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在封建王朝中,因争夺皇位使兄弟反目成仇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很少有人会顾及兄弟情谊。因此,一旦踏上了竞争皇权这条路,胜利者就会毫不留情地对失败者痛下杀手。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明成祖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就是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神人”。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后,曾将自己的皇子皇孙们叫到京城来读书学习。朱元璋出身草莽,历经千辛万苦才平定了天下。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对教育一事非常重视。此外,他非常尊重有学问的人,并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学有所成。

因此,在他的勉励下,来到京城的朱氏子孙大多都一心向学,想要在朱元璋的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燕王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如坐针毡。他越看书感觉越烦躁,索性就合上书本,和周围的人嬉笑打闹起来。朱元璋看到这个孙子如此顽劣,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在朱元璋看来,四儿子朱棣所生的几个儿子中,朱高煦是最不成器的。而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炽性情宽厚,勤奋向学,比朱高煦好太多了。此外,朱高煦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他丝毫不介意爷爷朱元璋的态度,依旧对学习毫无兴趣。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长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即位建文帝。按照朝廷规定,燕王朱棣和朱高煦等人都要入京拜见新皇帝。朱高煦来到京城后,还和父亲一起去舅舅徐辉祖的家中坐了坐。言谈之间,朱高煦举止放荡,开口闭口就没有说过一件正事。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虽然,徐辉祖越听越生气,但不好在朱棣面前当面指责外甥。后来,趁四下无人,他苦口婆心地劝说朱高煦,想让外甥懂点事。

但不料,朱高煦不仅没有领舅舅的情,反而将舅舅家的一匹好马偷走了。之后,徐辉祖哭笑不得,只好自认倒霉。偷得舅舅的马后,朱高煦决定骑着这匹马回去。一路上他耀武扬威,仗着自己皇族的身份,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老百姓挡住了他,他就直接从他们身体上踏过去;官员们要对他进行检查,他就直接动手打人。

到了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的时候,他甚至当众杀掉了一个驿站的官员。之后,衙门里的人想要抓捕他,但朱高煦满不在乎地亮出自己的身份。所以,当地官员无奈,只得先将此事上报朝廷再说。虽然,朱高煦的恶名越传越广,但在朱棣的袒护下,他仍然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对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十分不满,便果断起兵反抗。当时,明王朝的都城在南京,朱棣的封地在北京。朱棣领兵出征后,担心北京城会被偷袭,便想让一个儿子留守。而稳重的朱高炽,自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朱高煦跟着父亲上战场,朱高炽则镇守北京。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朱棣虽然带着朱高煦一同作战,但根本没想着让他帮什么忙。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在东昌(今山东省聊城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建文帝的军队将他团团包围,任凭他拼死冲杀,可始终无法突围出去。正当朱棣一筹莫展之时,朱高煦率领的援军及时赶到了。虽然,这次的战局仍然以朱棣的失败而告终,但朱棣总算没有了生命危险。

自此,朱棣便对朱高煦另眼相看。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再次与建文帝的军队展开激战。由于战斗持续太久,朱棣感到很是疲累。这时,朱高煦率领援军再次赶到,令朱棣喜出望外。看着一脸英气的儿子,朱棣信心满满地说道:“为父已经没有力气了,儿子你可一定要杀退敌军啊!”

说完之后,朱棣爱怜地摸了摸儿子那健壮的脊梁。可能是从未和父亲如此亲近过,朱高煦感到很不适应。他正想出言安慰父亲几句,但还没等他说话,朱棣就再次柔声说:“你哥哥朱高炽身体不好,你可要加油啊。”

听到此话后,朱高煦的脑中一片空白。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在朱高煦看来,爷爷和父亲都很喜欢大哥,虽然大哥身体不好,且肥胖,但若父亲当了皇帝之后,太子之位肯定非大哥莫属。自己虽然也想当皇帝,可希望实在是太渺茫。

