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作者:候塞雷的历史手札

翻开世界近代史,其实不难发现,当时没有任何国家对海洋的重视能够超越英国,也没有国家利用海洋能够超越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虽然通过海洋大富大贵,甚至一度排名世界强国前列,但是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争夺世界霸权,他们想要到达黄金、香料遍地的东方,通过获取大量的黄金、香料等奢侈品来满足贵族们的需求。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西班牙曾经通过海洋建立第一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国家,但是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海洋,以至于将霸主地位拱手让人,到现在还没缓过气,特别是西班牙,曾经的一流国家如今彻底堕入三流。

而岛国英国,通过其强大的海军舰队和英勇的海军陆战队,在大海上可谓是所向披靡,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穿着那一身华丽骚包的制服几乎征服了全世界。靠着无数从殖民地获取的各种资源,建立起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和繁荣的经济,英国迅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的世界霸主,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他的统治之下。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纳尔逊

这一切的一切,除了那些为之奋斗的先烈,更离不开一个男人:纳尔逊。

霍雷肖·纳尔逊是英国帆船时代最著名的海军将领,军事家。1758年9月29日,他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索埔村,也正是在这一年,英国政府批准建造胜利号战列舰。纳尔逊是家里八个孩子的第三个,他9岁时母亲去世,这个大家庭就由他父亲一肩担起。

12岁那年,他作为一名海军军校学生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并到了他舅父沙克林任舰长的舰上当实习生。他随舰一起远航,获得了很多船 驾驶和海上生活的经验。沙克林利用他的影响使纳尔逊来到carcass号上,随它参加了北极探险,使年仅14岁的纳尔逊获得了在冰海航行的经验。

沙克林升任皇家海军审计官后,他的影响更加速了纳尔逊在海军中的晋升,纳尔逊勤奋好学,他很快掌握了很多海上技能,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而又能干的年轻军官。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1778年,沙克林去世,次年,纳尔逊被任命为亨廷布鲁克号战舰的舰长。胡德海军上将又在纳尔逊的军事生涯上帮了他一把,他任命纳尔逊为alemarle号舰长并带年轻的威廉王子(后来的威廉四世国王)前往西印度群岛。

1789年,法国大革命把人们的焦点引向了欧洲大陆。纳尔逊一直同情在他家乡的农民的遭遇。随着战争威胁的升级,纳尔逊受命指挥阿伽门农号,后又调往chatham号。

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这使战争已不可避免。

1794年,纳尔逊正忙于执行封锁和围攻土伦的任务。在围攻科西嘉岛的calvi时,一发炮弹打在他面前,飞来的弹片和碎石打瞎了他的右眼。不久,hotham海军中将接替胡德任地中海舰队司令。阿伽门农号参加了与法军的战斗,纳尔逊俘获了caira号。但他并不满足hotham的命令,并请求采取进一步行动,但hotham却满足于现状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在地中海舰队划归杰维斯海军上将前,纳尔逊执行hotham的命令,封锁法国南部海岸。

杰维斯指挥很灵活,允许他的部下依据情况自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的部下更加主动。杰维斯是个纪律严明的人,他做事从不拖拉,对不称职的部下决不留情。他注意到了纳尔逊的热情,并利用自己的影响使纳尔逊提前晋升海军准将,这样纳尔逊就可以指挥一支独立的小规模分舰队。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1797年2月14日,英国地中海舰队(15艘主力舰)在大西洋圣文森特角同西班牙舰队(27艘主力舰)遭遇,展开一场激战(圣文森特角海战)。在这次战斗中纳尔逊果断采取行动,违抗杰维斯的命令,支身脱离队形冲向西班牙舰队,拦住其去路,并且率舰勇敢的逼近敌舰,两次率兵冲上敌舰与敌人展开肉搏。纳尔逊的行动为英国舰队取得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此战后,纳尔逊被晋升为海军少将,获得了勋爵封号。

1797年7月,在英国海军进攻西班牙属加那利群岛的战斗中,纳尔逊再度率舰与敌舰进行接舷战,他和部下们用刀剑与敌人展开了搏斗。第一天战斗中,多亏纳尔逊的副官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挡了两剑,才使他安然无恙。但他在第二天的战斗中被一发流弹击中了右肘,导致右臂被截肢。加那利群岛海战不但再次证明了纳尔逊的勇敢和顽强,还体现出部下对于他的无比忠心——他们甘愿为纳尔逊献出自己的生命。

