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曆史上的倒黴皇帝都有誰?
這個問題的答案太寬泛了,回家需要買門票的溥儀,不是亡國之君的崇祯,生不逢時的劉詢等等,
連秦皇、漢武都各有各的糟心事,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被後人狂潑髒水。開疆拓土的漢武帝晚年被術士耍得團團轉。
從這個角度講,他們算了算也是倒黴蛋。
不過比起他們的話,在衆多皇帝當中,我認為漢元帝可以說簡直是倒黴的獨占鳌頭。
因為據統計漢元帝在位16年,竟然遭遇了20多次天災,下過10次罪己诏,這遭遇絕對是曆史上千古頭一遭。

這位悲催的皇帝遭遇過哪些天災呢?
我們看一下漢書元帝紀上的記載。
書中雲,漢元帝即位第2年出事了,6月傳染病盛行,9月關東水災民不聊生,百姓時勢九空,
繼位第3年2月隴西大地震,因為古代對地震的防禦和救援措施都不及時,這場地震傷亡無數,6月青黃不接之時,前一年發生水災的關中地區又出現了饑荒,9月竟然再次出現地震。
繼位第4年,春天百姓造反,四月茂陵火災。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漢元帝的正牌祖先,是以這件事意義重大。可這都還沒完,這一年夏天旱災肆虐,禾苗幹枯,百姓流離失所。
繼位第5年,這一年地震、水災、旱災都沒有,但是彗星出現在大衆視野中,這在古代那是大事,于是這位倒黴皇帝連忙下罪己诏。
繼位第6年,陽春三月,你猜怎麼着?竟然下起了大雪。夏天氣溫驟降,九月霜凍嚴重,這一連串的異常氣溫下來天下大饑。
繼位第7年日食登場,7月隴西羌族人造反,繼位第8年,這一年開始還比較順利,可是眼看着到了年底黴運再次找上門,11月發生地震,并且有大暴雨,一時之間死傷無數。
繼位第9年火災日食再次光臨。
繼位第10年暴雨不斷黃河決口。
繼位第11年,春天有隕石降落,秋初收獲季節,沒想到發生了蝗災,史載有白蛾群飛蔽日。
繼位第12年這一年也是開頭很好,但是結局很糟心。11月期初兩地發生地震,還伴随着雨雪天氣,一時之間樹折屋壞。
繼位第13年齊楚地區地震雨雪摧毀房屋樹木無數。
繼位第14年藍田地區發生大地震,山川崩裂靜水逆流。
繼位第15年日食和地震交替發生。
繼位第16年,這一年終于來了,是風調雨順,天文現象終于一改以往可算是正常了。
悲催的漢元帝卻在這一年突然駕崩,年僅41歲。
這倒黴催的漢元帝統治時期。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多的事情?
用現代的眼光看,那就是太倒黴了。
怪事年年有,他遇到特别多。小機率事件都被他碰到了,真沒辦法。
可是古人不這麼看,他們認為這是漢元帝自己作的。
比如說他在位期間不祭祀,要說起來祭祀祖先在古代非常重要,我想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了解,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每一個家庭都有祭祀祖先的習慣,皇族就更重視這件事了,因為它和國運是息息相關。
但是漢元帝他就偏偏不信這個邪,為了縮小開支,竟然下旨禁止祭祀相關祖先。
比如公元前四十年,漢元帝下令禁止祭祀昭陵,後吾哀王,昭哀後未死後立太子立後。這些人都是劉邦的家人或者是為太子劉據的親人,号聽着不咋地,可都是正牌大漢皇族,但漢元帝就這麼做了,并且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還是在公元前40年,漢元帝又趕緊下令撤除設定在各卷各分股的祖宗祭廟。一年後又下令回去太上皇的寝廟園,也就是說劉邦的父親和劉盈也不能享受供奉了。
在一年後,漢元帝又下令撤除了博太後的陵園,這漢文帝的母親也沒有辦法享受高規格待遇了。
這在我們現代人看起來一風一族勤儉節約是好,可是在古人眼中,這簡直是天理難容,數典忘祖、自毀根基。你大漢朝還沒亡,膽敢這麼幹,那上天當然要發怒了,天災人禍不斷就是上天警示的結果。
而漢元帝也沒有辦法,每天為了此起彼伏的災難,加班加點、嘔心瀝血,明明吃着山珍海味,可是還沒到40、頭發、牙齒都掉了,生病也總是不好,沒有辦法又把這些祖先全部祭祀起來。
史書說,時尚親及久不平,已為祖宗前路。故盡覆之,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上天折騰夠了,漢元帝統治的最後一年終于風調雨順,但是他卻油盡燈枯撒手人寰。
是以,論史上皇帝誰當的最倒黴,漢元帝應該是當仁不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