“寂寂掩重扉”!仿佛從字裡行間透出一聲深深的歎息!

唐代最“低調”的詩人,一首詩秒殺全唐,另一首卻卻寂寂無名

整首詩大部分以寫景營造美好的春光意境,卻隻是襯托少婦那相思閨怨。于側面烘托,句句不寫情,卻又句句含情,句句不直接描繪心境,可句句寫的都是心境,将一個閨中少婦的相思哀情表現地纏綿哀婉!尤其結尾這一句“寂寂掩重扉”如重門閨歎,意蘊不絕。僅此一句,便不知啟發了多少盛唐閨怨詩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