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邓忠夏: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

"五座山脊正在掀起细小的波浪,乌蒙德正在捣碎泥浆。骑天岭是毛泽东主席诗中的"五岭"之一,主要位于湖南省南端的宜湛县,县北的武陵镇也因此而得名。在武陵镇,有一个叫邓家湾的小村庄,这是中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邓忠夏的故乡。

来到邓家湾村,沿着一段青石台阶,到邓忠夏楼前。这是一座湘南住宅风格的青砖房,原家门口正好挂在"邓忠夏楼"牌匾正上方,走进大厅,关于邓忠夏一生的图文介绍,很容易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到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邓忠霞,1894年10月生于湖南省宜湴。1914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升入哲学系。1919年,他参加了五四运动,并担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书记,参加了焚烧赵家楼。1920年3月,在李大昭的领导下,邓忠霞、高俊宇等人发起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会的组织。同年10月,以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员为骨干,在北京成立初期的共产党组织,李大昭担任书记,邓忠夏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成员之一。

1920年4月起,邓忠夏长期在北京长新从事工人运动,主办职工补习学校,成立工会,为北方工人运动培养了一大批骨干。1922年5月1日,他作为长新店工人的代表,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劳工大会,并当选为中国劳工部长。同年7月,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制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当选为中央委员。不久,他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并参与了《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办。1923年,他被李大昭推荐加入国民党和上海大学共产党的成立,担任总书记。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他担任秘书长、宣传部长,留在广州工作,并很快参加了著名的省港罢工的组织和领导。

在革命失败的紧急状态下,他坚持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被中央政府派往九江,会见李立珊、谭萍山、叶婷、余荣融等人,分析情况并提出建议。随后,他参加了党的第87次会议,坚决支持会议确定的实施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政策,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3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红色工人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担任中华全国工会联合会驻红色工人国际的国际代表。

1930年7月,邓忠夏从莫斯科回到上海。不久,中央任命他为湘鄂西基地中央代表,担任湘鄂曦特别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后改为红军)政委书记、原敌委书记、中央革命军委委员,随贺龙、周轶群领导湘鄂西武装斗争。1932年,他回到上海秘密作战,并担任国家红十字会主任和共产党书记。

1933年5月,邓忠夏在上海工作时被捕,并立即向叛徒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质问,并下令立即将邓忠夏送往南京国民党宪兵指挥所。在狱中,凭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他在敌人的金钱和折磨中幸存了下来。他对狱中地下党支部负责人说:"请告诉你,是把邓忠夏的骨头烧成灰烬,邓忠夏还是共产党员。"

1933年9月21日,在南京裕华台刑事法庭,邓忠夏大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这个口号是英勇和正义的,在39岁时。

邓忠夏的烈士们虽然走了,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如今,在位于宜湴县的仲夏公园里,邓忠霞的铜像矗立在远处,距离铜像10多公里的邓家湾是全新的面貌,宽敞的道路,干净的巷道,闪亮的太阳能路灯......前来敬仰他的来访者,不仅被邓忠夏的革命事迹深深打动,也对邓忠夏家乡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

(新华社记者陈文光)

邓忠夏: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