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創作的劇本。《俄狄浦斯王》戲劇,取材于希臘神話傳說中關于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他步步與命運抗争,最終也難以逃出命運的魔掌,不知不覺弑父娶母,犯下大罪。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創作的劇本。《俄狄浦斯王》戲劇,取材于希臘神話傳說中關于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義的希臘悲劇沖突——人跟命運的沖突。

俄狄浦斯是忒拜國王拉伊厄斯與王後伊奧卡斯特的兒子,國王和王後從德爾菲太陽神廟問蔔後得到的神谕,俄狄浦斯王長大後,将殺父娶母。為了避免厄運發生,國王命仆人把嬰兒扔到城外山林裡,仆人在山林裡見男嬰可愛頓生測隐之心,便将男嬰送給科林斯人。俄狄浦斯成了科林斯國王的養子。
長大後的俄狄浦斯得到将“将殺父娶母”的神谕後,便離開了科林斯。在一個三岔路口遇一輛馬車,雙方發生争執,失手殺了一位老人。他來到底比斯國,制服了獅身人面怪,被擁立為王,并娶寡後為妻。後來, 瘟疫籠罩整個忒拜城, 神說須找出殺害國前王的兇手,瘟疫才能停止。經過追查,自己就是兇手。他便刺瞎雙眼,自我放逐。
在古希臘時期,限于對科學水準的認知,人們堅信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運,無法解脫。于是古希臘悲劇中的主人公以及神或英雄與不可改變的命運進行着積極地抗争,最終大都以失敗告終,但人和命運抗争所放出的光芒,是偉大和耀眼的。悲劇《俄狄浦斯王》就是一部典型古希臘時期的悲劇代表作,也是命運悲劇的最高诠釋。
獅身人面女妖斯芬克司,反複背誦着一個謎語:什麼動物有時四隻腳,有時兩隻腳,有時三隻腳,腳最多的時候最軟弱;但凡猜不出謎語又要出入城門的人都要被她吞掉。後來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謎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愧萬分,跳崖而死。埃及也有獅身人面像,卻來源于埃及神話傳說,它是法老雷吉德夫根據他父親胡夫而建造的。
在心理學上,“俄狄浦斯情結”概念,它來自精神分析學創始人弗洛伊德的研究,他認為在兒童早期性發育階段會産生對父母中異性的愛戀和同性的排斥,他将男孩愛戀母親、排斥父親的現象命名為“俄狄浦斯情結”即“弑父戀母情結”,女孩反之,相應概念是“戀父情結”。但是,大多數孩子會随着成長自然地走出“俄狄浦斯時期”。
俄狄浦斯是一個典型的悲劇性人物,悲劇英雄個人的堅強意志、英勇行為和政治理想與命運的沖突,表現了在力量懸殊的神秘鬥争中英雄不可避免的失敗與毀滅。他所作的每件事都是正義的,但卻又不可避免的陷入悲劇裡。是以,《俄狄浦斯王》被古希臘思想家亞裡士多德認為是“十全十美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