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他的潮流见证者和记录者不同的是,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制造先河,却又难逃自身枷锁。当在自己的“罪证”面前问起“最高理想”,也许是无限度地追求自由解放,不可遏制的反抗意向,以及一辈子和自己作对。
“有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但真实稍纵即逝。”这是电影美学大师antonioni在1966年执导的影片《放大》(blow-up)中道出的含义。影片中以拍摄人物与未来主义时装的摄影师正是以时尚界的坏小子david bailey为原型。而在2012年,bbc推出的jean shrimpton传记电影《征服曼哈顿》(we'll take manhattan)中,这位60年代it girl的昔日恋人被首次真实还原。
david bailey
blow-up(1966)
we'll take manhattan(2012)
刚刚经历过二战的世界在各种文化解放思潮中复苏,重新焕发生机的时尚产业迎来了超前的未来主义时期。扬名于24岁的david bailey用浓烈的“性意味”和青年亚文化色彩冲击着各大时尚杂志,他从不理会杂志编辑所谓的要求,永远按照自己的方式拍摄。他的照片与他的人生一样,都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强硬与孤高作为底色,个性鲜明又风格强烈。他出生在伦敦东区的贫民窟,没有受过正儿八经的教育,经过6段感情和4次婚姻,“差评”不断却能以自身的放浪形骸“施罪”于时尚圈。david bailey几乎能把握住所有的时尚潮流,有纹理的皮革大衣、紧腿裤和女式西服是他作品的标志性风格,他见证了“摇摆伦敦(swinging london)”风潮,并敏锐地拍摄了the beatles、terence stamp、 east end gangsters和kray twins卖给各大时尚杂志。
david bailey and jean shrimpton
jane holzer
grace coddington
jean shrimpton
从穷小子到摄影大亨,david bailey的价值观不为常人所解,在普罗大众眼中多少也如《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尼科夫一样疯魔。他的存在只能被仰望,这种执着与单一足以成就人、让人成为话题,也成为异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有我无,都可以定义为疯子。
老佛爷karl lagerfeld的古怪之处在于做衣服就不肯乖乖地做衣服,他也是著名的摄影师,那部纪录片《时尚大帝》里俊帅小男模裹着毛毯灰溜溜跟在老佛爷身后,是最上镜的小玩意儿。他不仅为 chanel 拍摄宣传照和产品目录,还举办自己的摄影展,这也罢了,可恶之处是他还是个语言天才,通晓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还减肥有道,据说他在2002年出版的《卡尔?拉格菲尔德减肥指南》直到如今仍在再版。一本书简直足够撑起老佛爷在巴黎 rue lille 上开设的名叫叫做“7l”的书店。
karl lagerfeld
"the glory of water" exhibition (2013)
摄影、写作、出版,以非专业身份作出专业成果,这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行径,我们归之于天才,也视之为叛徒——对世间庸常的背叛。不过这种全然不甘于本性、对生涯充满了反抗意向的愿望,又是从何而来呢?无限制地使用自己的天赋,在到手无数人一生无法企及的收获之后,仍然企及着其他,就像“他意识到他本人配不上他自己的最高理想”一样奉行着苦行,以苦行的精神来获取美,无止境地追求和制造。karl lagerfeld似乎永远都被某种理想折磨着他的心,不能安静,不能放手——如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论,这就是罪与罚。无限度地追求自由解放,不可遏制的反抗,问心无愧地去干任何事情并且干好。可怕的个人主义审美极致!
karl lagerfeld eyewear spring 2012 by karl lagerfeld
dior homme spring 2013 campaign by karl lagerfeld
tim walker
作品网站www.timwalkerphotography.com
拍摄风格善用夸张童趣的道具营造出故事性的幻境
“时尚是唯一的一个允许幻想摄影的地方,我就是一个幻想家。”
edie campbell by tim walker for w may 2014
tim walker让我们重新认识时尚的本质:美与善,是时尚永恒的内涵。
david lachapelle
作品网站www.davidlachapelle.com
拍摄风格高饱和度色彩与诙谐的超现实主义
“人们都说照片不会说谎,可我的照片会。”
“jesus is my homeboy” by david lachapelle(2013)
david lachapelle所创造的超现实的环境,来源于真实的空间,而非计算机的创造。
terry richardson
作品网站www.terrysdiary.com
拍摄风格 大胆的性与情色
“如果觉得我的作品粗俗,或许该做做爱了吧。”
sisley fall 2009 campaign by terry richardson
凡夫俗子们看不惯terry richardson,他们觉得他太野蛮,照片中露毛露点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拍照时用傻瓜相机又实在太不专业,而terry就是要和伪善的社会作对,他坚持大胆露骨的拍摄手法,他不需要取悦任何人。
hedi slimane
作品网站www.hedislimane.com
拍摄风格亘古不变的黑白和颓废基调
“我已经确定自己的风格,并且任自己的作品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我想知道它可以生存下来还是在某个地方消亡。”
hedi slimane shoots marilyn manson for saint laurent music project (2014)
hedi slimane的天赋在于他能够用独特的视角,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出发,与世界建立起一个沟通内心的桥梁。我们无法简单得将他设定为一名时尚设计师。他涉猎的领域有很多,每当他尝试一个新的领域,他变得更加与众不同,现在,他又多了一个圣罗兰设计师的身份。
有时候我们艳羡,有时候我们妒忌,这些天赋异禀的艺术家们能走到哪里?这世上也许注定有人创造惊喜,有人等待惊喜,大多数人都是后者,而我们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现实是:无论你想做什么,逃不开的枷锁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