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位16年15年天灾,送昭君出塞的汉元帝,为啥这么倒霉

作者:大历史冷故事

要问历史上的倒霉皇帝都有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宽泛了,回家需要买门票的溥仪,不是亡国之君的崇祯,生不逢时的刘询等等,

连秦皇、汉武都各有各的糟心事,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被后人狂泼脏水。开疆拓土的汉武帝晚年被术士耍得团团转。

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算了算也是倒霉蛋。

不过比起他们的话,在众多皇帝当中,我认为汉元帝可以说简直是倒霉的独占鳌头。

因为据统计汉元帝在位16年,竟然遭遇了20多次天灾,下过10次罪己诏,这遭遇绝对是历史上千古头一遭。

在位16年15年天灾,送昭君出塞的汉元帝,为啥这么倒霉

这位悲催的皇帝遭遇过哪些天灾呢?

我们看一下汉书元帝纪上的记载。

书中云,汉元帝即位第2年出事了,6月传染病盛行,9月关东水灾民不聊生,百姓时势九空,

继位第3年2月陇西大地震,因为古代对地震的防御和救援措施都不及时,这场地震伤亡无数,6月青黄不接之时,前一年发生水灾的关中地区又出现了饥荒,9月竟然再次出现地震。

继位第4年,春天百姓造反,四月茂陵火灾。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汉元帝的正牌祖先,因此这件事意义重大。可这都还没完,这一年夏天旱灾肆虐,禾苗干枯,百姓流离失所。

继位第5年,这一年地震、水灾、旱灾都没有,但是彗星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在古代那是大事,于是这位倒霉皇帝连忙下罪己诏。

继位第6年,阳春三月,你猜怎么着?竟然下起了大雪。夏天气温骤降,九月霜冻严重,这一连串的异常气温下来天下大饥。

继位第7年日食登场,7月陇西羌族人造反,继位第8年,这一年开始还比较顺利,可是眼看着到了年底霉运再次找上门,11月发生地震,并且有大暴雨,一时之间死伤无数。

继位第9年火灾日食再次光临。

继位第10年暴雨不断黄河决口。

继位第11年,春天有陨石降落,秋初收获季节,没想到发生了蝗灾,史载有白蛾群飞蔽日。

继位第12年这一年也是开头很好,但是结局很糟心。11月期初两地发生地震,还伴随着雨雪天气,一时之间树折屋坏。

继位第13年齐楚地区地震雨雪摧毁房屋树木无数。

继位第14年蓝田地区发生大地震,山川崩裂静水逆流。

继位第15年日食和地震交替发生。

在位16年15年天灾,送昭君出塞的汉元帝,为啥这么倒霉

继位第16年,这一年终于来了,是风调雨顺,天文现象终于一改以往可算是正常了。

悲催的汉元帝却在这一年突然驾崩,年仅41岁。

这倒霉催的汉元帝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

用现代的眼光看,那就是太倒霉了。

怪事年年有,他遇到特别多。小概率事件都被他碰到了,真没办法。

可是古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是汉元帝自己作的。

比如说他在位期间不祭祀,要说起来祭祀祖先在古代非常重要,我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了解,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每一个家庭都有祭祀祖先的习惯,皇族就更重视这件事了,因为它和国运是息息相关。

但是汉元帝他就偏偏不信这个邪,为了缩小开支,竟然下旨禁止祭祀相关祖先。

在位16年15年天灾,送昭君出塞的汉元帝,为啥这么倒霉

比如公元前四十年,汉元帝下令禁止祭祀昭陵,后吾哀王,昭哀后未死后立太子立后。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家人或者是为太子刘据的亲人,号听着不咋地,可都是正牌大汉皇族,但汉元帝就这么做了,并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还是在公元前40年,汉元帝又赶紧下令撤除设置在各卷各分股的祖宗祭庙。一年后又下令回去太上皇的寝庙园,也就是说刘邦的父亲和刘盈也不能享受供奉了。

在一年后,汉元帝又下令撤除了博太后的陵园,这汉文帝的母亲也没有办法享受高规格待遇了。

这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一风一族勤俭节约是好,可是在古人眼中,这简直是天理难容,数典忘祖、自毁根基。你大汉朝还没亡,胆敢这么干,那上天当然要发怒了,天灾人祸不断就是上天警示的结果。

而汉元帝也没有办法,每天为了此起彼伏的灾难,加班加点、呕心沥血,明明吃着山珍海味,可是还没到40、头发、牙齿都掉了,生病也总是不好,没有办法又把这些祖先全部祭祀起来。

史书说,时尚亲及久不平,已为祖宗前路。故尽覆之,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上天折腾够了,汉元帝统治的最后一年终于风调雨顺,但是他却油尽灯枯撒手人寰。

所以,论史上皇帝谁当的最倒霉,汉元帝应该是当仁不让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