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47年,辽太宗被伙夫做成“腊肉”,述律太后:“好主意,重赏”

历史往往比影视剧更加精彩,毕竟剧本的创作还有一定的逻辑可言,但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不会遵守逻辑的。耶律德光为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虽为次子,但是耶律德光深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而耶律德光也并没有让他老爹失望,年仅20岁时,便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随父亲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辽太祖死后,耶律德光凭借着自己的赫赫战功同时在述律太后的支持下成功即位。

947年,辽太宗被伙夫做成“腊肉”,述律太后:“好主意,重赏”

在耶律德光的统治之下辽国兵强马壮,耶律德光不再满足于现状,于是他便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地区,想要成就宏图霸业。此时中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看中了耶律德光的实力和野心,主动与耶律德光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借助耶律德光的力量帮助自己建立国家,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石敬瑭和耶律德光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石敬瑭愿意将烟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同时为表忠心,石敬瑭主动认耶律德光为干爹,有趣的此时耶律德光仅仅38岁,而石敬瑭却已经47岁,两人相差将近10岁,爹比儿子还要大10岁。耶律德光一看,这感情好啊,既能得到这么多的城池还多了一个儿子,虽然这个儿子比自己还要大十岁。

947年,辽太宗被伙夫做成“腊肉”,述律太后:“好主意,重赏”

但能够认比自己小十岁的人为干爹,这样的人必然不会是普通人。毕竟认干爹只是一个虚名,而且当时石敬瑭愿意割让的燕云十六州,早在安史之乱后就已经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石敬瑭根本无法控制,给你是给你了,能不能控制就是自己的事了。可以说石敬瑭在几乎没有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代价之后,就成功得到了耶律德光的支持,耶律德光对自己这个干儿子也履行了承诺,很快就带领5万骑兵灭掉了后唐,帮助石敬瑭建立起后晋。

而石敬瑭也自然而然的将本就控制不了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耶律德光,果然燕云十六州压根就不听石敬瑭的,耶律德光一看这好办,打,就行了,骑兵走起,随后成功控制燕云十六州,虽然有点小意外但是毕竟两方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石敬瑭建立国家当皇帝,耶律德光有了燕云十六州。

947年,辽太宗被伙夫做成“腊肉”,述律太后:“好主意,重赏”

石敬瑭在耶律德光的支持下当了皇帝,耶律德光自然自然也不会太过为难自己的这个干儿子,在耶律德光实行的"因俗而治"也就是汉人治汉的统治方式之下,也算一片祥和,此时辽国和后晋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但是随着石敬瑭的病逝他儿子石重贵的即位,这种平衡被打破了。石重贵想要突破辽国的限制,于是就对这个干爷爷说到,"称孙不称臣",这个关系是当时自己的父亲所认,所以承认这个关系,但是让称臣这个做不到。耶律德光一看自己这个"干孙子"明显不如自己的那个干儿子听话,不过也好办,打就行了,打到听话为止。但让耶律德光的郁闷的是在随后的几次交锋中,耶律德光竟然不敌石重贵,全部败下阵来。

947年,辽太宗被伙夫做成“腊肉”,述律太后:“好主意,重赏”

石重贵一看,自己的这个干爷爷这不也不咋滴嘛,于是野心大涨,不仅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更是号称要荡平塞北,于是石重贵任命自己的亲舅舅为主帅,率领10万精兵讨伐辽国。但是石重贵的这位亲舅舅却临阵倒戈,倾尽全国的10万精锐全部成为了辽国的俘虏,后晋灭亡。

随后耶律德光直冲中原地区,放纵士兵烧杀轻掠,此举引起了中原老百姓的不满,于是各地纷纷起义,同耶律德光打起了游击战,就这样辽国军队一路打一路走,一路上的风餐露宿再加上对中原地区的水土不服,耶律德光不得不撤兵回辽,但在回去的途中便病逝了。

947年,辽太宗被伙夫做成“腊肉”,述律太后:“好主意,重赏”

耶律德光的母亲述律太后下了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此时路途遥远,再加上天气炎热,想要把耶律德光的遗体运回去又岂是说说那么简单。但太后下了死命令,这带不回去恐怕脑袋都被搬家,就在众人急得抓耳挠腮之际,一位伙夫说到,实在没办法只能将先皇做成"羓"。"羓"是辽国储存肉食的一种方式,用盐香料等把肉进行腌制风干,以达到长期储存的目的,其实就是类似于咱们说的腊肉。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就这样随行的御厨将辽太宗作为了羓,后来还有了一个专属名词"帝羓"就是特指辽太宗耶律德光。据说这个伙夫最后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因为将耶律德光的遗体成功运回来而得到了赏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