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晓曼
邓忠霞1894年出生于湖南省宜湴县邓家湾村,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参加和领导长辛甸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封煤矿工人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省港罢工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33年,邓忠霞在南京裕华台去世。
为了融入工人群众而改名。1917年,邓忠霞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研究系。1920年,在李大昭的支持下,他参加了北京长新店劳动学校的组织。1921年元旦,学校正式开学,邓忠夏经常去讲课。他特别注意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传播革命思想,在教工人识字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工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点、剩余价值等理论,帮助工人找到困难的根源,了解谁养活谁的真理,号召工人团结起来。他告诉工人们,如果他们不贫穷,他们必须在一个群体中。团结,五人团结是一只老虎,十个人团结成一条龙,一百个人团结得像泰山,谁动不动。作为北京大学汉语系的一名高素质学生,邓忠夏有着深厚的文学背景,使他的马克思主义宣传特别有吸引力,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善于把握工人的思想,十分激动人心,富有感染力。邓忠夏的名字叫邓龙轩,字样"钟伟"。他发现这个名字如此复杂难写,如何融入工人群众?于是他报废了押金的名称,将"中宇"改为谐音"仲夏",方便工人会认得容易记住。
邓忠夏在实践中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即建立工人学校来开明觉悟,向工人灌输革命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会,组织工人,领导工人的斗争。1921年5月1日,长新店1000多名职工召开五一国际劳动节代表大会,成立了长新店铁路职工协会。工会团结了一群工人,并成功地参与了几次小规模的经济斗争,这些斗争越来越有声望。为了方便工作,减少摩擦,1921年10月,长新店铁路工人改名为政治上比较轻的京中铁路长新店工人俱乐部,以俱乐部、工会的名义。1922年8月,邓忠夏在长新店组织了3000多名工人的罢工,发表了罢工宣言,提出了提高工资、八小时工作、参与工厂管理事务的要求,坚持两天的胜利,促进了北方铁路工人的罢工。此后,邓忠霞利用在长新店积累的经验,指导和帮助唐山、开封、北方等地的铁路工人组织,使北方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长新已成为中国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摇篮。"中国工人运动始于长绣铁路厂,"毛泽东说。
大力提倡组织工业工会。1922年5月,邓忠霞作为长新店工人俱乐部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劳工大会,并当选为中国劳工部长办公室主任。8月,由直属军阀吴培甫控制的北京政府宣布重新开庭,邓忠霞以劳动部的名义呼吁全国工人开展劳动立法运动,提出保护工人政治自由、改善劳动生活、参与劳动管理、对劳动者实施劳动补习教育的四项立法原则。 并起草了19条劳工立法大纲。虽然该大纲不太可能被国会通过,但它得到了全国各地工人的热情支持,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具体平台。
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邓忠夏担任秘书长、宣传部长,并留在广州工作。为了支持五一大屠杀后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邓忠夏参与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省港罢工。作为总法律顾问和罢工委员会党委书记,他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他协调各方妥善解决罢工工人的食宿问题。他还组建了一支由2000多人组成的队伍,20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亲自担任培训班长,对队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香港的罷工持續了一年零四個月,共舉行了250,000次罷工,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邓忠夏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实际参与者,而且对中国工人运动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善于从实践中吸取教训,对中国工人运动的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例如,他将马克思主义工会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理论。1922年5月,他写了《关于全国工会组织原则的决议》,强调中国应尽可能组织工业工会。在他看来,工会是由一个职业的工人组织的,罢工运动中每个行业的工人都是孤立的,容易失败。如果是工业组合,这个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当一个行业所有专业的工人团结在工会中时,斗争是激烈的。基于这一认识,他建议工会组织应以产业联合为原则。如果确实不能采用工业组合方法,那么使用职业组合可能是有用的。关于全国工会组织原则的决议在第一届全国劳工大会上获得通过,成为组织工会的指导性文件。
对工人运动的系统总结。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的总罢工被镇压,中国工人运动陷入低潮。邓忠夏写了《中国工人的处境和我们运动的政策》,及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强调中国的工人运动应该乐观,因为工人在这两年里得到了训练和训练, 知识和技能有所增加,并建议下一步应该是在海员,道路工人,矿工,码头工人,市政工人中更加努力地工作。1925年,邓忠夏写了《复兴劳动运动的几个重要问题——对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贡献》,强调建立全国工会联合会,提出工人阶级要有地方和民族的结合。"我们是团结的,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视野,我们认为我们只能团结一个工业机关的工人来开会,我们要扩大壮大,扩大到一个团结的地方,更要团结全国,扩大全世界的团结。他进一步提出了工农业联盟问题,因为农民占该国人口的80%,远远超过其他群体。
1928年,邓忠霞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莫斯科出席红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红工国际代表。在莫斯科期间,邓忠夏撰写了《白色恐怖下的中国工人运动》和《上海新兴的黄色工会》等文章,对中国工人运动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需要指出的是,邓忠夏自1929年以来所著的《中国工人运动简史(1919-1926)》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发展和经验,已成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文献。(王晓满)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