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不少古人是大器晚成的,比如,劉邦48歲當沛公,左宗棠41歲當謀士;蘇洵57歲得到歐陽修推薦,黃忠和姜子牙,挨到六七十歲才出名,擱如今,都退休了吧?宋慈也是大器晚成的人,51歲當官,還成了世界法醫鼻祖,近期在央視推出的紀錄片裡,他成了絕對的主角。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在800年前的宋朝,新郎洞房花燭夜意外死亡,假如你是新娘,你會怎麼辦?a:埋屍 b:暈厥 c:報官 d:卷款走人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知縣用銀針試出毒,認為新娘投毒、判秋後問斬。宋慈接手案件後重審,他決定,用飯團驗毒。宋慈沒開玩笑,他封住死者口、鼻等,讓體内氣體隻能通過喉嚨,塞入的飯團變黑沒異味,排除食物中毒。宋慈發現屍體不對稱腫脹,找到毒蛇了咬痕;依據毒蛇習性判斷是他殺,(1828)最後順藤摸瓜,揪出用蛇害人的真兇。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在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裡,有人覺得宋慈被神化了,比如抛屍荒野案,他去村内晃一圈,收集所有篾刀,就抓住了兇手。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其實這是真實案例,就記載在宋慈“工作筆記”《洗冤集錄》裡頭。宋慈不止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昆蟲來偵破案件的人,也是法醫學鼻祖。他的驗屍方法神奇詭谲,比如“血迹重制法”,隻潑灑酒和醋,就在火場中,找到血迹。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這是因為醋和酒都有一定的揮發性,導緻地下的血液揮發到地面上,進而來檢查他有沒有出血。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由于方法科學準确,從南宋到清末,《洗冤集錄》都是屍傷檢驗指南,它還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上多部法醫專著的藍本。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當然,宋慈檢測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屍檢有一道難題,僞造傷,現代法醫用解剖、儀器等,精确判斷,古代沒這條件。在中國古代,由于民俗文化的原因,法醫是不能進行屍體解剖的。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這要咋破案?宋慈在傷口敷蔥白,蓋醋泡紙,利用蔥和醋的揮發性,确認傷口位置;宋慈認為,人生前受傷會腫脹,滴水後水不流走,否則是死後僞造傷,這波操作,就是古代的“技術流”。不過從現代實體學角度看,其實,滴水測傷還不夠嚴謹,《宋慈說案》的作者黃瑞亭說到:“這個流走與否,還跟他滴水的量,跟滴水的高度有關。如果滴水比較高,滴水量比較大,那自然即使是受傷的部位,水也會流走的。”

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斷案手段詭谲

翻開宋慈寫的《洗冤集錄》,細細讀一讀,你就發現,這本書簡直就叫《論古人的一百種死法》。常見的病死、服毒、蛇咬、溺水等等,不常見的還有“牛馬踏死”、“雷震死”等等。在科技尚不發達的古代,能夠分辨如此多的死因并細緻描寫差異。牛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