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作者:树人谈史

历史上的折狱高手有很多,例如唐朝的狄仁杰,宋朝的宋慈等,他们都以断案如神而著称。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狄仁杰、宋慈那样明察秋毫,所以古代也往往会出现一些糊涂官断糊涂案这样的荒唐事。在《旧五代史·晋书·高祖本纪》中,就记载了一件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断的糊涂案。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石敬瑭治理河东时,喜欢事事亲力亲为,以显示自己勤政爱民。有一天,一位农妇前来报案,说自己家门口晾晒的粟谷被路过的军马吃了许多,要求官府进行赔偿。这原本只是一桩小纠纷,可石敬瑭却表现的对此事非常重视,执意要亲自审问。

石敬瑭先命人将养马的军士叫来,问他是否疏于看管,导致军马吃了农妇家的粟谷。军士却大呼冤枉,称自己每日兢兢业业为朝廷养马,从来不敢有半点懈怠,更不可能纵容军马践踏农家粟谷。

农妇一口咬定是军士的马吃了自家的粟谷,可是她却无法提供证据,也没有证人能帮她佐证。至于养马的军士,他自然是坚决不承认了,一直声称自己冤枉。两人争执不下,差点在公堂上打了起来。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按照古代断案的规则,如果农妇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军马吃了她家的粟谷,那此案到此也就结束了,养马的军士也不必赔偿农妇的粟谷损失。或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由朝廷出资象征性地赔偿一点银两给农妇,这样也能为石敬瑭在民间争取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可石敬瑭偏偏是一根筋,他眼看农妇和军士争执不下,而农妇又拿不出证据,于是就提出了一个“笨办法”:把偷吃粟谷的军马给杀了,看肚子里到底有没有粟谷。

军马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资源,如果因为一点小小的粟谷损失,就要杀掉军马取证,这下事情就闹得有点大了。在场的人都议论纷纷,农妇也被吓到了,赶忙说自己不告了,粟谷的损失也不要了。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养马的军士听了石敬瑭的话,更是吓得面如土色,说自己可以主动赔偿农妇损失。因为这些军马都是朝廷所有,如果在他手上死了一匹的话,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全家老小可能都要受到朝廷重罚。

因为军马在古代实在太贵重了,所以石敬瑭要杀马取证的话把农妇和养马军士都吓了一条,两人都选择了退让一步。如果案件到此结束,那也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毕竟军马太过珍贵,如果因为一点粟谷就杀掉珍贵的军马,还要连累养马的军士,那实在是得不偿失了。

既然农妇和养马军士都选择了退让,石敬瑭顺其自然也能成就一番美谈。可他却偏偏不这样做,坚决要把军马杀掉,而且还说,如果马肚子里有粟谷,就杀掉养马军士,如果没有粟谷,就砍掉农妇脑袋。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那个前来告状的农妇和养马的军士听了这番话,直接双双被吓的晕了过去,因为按照石敬瑭的做法,无论马肚子里有没有粟谷,这两人都要受到牵连。而且军士养的马有许多匹,也不知究竟是哪匹马吃了粟谷,除非把所有马都杀了才能查个水落石出,可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石敬瑭下了杀马取证的命令后,很快就有随从去办这件事,结果在杀掉的马肚子里并没有发现粟谷。此时农妇早已被吓晕,石敬瑭看着晕倒在地的农妇大笑一声,吩咐随从将其拉下去斩了。而养马的军士因为损失了军马,也受到了朝廷的严惩。

石敬瑭此案断的是糊涂至极,最终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军马吃了农妇的粟谷,因为他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军马都杀掉。但是此案过后,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河东地区再也没有人敢去官府告状,因为没有人想成为下一个农妇和养马军士。也许这个结果就是石敬瑭想要看到的,如此一来他就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处理此类事件,只是采用这样方式未免太残酷了一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