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峰值。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鹿在中国古人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鹿也是德音(善言)的象征,是美好愿望的象征,《诗经》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鹿还是权力的象征,《汉书》卷四五《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夏至 · 诗意
春芜满地鹿忘去,
夏木成阴莺自来。
堪笑山童惭饱食,
时时走报一花开。
——陆游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夏至才交阴始生,
鹿乃解角养新茸;
阴阴蜩始鸣长日,
细细田间半夏生。
——《七十二候歌》龚廷贤
出镜喵:谢鸳鸯
插画:观复苏徵楼
摄影:观复二白
整理排版:观复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