不过,如今父亲既然如此暗示,那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一番。

这场战斗中,朱高煦身先士卒,用尽全力与建文帝的军队进行拼杀。过了几个时辰后,朱棣的军队仍未占据优势,且朱高煦渐渐感到了疲惫。可是,一想起父亲的话,他就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敌军被朱高煦的凶悍吓破了胆,慌忙逃到了高资港。看着仓促撤军的敌方部队,朱棣欣慰地点了点头。

朱棣登基称帝后,曾经与大臣们多次议论太子人选。有很多大臣看出了朱棣对朱高煦的偏爱,便纷纷上书,请求立朱高煦为太子。朱棣虽然心中很高兴,但仔细想想,长子朱高炽并没有什么过错,还是下不了决心。后来,有大臣上书,说朱高炽为人处世非常敦厚,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他。而朱高煦则勇武有余,沉稳不足,经常犯错。

朱棣反复权衡了一番,最终,在永乐二年(1404年)下达了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圣旨。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朱高煦一直眼巴巴地望着太子之位,不料旨意下来之后,自己只被封为了汉王,且封地还在偏远的云南。他越想越生气,愤愤不平地说:“我到底犯了什么罪,竟然被驱逐到了这么荒凉的地方。”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朱高煦迟迟不肯前往封地。

见到父亲朱棣的时候,他理直气壮地要求返回南京。明成祖朱棣苦笑了几声,便同意了他的要求。成祖对朱高煦的迁就,本意是为了让他好好平复一下心态。可是,朱高煦不仅没有收敛,反而以为父亲是真的偏爱自己。之后,他经常自称唐太宗,不断地在成祖面前说哥哥朱高炽的坏话。

成祖知道二儿子还是心中不痛快,便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将朱高煦改封到了青州(今山东省中部)。这样的话,既可避免朱高煦夺位,又可以经常去见他,可谓是一举两得。但可惜的是,痴迷皇位的朱高煦丝毫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

接到青州的就藩令后,他故技重施,一拖再拖,始终不肯前去青州。成祖见他如此不像话,便再次下达圣旨催促他。但不料,朱高煦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是将父亲的话抛在了脑后。成祖有些愤怒,便派人去打探朱高煦那里的情况。

不久后,成祖得知朱高煦不仅擅自使用皇帝才能用的物品,还私自训练兵士。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明成祖朱棣就是靠着私人武装起家的,不会看不出朱高煦的目的。待手下禀报完后,朱棣立刻将朱高煦唤来,当众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为了惩罚这个逆子,朱棣先将朱高煦的衣服扒下,然后将他囚禁起来,准备废掉他的王位,让他当一个平民,彻底断绝他的夺位之心。

这时,忠厚的朱高炽主动替弟弟说情,想要保全弟弟的王位。情到深处,朱高炽甚至哭了出来。朱棣长叹了几声,才收回了成名,改让朱高煦赴乐安州(今山东省惠民县)就藩。这次,朱高煦再不敢拖延。他老老实实地赶往乐安州,安生了好几个月。

看到朱高煦的行为有所改观,朱棣放心了许多。但他还是低估了朱高煦的野心,朱高煦在乐安州安顿好后,便开始在暗地里招兵买马。不过,由于保密方面做的不好,还没等他组建好军队,朱高炽就得知了这一消息。于是,为了使弟弟浪子回头,朱高炽多次写信规劝,想让弟弟回到正路上来。

但朱高煦只是在表面上答应,内心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皇帝梦。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朱棣驾崩,朱高炽登基称帝,即为明仁宗。

仁宗即位后,对弟弟朱高煦很是关照。他不仅将朱高煦的几个儿子封王,还赏赐给朱高煦很多金银财宝。在仁宗看来,朱高煦办事颠三倒四,根本没有谋反的能力。既然这样,自己还不如大度一点,毕竟是自己的弟弟。

