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皇帝石敬瑭

作者:言多有师

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正月十三日,是皇帝李从珂的生日。李从珂在宫中设宴庆祝。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饮酒正酣,姐姐晋国长公主敬酒后,打算告辞返回晋阳(太原市)。此时,李从珂已经酒醉,他说:“为什么不多留几日,这么着急回去,是打算和你老公谋反吗?

李从珂何出此言呢?

石敬瑭是李从珂的姐夫,此时担任河东节度使一职。

事情还要从两年前李从珂的篡权登基开始说起。

从前,李从珂和石敬瑭都是李嗣源手下大将,天生有力气,勇敢,好战,并且暗中互相竞争,心理谁也不喜欢谁。

公元934年四月,李从珂率军进入洛阳,闵帝李从厚出逃,四月五日,李从珂登上皇位,并派人绞杀李从厚,同时杀死孔皇后及其四子。

李从珂登基后,对石敬瑭非常忌惮。石敬瑭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京朝见,安葬完岳父后,不敢提出马上返回原职。当时石敬瑭刚生完病,身体不太好,面容憔悴,岳母曹太后和妻子魏国公主屡次在李从珂面前说情,李从珂看到石敬瑭瘦骨嶙峋,不认为他会惹什么麻烦,于是顺水推舟说:“石郎不但是亲密近亲,而且从小跟着我一起同甘共苦,而今我当了天子,不依靠石郎,还能依靠谁?”重新任命石敬瑭为河东(太原)节度使。

石敬瑭回到太原之后,就秘密安排保护自己的军事计划,石敬瑭的两个儿子石重殷、石重裔都在宫中当差,而曹太后又是石敬瑭之妻、晋国长公主(原魏国公主)的母亲。石敬瑭贿赂曹太后左右侍女,让她们暗中观察李从珂的动静。于是李从珂的一言一行,无论大小,石敬瑭都全部知道。石敬瑭经常在宾客面前承认自己身体衰弱,无法担任统帅职务,希望靠这点小动作,消除朝廷对他的猜忌。

公元936年年初,在李从珂的生日宴会上,李从珂欲敲山震虎,于是说出了上面的话。

石敬瑭听到这个消息,越发恐惧。接着,石敬瑭把他在洛阳以及散在各地的资产,全部运往晋阳,对外声称是为了补充军饷,但人人都知道他在为叛变做准备。

此时的李从珂也非常焦虑。有一天,在和近亲的是从官员一起谈话,他顺便说:“石敬瑭是我最亲密的人,没有什么可以猜疑的,可是谣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万一将来闹出什么不愉快,有什么办法化解呀?”大家都不敢说话。

此时,李崧和吕琦谋划出了一个策略,他们认为,石敬瑭如果图谋不轨,一定会联合契丹作为外援,如果我们把之前逃到中国的契丹述律太后的长子耶律突欲送还契丹,和契丹和解,再送些礼金,契丹一定会和我们结盟,这样的话,石敬瑭,就是想造反,也办不到了。

二人向李从珂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李从珂先是大喜,称赞二人忠心。

过了一段时间,李从珂把这项计划告诉枢密直学士薛文遇,薛文遇坚决反对。他认为:“陛下以天子的尊严,委屈自己,巴结献媚蛮族,难道一点都不觉得羞辱?而且,万一蛮族依照从前惯例,要娶公主,我们有什么办法拒绝?”

李从珂于是改变了主意。将李崧、吕琦二人一顿痛骂。说:“你们都通晓古今,应辅佐君王,建立万世和平,现在竟然想出这种可怕的主意。我只有一个女儿,口中仍有乳臭,你们却打算把她抛弃到沙漠,而且要把赡养国防军官兵的经费,送给蛮族,你们是什么居心,还有什么企图?”从此,疏远二人。

石敬瑭打算试探朝廷真正意图,多次呈递奏章,声称体弱多病,请求解除兵权,愿意掉到任务较轻松的其他地区镇守。李从珂打算接受他的请求,把石敬瑭调到天平(山东郓县),房暠、李崧、吕琦等极力劝阻,认为千万不要信以为真,李从珂犹豫很久,不能决定。

公元936年五月二日,夜晚,李从珂又和薛文遇商量河东的情况。薛文遇说:“谚语有句话:‘在马路上盖房子,三年都盖不成。’河东这件事,应该由您自己决定才行,左右官员都是为自己的身家打算,怎么肯尽心尽力!以我的观察,石敬瑭的叛变,已成定局,你调不调,他都会反,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不如把握时机,先杀手为强。”此话正合李从珂的心意。

