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皇帝石敬瑭

作者:言多有師

後唐末帝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正月十三日,是皇帝李從珂的生日。李從珂在宮中設宴慶祝。親朋好友都來祝賀。飲酒正酣,姐姐晉國長公主敬酒後,打算告辭傳回晉陽(太原市)。此時,李從珂已經酒醉,他說:“為什麼不多留幾日,這麼着急回去,是打算和你老公謀反嗎?

李從珂何出此言呢?

石敬瑭是李從珂的姐夫,此時擔任河東節度使一職。

事情還要從兩年前李從珂的篡權登基開始說起。

從前,李從珂和石敬瑭都是李嗣源手下大将,天生有力氣,勇敢,好戰,并且暗中互相競争,心理誰也不喜歡誰。

公元934年四月,李從珂率軍進入洛陽,闵帝李從厚出逃,四月五日,李從珂登上皇位,并派人絞殺李從厚,同時殺死孔皇後及其四子。

李從珂登基後,對石敬瑭非常忌憚。石敬瑭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進京朝見,安葬完嶽父後,不敢提出馬上傳回原職。當時石敬瑭剛生完病,身體不太好,面容憔悴,嶽母曹太後和妻子魏國公主屢次在李從珂面前說情,李從珂看到石敬瑭瘦骨嶙峋,不認為他會惹什麼麻煩,于是順水推舟說:“石郎不但是親密近親,而且從小跟着我一起同甘共苦,而今我當了天子,不依靠石郎,還能依靠誰?”重新任命石敬瑭為河東(太原)節度使。

石敬瑭回到太原之後,就秘密安排保護自己的軍事計劃,石敬瑭的兩個兒子石重殷、石重裔都在宮中當差,而曹太後又是石敬瑭之妻、晉國長公主(原魏國公主)的母親。石敬瑭賄賂曹太後左右侍女,讓她們暗中觀察李從珂的動靜。于是李從珂的一言一行,無論大小,石敬瑭都全部知道。石敬瑭經常在賓客面前承認自己身體衰弱,無法擔任統帥職務,希望靠這點小動作,消除朝廷對他的猜忌。

公元936年年初,在李從珂的生日宴會上,李從珂欲敲山震虎,于是說出了上面的話。

石敬瑭聽到這個消息,越發恐懼。接着,石敬瑭把他在洛陽以及散在各地的資産,全部運往晉陽,對外聲稱是為了補充軍饷,但人人都知道他在為叛變做準備。

此時的李從珂也非常焦慮。有一天,在和近親的是從官員一起談話,他順便說:“石敬瑭是我最親密的人,沒有什麼可以猜疑的,可是謠言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萬一将來鬧出什麼不愉快,有什麼辦法化解呀?”大家都不敢說話。

此時,李崧和呂琦謀劃出了一個政策,他們認為,石敬瑭如果圖謀不軌,一定會聯合契丹作為外援,如果我們把之前逃到中國的契丹述律太後的長子耶律突欲送還契丹,和契丹和解,再送些禮金,契丹一定會和我們結盟,這樣的話,石敬瑭,就是想造反,也辦不到了。

二人向李從珂說出了自己的計劃,李從珂先是大喜,稱贊二人忠心。

過了一段時間,李從珂把這項計劃告訴樞密直學士薛文遇,薛文遇堅決反對。他認為:“陛下以天子的尊嚴,委屈自己,巴結獻媚蠻族,難道一點都不覺得羞辱?而且,萬一蠻族依照從前慣例,要娶公主,我們有什麼辦法拒絕?”

李從珂于是改變了主意。将李崧、呂琦二人一頓痛罵。說:“你們都通曉古今,應輔佐君王,建立萬世和平,現在竟然想出這種可怕的主意。我隻有一個女兒,口中仍有乳臭,你們卻打算把她抛棄到沙漠,而且要把贍養國防軍官兵的經費,送給蠻族,你們是什麼居心,還有什麼企圖?”從此,疏遠二人。

石敬瑭打算試探朝廷真正意圖,多次呈遞奏章,聲稱體弱多病,請求解除兵權,願意掉到任務較輕松的其他地區鎮守。李從珂打算接受他的請求,把石敬瑭調到天平(山東郓縣),房暠、李崧、呂琦等極力勸阻,認為千萬不要信以為真,李從珂猶豫很久,不能決定。

公元936年五月二日,夜晚,李從珂又和薛文遇商量河東的情況。薛文遇說:“諺語有句話:‘在馬路上蓋房子,三年都蓋不成。’河東這件事,應該由您自己決定才行,左右官員都是為自己的身家打算,怎麼肯盡心盡力!以我的觀察,石敬瑭的叛變,已成定局,你調不調,他都會反,隻是時間早晚而已,不如把握時機,先殺手為強。”此話正合李從珂的心意。

