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唐三千,宋八百,說不盡的三列國……”由四川廣播電視台與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攜手,曆時兩年精心打造的有關三國和其中人物命運的紀錄片《三國的世界》于7月23日起在央視紀錄頻道和四川衛視同步開播,播出時間分别為每晚7時和每晚10時30分。

據了解,《三國的世界》由著名紀錄片導演康健甯、段錦川、蔣樾曆時兩年精心研磨打造。全片共分為六集,每集50分鐘。第一集的主要人物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以及為《三國志》作注的作者裴松之;第二集的主要人物蜀相諸葛亮;第三集的主要人物是魏武帝曹操;第四集是群像,以東吳的孫權、周瑜和魯肅為主要人物;第五集的主要人物是漢壽亭侯關羽;第六集不再是針對某個特定的人物來立集,而是對三國文化的影響力為何如此普遍、持久的獨特現象做一個總結性的論述。
封面新聞記者當晚第一時間觀看了此片,當片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解說旁白響起,立刻将人帶回近2000年前金戈鐵馬的三國時代。這部紀錄片不少橋段拍攝地有史詩大片的味道,這其實也得益于短短的百年三國曆史本身就是中國古代最精粹,最華彩的樂章,正如片中所說的那樣:”中國各朝各代不斷更換,但隻有三國永不落幕。”
李立宏
《舌尖上的中國》幕後配音李立宏此次為《三國的世界》獻聲,給這部紀錄片”提氣”不少,而且也平添幾多厚重底蘊,一道豐盛的”曆史大餐”通過李立宏娓娓道來,讓三國迷感到非常過瘾。此次,李立宏不僅獻聲,而且還在一頭一尾現身,不少觀衆也是第一次在電視上看這位名嘴本尊。
沈伯俊
在《三國的世界》中,讓本土觀衆感到親切和唏噓的還有著名三國研究專家沈伯俊的兩次出鏡受訪。沈老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開大學教授、西南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他曾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和金沙博物館無數次給市民普及三國知識,今年4月17日,沈老因心肌血管破裂,送到醫院經搶救無效不幸辭世。在紀錄片中,沈老面對鏡頭侃侃而談:”羅貫中是當時的一個下層文人,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卻超過當時大多數風雲人物,就是他寫的《三國演義》讓他足以載入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
《三國的世界》播出前,其制片人殷繼超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三國”有關的曆史文化内容,已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産。自古以來,與“三國”有關的民間傳說、故事演義、舞台戲劇不勝枚舉,有關“三國”的影視作品、動漫遊戲至今仍廣泛在社會上傳播盛行,由三國故事衍生出來的智慧思想和文化價值,在全球華人地區,以及東亞、東南亞影響深遠,經久不衰。
殷繼超說:”在‘三國’話題被持續關注,國内外均擁有大量‘三國迷’的背景下,四川廣播電視台與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以嚴謹的曆史态度、新鮮的觀察視角,精心打造了這部有關三國和其中人物命運的紀錄片,來表現他們所承載的傳續千年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蘊。并對三國文化的影響力為何如此普遍、持久的獨特現象做一個總結性的論述。”
而該片導演段錦川則認為,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是英雄豪傑輩出的時代,這些震爍古今的人物不僅因為文學成為經典,更因為曆史的功績成為後人崇敬的楷模。”面對汗牛充棟的與三國相關的文藝作品,如何創作出一部紀錄片的三國,是亦步亦趨還是揚長避短,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大問題。着力探究那些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後人津津樂道的經典情節的背後,隐藏着哪些的思想内涵、蘊含着怎麼的價值觀;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遺産它們有沒有現實意義,都是該片的創作重心。”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