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稱帝之前,一連失去了10位能臣猛将,一個比一個令人惋惜龐統關羽和關平父子潘濬(潘浚)法正和黃忠霍峻劉封和孟達董和

作者:流雲天下

219年秋劉備進位漢中王,221年4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國号“漢”,年号“章武”。三分天下有其一,除了劉備自己的百折不撓和堅韌不拔之外,和他麾下一大幫跟着他打天下的能臣猛将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不過劉備稱帝之時有不少人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去世或者投降他國,今天就來說一說一下劉備稱帝之前,一連失去了10位能臣猛将,一個比一個令人惋惜。

劉備稱帝之前,一連失去了10位能臣猛将,一個比一個令人惋惜龐統關羽和關平父子潘濬(潘浚)法正和黃忠霍峻劉封和孟達董和

龐統是劉備攻取西川的策劃者和執行者,214年進攻雒縣時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龐統之死對劉備大業的影響頗大,其他的不說如果龐統不死,他和諸葛亮勢必有一人會和關羽一同留守荊州,關羽身邊最缺乏的就是重量級的謀士,他們兩人無論誰留守荊州,後面的局勢可能都會有很大不同:關羽未必會死,荊州也未必會丢失,劉備也用不着伐吳導緻夷陵之戰的大敗而歸。

劉備稱帝之前,一連失去了10位能臣猛将,一個比一個令人惋惜龐統關羽和關平父子潘濬(潘浚)法正和黃忠霍峻劉封和孟達董和

219年5月劉備拿下漢中,7月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從日後的戰局發展來看,這是一場比較倉促的戰役,整個大戰期間都是關羽的荊州兵團在作戰,劉備的益州主力兵團沒有及時派兵支援(和戰局發展太快有關系),荊州兵團實力不足以同時應對孫權和曹操,雙線作戰必敗無疑,220年初關羽兵敗和其子關平一同被殺。

219年襄樊之戰改變了蜀漢很多人的命運:有的戰敗被殺、有的下落不明、有的投降、有的逃出生天,潘濬是蔣琬的表弟,在荊州出任治中從事,和關羽不睦,襄樊之戰被俘後投降東吳,之是以隻說潘濬不提同樣投降的糜芳和傅士仁,一是因為性質不同,二是因為潘濬的能力強多了,他在東吳如魚得水,最後官至九卿之首的太常。

劉備稱帝之前,一連失去了10位能臣猛将,一個比一個令人惋惜龐統關羽和關平父子潘濬(潘浚)法正和黃忠霍峻劉封和孟達董和

劉備能拿下漢中,法正居功至偉,是以漢中之戰後劉備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将軍,地位其實不在諸葛亮之下,可惜220年去世,死後被追谥為翼侯。

同年去世的還有官居後将軍的老将黃忠。

三國擅長守城的名将不少,霍峻是其中翹楚:212年劉備和劉璋鬧翻臉後采用龐統之策一路南下進軍成都,當時劉備在西川隻有唯一的一個根據地葭萌關,劉備隻給了霍峻幾百人讓他把守此關,霍峻不負衆望堅守葭萌關達一年之久,并擊敗了劉璋一萬多人的進攻,可想而知如果葭萌關失守,劉璋南北夾擊劉備危矣!不得不說劉備看人眼光确實很準。

可惜霍峻在劉備入主益州三年後(217年)去世,否則霍峻肯定會成為蜀漢一位舉足輕重的大将,多說一句的是霍峻的兒子霍弋也是一位名将。

劉備稱帝之前,一連失去了10位能臣猛将,一個比一個令人惋惜龐統關羽和關平父子潘濬(潘浚)法正和黃忠霍峻劉封和孟達董和

220年劉封被劉備賜死,劉封之死主要有兩大罪狀:一是襄樊之戰拒絕出兵救援關羽,二是丢了東三郡,其實如果他沒有劉備收養的長子這個身份,劉封未必會死。

孟達之是以叛逃有三個原因:一是勸阻劉封出兵救援關羽,怕劉備秋後算賬;二是受到劉封的欺淩,三是法正的去世,尤其是第三點,如果法正還在,以劉備對法正的信任程度,以及孟達和法正的良好關系,孟達有驚無險也就犯不着叛逃到魏國。

劉備稱帝之前,一連失去了10位能臣猛将,一個比一個令人惋惜龐統關羽和關平父子潘濬(潘浚)法正和黃忠霍峻劉封和孟達董和

董和也是劉備陣營的一位重量級人物,劉備入主益州後,征召董和為掌軍中郎将,與軍師将軍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将軍府事務,可見董和地位确實不低,諸葛亮出任丞相後曾說過:“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劉備入主益州是214年,諸葛亮出任丞相是劉備稱帝的221年,由此可見董和肯定是在劉備稱帝之前就去世了。

董和、法正、孟達三人都是東州軍的重要人物,結果劉備稱帝前一個叛逃,兩個去世,東州軍的實力由此逐漸式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