1798年初,康复后的纳尔逊担任地中海分舰队司令。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其实纳尔逊只要不在海战里面遇到,似乎头脑不能算是很精明,1798年,拿破仑东征埃及,纳尔逊率舰截击,就吃了不少苦头。首先是他到达土伦的时候已经太晚,拿破仑的运输船已经跑得不知去向。这还可以算作天公作梗,可是他接下来的判断离了谱,法国一直宣传土伦的部队是登陆英国的左翼兵团,纳尔逊信以为真,全军转舵向西,扑向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咽喉–直布罗陀。

这时候拿破仑正破浪向南走呢。等到纳尔逊从几个美国商人那里知道拿破仑已经拿下马耳他,他才赶紧掉头往回赶,这时候拿破仑慢腾腾的船队已经赢得了一个月的时间。纳尔逊依然犹豫不决,又派舰到埃及侦查,结果侦查结果不力,他竟然异想天开的判断拿破仑的目标是土耳其,在他武装大游行的时候,拿破仑已经拿下了开罗。

好在拿破仑的陆军虽然节节胜利,但是纳尔逊还是找回了面子。泊于阿布基尔湾的法国舰队被他于8月1日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

在阿布基尔海战中,法军对他十分畏惧,因此躲进港湾,排成一字长蛇阵抛锚大战,结果纳尔逊发现法军首舰和海岸之间有一个不足百米的空隙,他当即派出一半兵力,钻进这个空隙,从反面夹击法军。

到1799年回国时,400艘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人员损失惨重,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

此役之后纳尔逊被封为尼罗河男爵。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1800年底,沙皇俄国、瑞典和丹麦组成武装中立同盟,共同对付英国。为瓦解它们,在1801年3月,帕克海军上将率53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驶入厄勒海峡。同年4月2日,纳 尔逊率一支分舰队向丹麦舰队发起进攻。战斗初期,由于丹麦舰队有组织的抵抗,英军受到重创,帕克命他战斗,但纳尔逊不予理睬,继续进攻,在英国战舰的猛烈打击下,丹麦舰队损失惨重,被迫投降。纳尔逊乘胜追击,将瑞典舰队和俄国舰队也赶跑。彻底摧毁了三国同盟。纳尔逊因功被受予子爵,并接替帕克,升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

1805年5月, 纳尔逊出任地中海舰队司令,以对付法西联合舰队。不过他又犯糊涂了。当时拿破仑要登陆英国,也是派出一个分舰队实施佯动,纳尔逊马上稀里糊涂的跟着横渡大西洋直奔美洲而去,要不是维尔纳夫在地中海正碰上一场暴风雨出不了港,等纳尔逊发现上当只怕英格兰银行已经换了主人,也就谈不上令他名垂青史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了。

1805年10月19日,法西联合舰队驶离西班牙加的斯港,企图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仑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这时,纳尔逊已等候在加的斯以西的特拉法加海域。10月21日拂煦,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特拉法加海战开始了。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特拉法加海战

参战的法西联合舰队有战舰33艘,英国舰队有战舰27艘。他指挥的地中海舰队,摒弃传统的战列线战术,采取分队穿插的机动战术(称为“纳尔逊战法”)。战斗在下午4时许结束,英国舰队获胜。

整个会战,英军死449人,伤1214人。法军死3373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死1022人,伤1383人。总计联合舰队被俘三四千人之间。伤、毙、俘加在一起,共有1.4万人。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有12艘被俘,7艘完全丧失战斗力,1艘正在起火燃烧,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当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一连就是四天,多数负伤船只都自动沉没,包括所有的英军战利品在内,只有4艘例外。而在整个会战中和风暴之中,英国都未损失一艘船。

特拉法尔加海战后,报捷的英国军官对海军大臣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我们打赢了特拉法尔加,但是我们失去了纳尔逊勋爵。”

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纳尔逊

纳尔逊之死

纳尔逊在长达35年的海军生涯中,长期漂泊在大洋上,身经大小战斗不下百余次。他作战英勇顽强,在军事上敢于破除旧教条,突破传统的战略战术原则,善于在战斗中发挥独创和主动精神,这也就是他所说的“纳尔逊风格”。也就是把海军当成独立兵种,只有歼灭敌舰,将其打沉或者俘虏,才算真正完成任务。

而英国海军在纳尔逊时代第一次达到了高峰。当时的英国海军大小船舰共900多艘,总吨位860990吨, 27800门大炮,共有151572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远远超出第二的法国海军和第三的西班牙海军的总和。传承着“纳尔逊精神”,英国人第一次站上了世界巅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