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过去是一个忙于殖民扩张的国家,在其漫长的战争史上自然出现过许多战功赫赫的将帅,而英国作为一个过去曾征服大海的国家,其皇家海军里也更是少不了接触的海军名将。而在这诸多的海军名将之中,最为著名的将领当属是霍雷肖·纳尔。这位在欧洲家喻户晓的海军名将,曾被尊称为“海军第一伟人”。而在他生平最为辉煌,亦是最后一场大战,特拉法尔加大海战中,他一举歼灭了被拿破仑寄予厚望的法西联合舰队,确保了英国的海上霸业。
纳尔逊在1758年出生于英格兰诺福克郡的伯纳姆村,其父亲是一位新教牧师,母亲则是位名官之家的小姐。纳尔逊9岁时母亲病故,所以幼时跟哥哥一起就读于邻乡学校。纳尔逊体质虽弱却性格刚勇,有一年寒假后返校时遇上暴风雪,迫于风雪的威胁只能半路勒马返回家中。但父亲激励他说:“哪怕再困难,只要你们有胆气,就一定能获得成功。”纳尔逊听罢颇受鼓舞,二话不说重新策马上路,按时到达学校。

12岁那年,纳尔逊得知舅舅莫里斯·索克令当上了海军舰长,便立志效仿舅父献身海军,并跑到自己舅舅的兵舰上当见习船员。但当时没有什么战事,战舰也只能停在港口里无所事事,于是纳尔逊为了增加自己的航海经验,先是跑到一艘远航西印度群岛的商船上当水手,后有随一支小型船队赴北极探险。一天,船队在北冰洋中受到一群海狮的凶猛攻击,一艘小艇眼看就要被撞翻,纳尔逊驾一条船赶来冲散了海狮搭救了同伴。这时候纳尔逊有随一艘兵舰远航印度,在那里他不幸身染重病,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此时已经是1776年,病重的纳尔逊见到同辈们大都飞黄腾达,而自己却是病痛缠身,这让他曾一度心灰意冷而打算投海自杀,万幸他的理智最终占了上风才没去寻短见,否则英国未来将失去一名海军名将。恰好也就是这一年,纳尔逊的舅舅成了海军部的主管官员,纳尔逊获悉此事后心情陡然振奋,其病情也快速消退,这让他能够重新投身自己心爱的海军
次年纳尔逊参加了英国皇家海军招选军官的考试,当时担任首席监考官的是他的舅舅,但他的舅舅没有说出自己是纳尔逊舅舅这件事,而是遵循军纪让纳尔逊严格参加了考试。这场考试里纳尔逊成绩优异,被正式任命为海军上尉,并担任一艘巡防舰的大副。在这段时间里纳尔逊凭借自己的能力而非关系获得了上司的认可,遂在1779年6月晋升为了海军上校,担任欣钦布鲁克号巡防舰的舰长,这时纳尔逊年仅21岁。
不久后,纳尔逊率军参加了远征洪都拉斯登陆战役,这期间纳尔逊两次险些丢了性命。第一次是他因疲惫而在树林里昏睡了过去,当地的土著围上去正准备杀死他,恰好有条毒蛇盘在他腿上蠕动,土著们误以为纳尔逊有神明庇佑而四散奔逃。可捡回了一条命的纳尔逊又在不久之后遇到了第二次险情,那时他在小溪里喝了几口河水,却不料染上了致命的热带病,回国疗养了三个月才痊愈。1784年,他当上了战舰的舰长。不久后率舰赴北美的魁北克一带护航缉私。
当时英国军人都把北美大陆当成发横财的乐园,利用缉私之利而大肆敛财的同僚鼓动纳尔逊也大捞一把,但纳尔逊尊重自己的名誉,未曾取一星半点的不义之财,这让他的同僚们开始排挤纳尔逊。好在舅舅生一位朋友把他引荐给威廉·亨利王子,纳尔逊对时局大事的 独到的见解博得了威廉·亨利王子的重视,而让他解除了被排挤的命运。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纳尔逊预料英法之间必定再战,便利用假期赴法国进行了游历考察。不久后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欧洲局势日益不稳,纳尔逊也被派往地中海指挥一艘巡防舰参战。
1793年2月1日,法国对英国宣战。而纳尔逊在攻夺法属科西嘉岛的巴斯蒂亚和卡尔维两座重要城市的登陆作战中立下战功,但也因负伤失去了右眼。谁知评功论赏时,纳尔逊不仅没能列上功劳榜,甚至连伤员名单上也未列入。对此,他并不计较,反而愈发坚定了用行动建立毕生功勋的决心。1795年底,新任的地中海舰队总司令杰维斯破格提拔纳尔逊任分遣舰队司令。次年冬季拿破仑在意大利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和科西嘉人民的坚决抵抗,使得英国舰队无法在地中海立足,不得不撤往直布罗陀,纳尔逊是这次大撤退的主要组织者,这次撤退的成功,使他在海军中开始有了名气。
而纳尔逊的扬名之战,则是在英吉利海峡的圣文森特角附近海域进行的。1797年2月13日,纳尔逊分舰队与杰维斯舰队主力会合时,发现了数量上居两倍优势的西班牙舰队。他一反常规战法,率领自己的旗舰直插对方舰队的两个纵队中间,将敌人一分为二,而后集中力量攻敌后尾。战斗中他亲自带领水兵连续跳上敌军两艘战舰,并在惨烈战斗中俘虏了两艘敌舰。此次战役英国皇家海军共俘敌舰4艘,重创10艘,创造了英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范例。捷报传来,纳尔逊一举成为了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同年7月,纳尔逊在特内里费岛登陆战中失去右臂,却豪言地说道说:“我还有两条腿和一只胳膊!”
