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仁德皇帝朱高炽,他为明朝皇帝设立了新的标杆

仁德皇帝朱高炽,他为明朝皇帝设立了新的标杆

朱高炽画像

朱高炽是明王朝第四任皇帝,前三朝在他的人生经历中都留下了刻骨的记忆。他见识了爷爷朱元璋的严酷和执念,作为藩王世子,他领略了堂哥朱允炆居高临下般的狂傲,作为太子,在父亲朱棣严格教训下战战巍巍监国近二十年。他一生留下了仁德、善良、忠诚、厚爱的好名声,只可惜天生与皇位无缘,坐上去不足一年,就匆匆离别人世,时人哀叹,后人惋惜。

朱高炽做世子、被立太子以至于坐上皇位都是环境的作用,似乎与他自己努力的关系不大。父亲还是藩王的时候,是爷爷的意见使他被立为燕王世子;父亲成了皇帝,是朝中权臣解缙以及大部分文官拥立他成为太子,不争,是朱高炽信守的人生武器。

朱高炽十分信服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尊崇仁爱思想、坚守儒家大义、处世宽厚待人是他做人做事的基本立场。他做太子绝不是摆设,六次监国长达二十年,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锻炼了他的行政能力。他制定的政策比较平和,办事节俭,尽量不增加财政负担,就连他死后也不扰民,丧事真正从简,他的陵墓献陵应该是明十三陵中最简陋的一处,至今也没有对外开放,因为陵墓规划和建设没有多少参观内容和过分的铺张。

在家庭内部,他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触动父亲的权威。在父亲专权高压之下,他仍没有与两兄弟搞情感和权力对立,他的宽厚和温和避免了家庭内部分裂,为儿子朱瞻基将来登基打下群众基础,也使朝廷避免了动荡、战争和流血。

他比较尊敬和爱护身边大臣,经常鼓励他们进谏。遇事爱商量,从不随意廷杖大臣,君臣关系十分融洽。

他是一个谦谦君子,懂得约束自己,既不争功,也不争宠。他胸中有大义、眼里有社稷天下,他没有过分扩张自我。

仁德皇帝朱高炽,他为明朝皇帝设立了新的标杆

他真正理解和吸收了传统文化之中庸要义,不在一个立场和观点上看问题,从而为他人生的拓展赢得了良好的人脉关系。他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爷爷朱元璋要皇子皇孙们检阅军队,他提出在早饭后举行,避免士兵饿着肚子在寒风中等待。这是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在一个专制统治的时代,是确立亲民思想的重要基础。

朱高炽具有一定的超时代思维。他在长达二十年监国的政治生涯中,选拔任命官员始终坚持重才德和个人品行,超越了当时普遍重战功、重实绩的选人模式。他即位后立即停止了北征蒙古的战争,停止了郑和下西洋庞大而又挥霍无度的讲排场活动,暂停了南征活动,平反恢复了大批因政见不同而受到处罚的官员,就连靖难之役受牵连的前朝官员也恢复了名誉和地位。

对传统思维的怀疑和改良,就是超时代精神的体现。

明末一直到清朝,中国在退步,使古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就在于统治阶层没有确立清晰的国家发展方向,外力之所以能够侵入,是由于内部不够强大。

更为可贵的是,朱高炽觊觎最高权力的欲望并不十分强烈,与叱咤风云的帝王相比,他可能更想做一个渴望祥和、平安的圣人。面对兄弟们的凶猛争夺,他从不正面抗拒,总是以宽宏仁爱之心化解。在他的世界里,做皇帝、追求上位肯定不是唯一追求,离开皇位他还能生活得很好,他有平和的人生境界,他为明朝皇帝设立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帝王标杆。

仁德皇帝朱高炽,他为明朝皇帝设立了新的标杆

影视剧中的朱高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