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友儿子办三朝酒,苏轼写贺词,最后一句让人捧腹

作者:大宋有东坡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

密州的治所,在如今山东的诸城,到这里当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因为他苏辙已到济南任职,所以,他希望离弟弟近一点。

他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现在朝廷不但顺了他的意,还给他官升一级,可见,对于这个大才子,宋神宗还是很重视的。

俗话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千里显然是夸张,但百里,对于诗酒好友杨绘、张先、陈舜俞来说,却并不太远。

我量了量,从杭州到湖州,直线距离,就有130多里。

想象一下,几个人坐着船,喝着酒,吟着诗,依依不舍,送了一里又一里,十里又十里,一直到了百里之外,只能说,他们真是情深意重。

到了湖州,那几个还不回去,又去拜访好友,湖州知州李常,正碰上老李给儿子办三朝酒呢,另一位好友刘述,正好也来贺喜,这下,六个人就好玩了。

苏轼等六人词传 ¥69 购买

说好玩呢,无非也就是吃吃喝喝,听歌赏舞,免不得也要写诗填词,给小娃娃送上深深的祝福。

苏轼也写了首《减字木兰花》:

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

此词用了很多典故。

梦熊之喜,就是说生了男孩;

壮气横秋,三朝食牛,都是化用了杜甫的诗句。

还让我想起,几百年后,《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所说的: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好友儿子办三朝酒,苏轼写贺词,最后一句让人捧腹

(剧照)

最搞笑的是最后一句。

晋元帝生了儿子,大宴百官,每人都有赏赐。殷羡说,臣等无功受赏。元帝则说,此事岂容卿有功乎!

这句读完,满座大笑,都苏轼的幽默让他们开心不已。

想想三年前,苏轼在朝廷不受重视,备受打击,心情郁闷,自请外放,而此时,他却讲起了笑话,抖起了包袱,说明他早已驱除了情绪的阴霾,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期待。

人们常说,杭州因为苏轼而更出名,更文采风流,但苏轼如果不是到了杭州,他心中的抑郁,能够那么快消散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