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首诗是毛主席唯一一首写给国军将领的悼念诗词,获得毛主席诗悼的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戴安澜。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缅甸远征背景

戴安澜是安徽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员。1939年,凭借在北伐战争中立下的累累战功升任国民军第200师师长。200师是中国军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1937年,日本倭寇发起侵华战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受到残害。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几年,国内局势依然紧张。

日本人在中国横行霸道,他们锁死了所有国内通往海外的海关线路,使得国外的物资无法运送进来,想要把中国人包围在圈子里困死。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战争的胜利,除了战术和将士的无畏精神,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和粮食。海关线被锁死,物资无法运来,军队想取胜难之又难。

1941年,日本军占领了缅甸。从缅甸通向中国的滇缅公路是当时唯一的中国物资运输公路。如果滇缅公路再被日本人堵死,中国人就要被掐着脖子了。

国民政府组织了远征军去支援缅甸。远征军先锋军就是骁勇善战的200师。1942年,身为师长的戴安澜将军带着精英部队告别父老,整装齐发踏上了去往缅甸的征程。而这一去,竟然是永别。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将军不只有才华,还有情有义

戴安澜出生在1904年,远征缅甸时38岁。他有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一年和妻子王荷馨已有四个孩子。

戴将军和妻子从小就认识,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十分好。戴安澜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因表现优异节节升职,而妻子是农村普通家庭的女儿,因为家境贫困没有上过学,连字也不认识。这样的文化差距并没有阻止戴安澜与妻子结为连理。

结婚后的戴安澜充当了妻子的老师,他教妻子识字学文。妻子王荷馨冰雪聪明学得很快,在丈夫的教导下,她不仅认得了字,还学到了许多知识,文学水平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了。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缅甸远征在当时已经是必须要走的一步路,作为黄埔军校精英骨干的200师早已酝酿多时,在接到出战的命令时,戴安澜下定决心誓死一战,保卫祖国。他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残酷的缅甸战场

缅甸战事比预想的还要凶险。国军到达缅甸同古,当英勇的200师给了日军猛烈的打击时,日军凭借着雄厚的火力,每天百余架次空军狂轰同古进行反击,丧心病狂的投掷燃烧弹和毒气弹。同古保卫战危机重重。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战事紧急,戴安澜把情况向上级反应,却没有得到援兵支援,只有苦苦死守。战事越来越惨烈,200师孤军奋战,日军看到没有援军就开始肆无忌惮地狂轰猛炸,对国军进行猛烈攻击。军队后方补给已经中断,如不撤退,必然全军覆没。

戴安澜部署部队撤退,并亲自指挥守城部队撤离。200师平日里治军严谨,此时精密的撤退计划和戴安澜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即便四周枪声不绝,全师部队纪律依然井然有序,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安全撤退。

这次战役激战12天,给了日军重创,日本军队高级指挥官说,他们进军以来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强有力的对手。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在身先士卒的戴安澜指挥200师官兵们又取得了几次胜利时,整个缅甸战场上的盟军对抗日军的战役却在急速溃败,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也抛弃军队进入了印度,留在缅甸的远征军成了群龙无首。

在这样的情况下,戴安澜决定把恶战后剩余的将士们带回国,尽快与军部汇合,重整旗鼓后再商议作战计划。

回国之路却异常艰难,将士们在森林中穿梭行走,还要防备日军随时发起的攻击。没有粮食,没有水喝,大部队既要选择隐蔽的路径减少敌军空中攻击的伤害,还要随时面对敌军的地面伏击。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精疲力尽还带着伤兵,敌军穷追不舍,又与敌军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激战,,战局十分惨烈。这场战斗结束后又有许多将士受伤,戴安澜将军胸部,腹部也中了枪弹。

梅雨季节森林里湿气弥漫,将士们的衣服终日都是湿漉漉的。这样的环境很不利于伤口愈合,而供给中断,根本就没有治疗的药材,伤口全靠自身来愈合。

戴安澜的伤口很严重,因为没有药材医治,伤口逐渐化脓生蛆,他只能被抬着担架前行,但他依然坚持指挥军队前进。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撤退途中经历近一个月的时间,戴安澜伤口恶化,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是将将士们带回自己的国家的决心一直在支撑着自己,受伤的军士们也都互相搀扶一路行进。

粮草中断,前路坎坷不平,后又追兵伏击,情况再凶险他也不愿落下一个兄弟。伤势持续恶化,戴安澜已经说不出话了,但他还是让卫士拿出地图指挥部队回国。

1942年的5月26日,戴安澜最后一次给步兵指挥官在地图上指出前进的路线时,没能说出一句话就与世长辞了。全军战士悲恸万分,痛哭失声。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部队指挥官按照戴安澜指出的路线继续带着部队出发,成功躲过了日军的阻击计划,终于在离开故乡一百天后回到了祖国。

200师回国时只剩下不足四千人,戴师长死后大家都不愿意把他留在异乡,轮流抬着担架和他的尸体一起前行。但空气潮湿闷热,没过几天尸体就腐烂流水了。为避免疫病发生,大家只得将戴将军的尸体火化。

当将士们将戴将军的骨灰带到他的妻子面前时,王荷馨悲痛欲绝。但她想到还有四个孩子和一家老少需要她照顾,沉痛一段时间后振作了起来。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戴安澜的孩子们回忆说,父亲常说的两句话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穷志不穷”。这两句话对孩子们影响很大,后来他们长大成人,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作为国民军的骨干精英,戴安澜的军事才华和英勇精神得到蒋介石的认可和赞扬,戴将军殉国后,国民政府给他的家人一笔数目不菲的抚恤金。王荷馨将这笔抚恤金全部拿出来赞助了一所学校,她要让丈夫的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戴安澜殉国后,夫人捐出所有抚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见戴家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古诗很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有战争就有死亡,200师的将士们损失非常惨重,回到祖国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戴将军的指挥下返回祖国的他的老部下们对他的妻子儿女充满愧疚,他们认为是自己没有保护好戴将军,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去见他的家人,他们中有好几位在晚年时还处在愧疚中不敢面对戴将军的儿女。

斯人已逝,戴安澜的英雄事迹将永垂不朽。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曾经为了保卫国土而牺牲的英烈们的爱国精神也将会被传承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