次年8月,在搜寻出征埃及的拿破仑舰队中,他又在尼罗河口附近海湾'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15艘法舰仅有两艘逃跑,舰队上将司令也毙命于此,英国国王遂授予他男爵爵位。1800年7月,他在担任西西里国王的顾问两年之后回国,政府在港口和首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凯旋仪式。第二年,他以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的身份,巧妙地指挥了哥本哈根海战,获得了子爵勋章。
1803年,英法之间短命的亚眠和约破裂,拿破仑把法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土伦,准备入侵英伦三岛。英国首相皮特把退出现役的纳尔逊重新召回,委任为地中海舰队司令,命其率军对抗法国海军。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征战后,纳尔逊的身体早已染上一身重病,加之失去一目一臂,本难以经受海战生活了。但他却说:“法舰未灭,我不能倒下”。
双方经过两年多的海上逐鹿,于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角海域进行了决战。这场决战,法、西联合舰队拥有战舰33艘,英军则只有27艘战舰。10月21日清晨,纳尔逊命令自己的旗舰“胜利”号打出将会在日后闻名于世的旗语——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意为:英格兰期盼各人恪尽其责!而纳尔逊本人也早已写好了遗书,并身穿显眼的海军礼服,登上甲板亲自指挥这场战役。
英国皇家海军的全体参战官兵在纳尔逊鼓舞下斗志昂扬,尽管己方只有33艘战舰,而法西联合舰队有足足41艘战舰,但是英国皇家海军官兵在战斗中死战不退。纳尔逊也亲率旗舰“胜利”号在内的三艘战舰直插法西舰队的中央,重创了法西联合舰队旗舰“布森陶尔”号。其余英国军舰趁势一拥而上,彻底打乱了法西联合舰队的阵型,双方展开了残酷的跳帮战。
但就在这场乱战中,纳尔逊不幸中弹,命中左肩的子弹余势不减穿过肺部,重创了他肺动脉后连续伤害了他的脊柱,最后停在了脊椎处。虽然医生全力对纳尔逊进行施救,却也只能缓解纳尔逊的伤痛而已,纳尔逊自己也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在确认了战况已经明朗之后,纳尔逊以一种近乎坦然的心态面对了自己将死的事实,只是无法放心下自己的妻女。当日下午四点半,一代海军名将纳尔逊与世长辞,而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则归属于英国。
特拉尔法尔加一战,英国皇家海军一举毁俘敌舰22艘,另有13781名法西联合舰队官兵战死,西班牙主将费德里克·格拉维纳毙命,法军舰队司令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被俘。这一辉煌的胜利使拿破仑踏灭英国的计划彻底破产,只可惜纳尔逊作为这一胜利的缔造者未能亲眼见证自己从军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海战结束后,纳尔逊的遗体被带回英国葬入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而棺木的木材则是来自于他在尼罗河战役中击沉的法军旗舰“东方”。而纳尔逊生前的旗舰“胜利”号则被定为英国的历史文物,从此停泊在皇家海军的朴次茅斯海军基地,供人们凭吊、参观。时至今日,特拉法尔加广场那高大圆柱的顶端上,仍然耸立着纳尔逊的铜像,这是人们对这位海军名将不可磨灭的敬意。
参考资料:《世界近现代史》、《英国史》、《拿破仑战争中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