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鄉愁?黃濟人、李鋼、李海洲三位“文化大使”請你來墊江縣畢橋村親身體驗一把

作者:上遊新聞
什麼是鄉愁?黃濟人、李鋼、李海洲三位“文化大使”請你來墊江縣畢橋村親身體驗一把

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航拍圖

房前,開闊的水田裡鴨鵝戲水正歡,昔日農具籮篼一躍跳上了路燈杆成了燈罩;屋後,環繞的流水沖刷過老舊的磨盤,激蕩出潺潺水聲;地頭,已經漸次開放的油菜花正在形成一片片奪目的金色“雲彩”……你心中的鄉愁是不是剛好是這般模樣?來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走一走,你的“鄉愁”可以落進現實。

這是著名作家、重慶市作協榮譽主席黃濟人聯合著名詩人李鋼、李海洲,一起向你發出的邀請!2月23日上午,他們三位正式受聘為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的“文化大使”,将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為弘揚鄉愁文化,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23日上午,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的畢橋大院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場莊重且内涵豐富的文化活動正在這裡舉行。著名作家、重慶作協榮譽主席黃濟人,著名詩人、文化學者李鋼和著名詩人、《環球人文地理》刊系總編輯李海州依次登台,從墊江縣沙坪鎮有關上司手中接過了鮮紅的聘書,受聘為畢橋村“文化大使”。接下來,他們将為畢橋村傳承中華文明、弘揚鄉愁文化、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什麼是鄉愁?黃濟人、李鋼、李海洲三位“文化大使”請你來墊江縣畢橋村親身體驗一把

著名作家、重慶市作協榮譽主席黃濟人緻辭

“今天受聘成為我們畢橋村的‘文化大使’我感到非常欣慰、同時也非常感謝。”站在台上的著名作家、重慶市作協榮譽主席黃濟人顯得格外感慨。“我本人曾經在上山下鄉的地方擔任過生産隊隊長,我把它當成至今為止最高的職務;今天又受聘擔任我們畢橋村的‘文化大使’,我把它當成我最高的榮譽。”

黃濟人說,多年前自己曾為墊江享譽全國的牡丹文化節寫過《墊江牡丹賦》。“如果說當時(的賦)是對墊江這座美麗城市的良好祝願的話,那麼這種祝願今天我在畢橋村看見了它(落實)的圖畫。”黃濟人說,如今的畢橋村可以說就是最美鄉村的現實圖景,“現在我們走進了畢橋的春天,已經感受到了它的溫暖。”

什麼是鄉愁?黃濟人、李鋼、李海洲三位“文化大使”請你來墊江縣畢橋村親身體驗一把

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的田園風光

回到本文開頭所描述的場景,那就是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23日上午走進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籮篼灣的親曆。在畢橋村口,還建有一座寫着“畢橋大院”大字的牌樓,上面同時醒目地寫着“聯手名家深耕鄉愁文化,大美畢橋譜曲詩意田園”。沙坪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正是畢橋村本次聘任文化大使的初衷。

走進村裡,柏油路貫通之處均能見到籮篼狀的太陽能路燈站立在路旁。“之是以叫籮篼灣,是因為這裡的人喜愛編織籮篼等農具補貼家用,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當地也從中發掘出了籮篼的人文精神:籮篼上圓,蘊含包容、和諧之意,底方有規矩、嚴謹之意。“現在村裡年紀在60後往上的人,大多都還會從看竹子到完成籮篼編織的整套工藝。”在現場,畢橋村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緊随其後他們也将在“文化大使”的建言、指導下,重新讓籮篼等農具的編織手工藝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據介紹,作為墊江縣鄉村振興5個縣級試點村之一,沙坪鎮畢橋村曾先後獲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文明村等榮譽稱号。目前,當地正在大力推廣鄉愁文化的核心理念,希望将其建成“一個四季花開的村莊、一個沒有圍牆的公園”。除了整齊排列的白牆灰瓦院落村舍整潔幹淨,房前屋後有流水環繞,令人賞心悅目之外,村舍牆上的景觀壁畫,以及鄰近村口的古建風格鐘樓等,都格外吸睛。與此同時,記者在當地看到,集中展示畢橋村當地民風民俗的鄉愁博物館的主體也已經完工。“它的整個體量超過了2000平方米,預計今年7月就能和大家見面。”

什麼是鄉愁?黃濟人、李鋼、李海洲三位“文化大使”請你來墊江縣畢橋村親身體驗一把

著名詩人李鋼和李海洲在受聘文化大使後緻辭

“我到過中國很多鄉村, 很多地方都說自己是最美鄉村。但我在畢橋看到的鄉村,覺得它開闊的田園景色給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的,我覺得它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鄉村)。”在現場,1980年代就憑借一首《藍水兵》走紅全國的著名詩人、文化學者李鋼這樣說到。

李鋼說,畢橋村打造的鄉愁文化含義可以很廣、很大。“我想到,接下來我們是不是可以在畢橋村鄉愁文化季的基礎上,打造一個中國鄉愁節,影響從重慶進而擴充到全國。”李鋼說,在全國範圍内,詩歌節、其他的文化節很多,但還沒有一個鄉愁文化節。“鄉愁文化從曆史上一直延續到現在,光是詩歌文學方面,從古至今就有大量的資源、資料可以利用。我們還可以加上我們本地重慶的、墊江的各種元素,再和這裡的美食、民俗融合在一起。”在李鋼看來,這可能會是一個讓畢橋村、乃至墊江進一發展、擴大自己影響的機會。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3日的活動現場,《環球人文地理》還向畢橋村授予了“中國鄉愁文化體驗村”的牌匾,重慶好故事影業公司總導演鄭正向畢橋村授予“西部首席攝影家攝影創作基地”牌匾。

據活動主辦方攝程傳媒系介紹,沙坪鎮人民政府已與攝程傳媒系達成戰略合作協定,他們和剛剛受聘的3位“文化大使”将聚焦沙坪鎮的特色資源和人文曆史,深入挖掘和利用好畢橋村的鄉愁文化資源,厘清鄉愁文脈,講好鄉愁故事,打造文化創作基地,助推當地文旅融合,使之成為展示中國鄉愁文化的重要視窗和促進鄉愁文化發展的橋梁紐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字/視訊 裘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