李從珂于是立即寫下手谕,交給翰林院,命他們草拟人事指令。

五月三日,人事任命指令釋出,調石敬瑭任天平節度使。诏書頒布,滿朝文武官員聽到讀出石敬瑭的名字時,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五月六日,李從珂催促石敬瑭前去郓州上任。

石敬瑭非常震驚和恐懼。他和将領商量說:“我再來河東時,聖上當面允許我,在我有生之年,絕不派人替代。而今忽然有這項指令,莫非和今年皇上生日宴上告訴公主的那些話有關?我絕不犯上作亂,朝廷卻先行動,我怎麼能束手就擒,在路上送死。我現在先上疏聲稱有病,來試探他的意思,如果能夠包容,我就繼續侍奉他,如果派人來脅迫我,我就改變主意。”

大将劉知遠和掌書記桑維翰主張向北方的契丹低頭稱臣,歪曲求全,聯合契丹,起兵反叛。石敬瑭表示同意。

五月十日,昭義節度使皇甫立上述奏報說石敬瑭叛變。

石敬瑭上疏指控:“李從珂是先帝的義子,不可以繼承皇位,請傳位給許王李從益。”

李從珂大怒,下诏剝奪石敬瑭的官職爵位。命大将張敬達率領大軍,讨伐石敬瑭。

石敬瑭的弟弟石敬德在逃跑途中被逮捕,死在監獄之中。堂弟石敬威自殺。他的兩個兒子石重殷、石重裔聽到父親起兵的消息,立刻棄官逃亡,躲到民間,後被抓獲,斬首。藏匿他們的農家,也被滅全族。

在實力對比非常懸殊的情況下,石敬瑭派密使從小道前往契丹首都臨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請求救援。命桑維翰撰寫向契丹耶律德光稱臣的奏章,強調自願以兒子侍奉父親的禮節,事奉耶律德光,并承諾成功後,把盧龍(北京)連同雁門關以北各州,割讓給契丹。

奏章送到臨潢,耶律德光非常高興。他回信,約定等到中秋時節,草長馬肥,當出動全國兵力南下支援。

在對外救援的同時,石敬瑭還聽取部将劉知遠的建議,充分發揮自己的人脈優勢,派使節遷往各方勸說。

李從珂聽說契丹承諾石敬瑭中秋出兵,不斷督促張敬達對晉陽猛烈進攻,不能攻克。但晉陽的城裡糧食和日常用品也逐漸減少。

九月,耶律德光率騎兵五萬人,自揚武谷(山西原平縣西北)南下,旌旗招展,遮天蔽日,連綿不斷五十餘裡。

十五日抵達晉陽,在汾水北岸虎北口列陣,向後唐晉陽城圍城部隊發起進攻,後唐軍大敗,步兵陣亡将近一萬人。

九月十六日,石敬瑭率軍與契丹軍會師向後唐軍隊發起猛烈進攻。聯合包圍晉安寨(太原西南晉祠南),在晉安寨紮營,東西長達一百餘裡,縱深約五十裡,密布系有鈴铛的繩索,有軍犬四處巡邏,連半步都不能越過。

張敬達此時的部隊尚有五萬人,戰馬一萬匹,但四顧茫然,無路可逃。很快被合攏包圍。

九月十八日,張敬達派使節向朝廷報告戰敗噩耗,從此以後就和政府失去了音訊。

十一月,耶律德光釋出文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當天登基稱帝。

石敬瑭答應割讓幽(北京市)、薊(天津薊縣)、灜(河北河間)、莫(河北任丘莫州鎮)、涿(河北涿州)、檀(北京密雲)、順(順義)、新(河北涿鹿)、沩(河北懷來)、儒(北京延慶)、武(河北宣化)、雲(山西大同)、應(山西應縣)、寰(山西朔州市東)、蔚(河北蔚縣)、朔(山西朔州市)等十六州給契丹,并承諾每年向契丹進貢綢緞三十萬匹。

十四日,石敬瑭下诏朝廷的所有措施,都遵照後唐李嗣源在位時的法令規章。封晉國長公主李氏為皇後。

後唐軍隊從九月被圍,将近四個月,援軍始終未到。最終内部發生讧變,部将楊光遠殺死張敬達,向契丹投降。

石敬瑭大軍不斷向洛陽推進。

當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從珂看到大勢已去,和曹太後、劉皇後、皇子雍王李重美,以及宋審虔等,攜帶傳國玉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時年五十一歲。

後唐從公元923年,到936年,曆時十四年,至此正式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