但是,朱高煦死心不改,还想要用杀死太子朱瞻基的方式来夺取皇位。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仅仅一年的仁宗突然驾崩。听到哥哥的死讯后,朱高煦喜出望外,赶忙安排手下暗杀太子朱瞻基。不过,由于朱高煦的部署能力实在是太差了,朱瞻基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朱瞻基登基称帝,即位明宣宗。

宣宗对叔叔朱高煦的野心心知肚明,他学着父亲的样子,给予朱高煦很高的封赏,想要以此来安抚这位搞笑的叔叔。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宣德元年(1526年),朱高煦突然宣布谋反,并派人拉拢英国公张辅,想要让张辅为自己冲锋陷阵。张辅是宣宗坚定的支持者,他听说朱高煦想拉着自己一起谋反,刚开始还以为是听错了。反复命人确认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此事报告给了明宣宗。

但是,还没等宣宗选好将领,张辅就自信满满地请命道:“陛下,对付朱高煦这种水平的人,给臣两万人就可以了。”宣宗听了之后并没有同意,在他看来,张辅一出兵,叔叔朱高煦肯定会被打的屁滚尿流,说不好还会死在战场上。

所以,为了保全叔叔的性命,宣宗决定御驾亲征,给叔叔一个机会。其实,朱高煦起兵反叛只是一时兴起,根本没有做好部署。听到宣宗御驾亲征的消息后,叛军乱作一团。所以,宣宗还未来到阵前,朱高煦的很多手下就暗中和宣宗联系,表示可以将朱高煦抓起来献给朝廷。

宣宗强忍住笑意,并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而是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想要给叔叔一个台阶下。信中的大意是:朱高煦之所以谋反,完全都是由于手下的挑唆,本意并非如此。只要朱高煦能够交出挑唆之人,自己就可以宽恕他,让他继续享受王爷的待遇。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但令人无语的是,到了现在,朱高煦仍然感觉自己可以打赢这场仗。他将仁宗的信扔在一边,然后派人给宣宗下战书,想要在次日清晨开战。好笑的是,还没等到明天,朱高煦的部下就想将他绑起来献给宣宗。朱高煦傻了眼,他一边派人向宣宗求降,一边打算逃跑。但是,朱高煦的部下早就将他的退路封死了。次日,朱高煦垂头丧气地来到宣宗面前,表示愿意投降。

宣宗得胜而归后,大臣纷纷上书,建议把朱高煦按谋反罪处置。可宣宗只是将叔叔朱高煦贬为了平民,关在京城中,并没有夺去叔叔的性命。一天,宣宗突然想起了这位叔叔,感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便想去看望一下叔叔。此外,为了让叔叔的生活好过一些,宣宗还带了不少礼品。但是,冥顽不灵的朱高煦贼心不死,他趁宣宗不备,竟然偷偷地伸出一条腿绊倒了宣宗。

宣宗本是一番好意,但不料,却被叔叔绊倒在地。被人扶起后,宣宗非常生气。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位叔叔竟然如此地冥顽不灵。为了惩罚朱高煦,宣宗让部下准备了一个三百斤重的大缸,然后将朱高煦盖住,以示惩戒。

朱棣次子朱高煦再三作死,结果死法也是古今罕见,成了“烤全羊”

但不料,一身蛮力的朱高煦并没有服软。他用力将大缸顶起,想要从缸中出来。宣宗见状更加生气,他令人在铜缸的下面燃烧木炭,想要让这位贼心不死的叔叔好好冷静一下。

就这样,朱高煦被活活地烤死了。

其实,呆头呆脑的朱高煦,虽空有一身蛮力,却是一事无成。他虽然和两代帝王都争过皇位,但每次都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原谅。倘若不是他最后行事太过分,完全能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但可悲的是,这位做了一辈子皇帝梦的王爷,不仅没有当过一天皇帝,还死的非常凄惨。

参考资料:

【《明史·本纪第五·明成祖一》、《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国朝献徵录·卷二·宗室二·汉庶人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