李从珂于是立即写下手谕,交给翰林院,命他们草拟人事命令。

五月三日,人事任命命令发布,调石敬瑭任天平节度使。诏书颁布,满朝文武官员听到读出石敬瑭的名字时,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五月六日,李从珂催促石敬瑭前去郓州上任。

石敬瑭非常震惊和恐惧。他和将领商量说:“我再来河东时,圣上当面允许我,在我有生之年,绝不派人替代。而今忽然有这项命令,莫非和今年皇上生日宴上告诉公主的那些话有关?我绝不犯上作乱,朝廷却先行动,我怎么能束手就擒,在路上送死。我现在先上疏声称有病,来试探他的意思,如果能够包容,我就继续侍奉他,如果派人来胁迫我,我就改变主意。”

大将刘知远和掌书记桑维翰主张向北方的契丹低头称臣,歪曲求全,联合契丹,起兵反叛。石敬瑭表示同意。

五月十日,昭义节度使皇甫立上述奏报说石敬瑭叛变。

石敬瑭上疏指控:“李从珂是先帝的义子,不可以继承皇位,请传位给许王李从益。”

李从珂大怒,下诏剥夺石敬瑭的官职爵位。命大将张敬达率领大军,讨伐石敬瑭。

石敬瑭的弟弟石敬德在逃跑途中被逮捕,死在监狱之中。堂弟石敬威自杀。他的两个儿子石重殷、石重裔听到父亲起兵的消息,立刻弃官逃亡,躲到民间,后被抓获,斩首。藏匿他们的农家,也被灭全族。

在实力对比非常悬殊的情况下,石敬瑭派密使从小道前往契丹首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请求救援。命桑维翰撰写向契丹耶律德光称臣的奏章,强调自愿以儿子侍奉父亲的礼节,事奉耶律德光,并承诺成功后,把卢龙(北京)连同雁门关以北各州,割让给契丹。

奏章送到临潢,耶律德光非常高兴。他回信,约定等到中秋时节,草长马肥,当出动全国兵力南下支援。

在对外救援的同时,石敬瑭还听取部将刘知远的建议,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优势,派使节迁往各方劝说。

李从珂听说契丹承诺石敬瑭中秋出兵,不断督促张敬达对晋阳猛烈进攻,不能攻克。但晋阳的城里粮食和日常用品也逐渐减少。

九月,耶律德光率骑兵五万人,自扬武谷(山西原平县西北)南下,旌旗招展,遮天蔽日,连绵不断五十余里。

十五日抵达晋阳,在汾水北岸虎北口列阵,向后唐晋阳城围城部队发起进攻,后唐军大败,步兵阵亡将近一万人。

九月十六日,石敬瑭率军与契丹军会师向后唐军队发起猛烈进攻。联合包围晋安寨(太原西南晋祠南),在晋安寨扎营,东西长达一百余里,纵深约五十里,密布系有铃铛的绳索,有军犬四处巡逻,连半步都不能越过。

张敬达此时的部队尚有五万人,战马一万匹,但四顾茫然,无路可逃。很快被合拢包围。

九月十八日,张敬达派使节向朝廷报告战败噩耗,从此以后就和政府失去了音讯。

十一月,耶律德光发布文告,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当天登基称帝。

石敬瑭答应割让幽(北京市)、蓟(天津蓟县)、灜(河北河间)、莫(河北任丘莫州镇)、涿(河北涿州)、檀(北京密云)、顺(顺义)、新(河北涿鹿)、沩(河北怀来)、儒(北京延庆)、武(河北宣化)、云(山西大同)、应(山西应县)、寰(山西朔州市东)、蔚(河北蔚县)、朔(山西朔州市)等十六州给契丹,并承诺每年向契丹进贡绸缎三十万匹。

十四日,石敬瑭下诏朝廷的所有措施,都遵照后唐李嗣源在位时的法令规章。封晋国长公主李氏为皇后。

后唐军队从九月被围,将近四个月,援军始终未到。最终内部发生讧变,部将杨光远杀死张敬达,向契丹投降。

石敬瑭大军不断向洛阳推进。

当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李从珂看到大势已去,和曹太后、刘皇后、皇子雍王李重美,以及宋审虔等,携带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时年五十一岁。

后唐从公元923年,到936年,历时十四年,至此正式灭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