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年老缸酿千年豆豉 老济南豆豉古法酿制风味独特

作者: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百年老缸酿千年豆豉 老济南豆豉古法酿制风味独特

编者按

  4月1日-1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主办的“品味济南·寻味泉城”活动举行,爱济南推出专题报道。报道将带您了解传统小吃的制作工艺,发掘那些坚守传统、致力为百姓提供本真味道的传承人,旨在弘扬济南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保护和发扬传统美食制作工艺,打造济南地标美食品牌,擦亮济南文旅名片。

  “抓一把豆豉,拿一个馒头,就下地干活去了。”在58岁的于秉刚儿时的记忆里,这就是老一辈人在农忙时节的忙碌情景。豆豉,无疑就是他们最美味的小吃。

  那个年代,很多济南人都会做豆豉,他们称之为五香豆、酱豆子,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选取颗粒饱满的黄豆,洗净、煮熟、出锅接入菌种制曲发酵,待黄豆培养出菌丝产生豆豉激酶并散发出曲香后,就可以入缸,放上盐、调料,再封盖进行第二次深度发酵。二次发酵的时间一般是半年至一年。再次开盖时,黄豆变成棕色或棕黑色,色泽鲜亮,酱香扑鼻。既可以风干做成干豆豉,便于储存携带,也可以做成豆豉酱,作为烹饪菜肴的绝佳调料。

  兴于西汉盛于隋唐

  据记载,老济南豆豉起源于西汉时期,到隋唐时期融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传说,隋唐时期居住在济南府的秦琼,嗜好用豆豉调理饮食,强身健体。秦琼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唐朝创立后,被封为胡国公。因受民众敬仰,秦琼的画像被张贴于大门之上,成为千家万户的门神。从此吃豆豉能强身健体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传承下来的老济南豆豉,成了济南地区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

  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豉有开胃增食、消食化滞、发汗解表、除烦平喘、祛风散寒、治水土不服、解山岚瘴气等功效。现代医学证明豆豉中的豆豉激酶、多糖等物质,具有抗癌、抗氧化、降血糖、溶血栓、预防老年痴呆等功效。

  我国的豆豉因地域不同,多采用米曲霉、毛霉和细菌发酵,形成各地不同的豆豉饮食文化。作为于氏家族老济南豆豉的第四代传承人,于秉刚所做的老济南豆豉采用米曲霉发酵长达一年,豉香浓郁、五香风味醇厚、回味悠长。

  古法酿制风味独特

  于秉刚于2002年在父亲的支持下注册了“泉酿坊”商标,后于2019年把于家酱菜园更名为济南泉珍食品厂。“于家酱菜园由我高祖父于恒顺创建,他制作的五香豆豉在当地小有名气。我的曾祖父是第二代传承人,主要经营酱菜、五香豆豉、馍馍酱等产品,那时他就提出要遵循古法制作,于家古酱的制作工艺便一代代传承下来。”

  自从接过父亲的“班”以后,于秉刚就一直秉承“按原始技艺生产出最好的产品”的理念,用料考究,手工操作,天然发酵。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又结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养生的理念进行创新,采用低盐发酵技艺,酿造出低盐、多种口味的老济南豆豉。于秉刚做出的老济南豆豉,质地筋道,松散成型,豉香浓郁、回味悠长。

  同时,于秉刚根据豆豉药食同源的属性,采用纳豆菌种和豆豉菌种双菌种混合制曲发酵,生产的“纳豆豉”即保持了豆豉原有的豉香,又增加了纳豆激酶,同时实现了豆豉激酶和纳豆激酶“1+1>2”的研发目标,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

  坚守传统创新发展

  记者在位于鑫茂齐鲁科技城的济南泉珍食品厂看到,40余口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缸里都装满了豆豉。“大缸都是祖上留下来的,现在很难买到了。”于秉刚告诉记者,这一批豆豉大概有7吨-8吨,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再加上发酵周期长,所以每年的生产量都有限。“工艺复杂,利润较低,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按老工艺做豆豉了。”

  于家豆豉独特之处就是按照于家祖传的制作手艺,以心传口授方式传承,后辈不断总结祖辈技艺,然后再不断研发创新。“2019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我公司纳豆豉国家发明专利申报,公司计划今年将纳豆豉投放市场,预计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秉刚表示,纳豆豉的上市,不但扩展了豆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内涵,对于促进老字号的实体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如今,大学毕业的儿子也开始跟随于秉刚制作豆豉,并已取得国家颁发的食品化验员资格证书,老济南豆豉有了第五代传承人。接下来,于秉刚要和儿子一起,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开发老济南豆豉系列产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