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作者:凡人侃侃

2006年10月,在过完了85岁生日之后不久,王光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给自己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她这一生起起伏伏,经历了太多太多,但她从容不迫、淡泊的心态给中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得到她离世的消息,不少领导和一些老红军都来为她送行,大家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历尽艰辛的老人。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在5天的吊唁时间里,毛家的后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王效芝受母亲李讷的嘱托,全程在现场帮忙刘家打理一切。特殊时期,两家人曾经的种种过往,都在后来随着王光美的大方谅解而烟消云散了。当时是王光美召集两家人坐下来,一顿饭吃完,所有的一切全部都释然了。记得这条新闻报道出来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被她这博大的胸襟而感动。

在告别式上还有很多感人的画面,当时好几位90多岁的老红军不顾家人的阻拦,执意要到现场送别,他们说就算是坐着轮椅也要来告别这位伟大的女性。而让现场所有人泪目的是,有两位特殊的来宾也来参加悼念活动。他们一出场大家的眼眶几乎就都湿润了。他们就是曾经多次在影视剧中扮演刘少奇夫妇的刘秀杰和郭法曾。看到他们,就好像父亲和母亲又出现在自己面前了,连一向刚毅坚强的刘源将军都已经泣不成声。

告别式的最后,刘源将军向母亲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之后捧着母亲的遗像缓缓地走出了礼堂。外面还有很多闻讯赶来的群众,大家都想见上王光美的最后一面。当灵车从众人面前驶过的时候,人群中传出了阵阵低沉的啜泣声。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王光美这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本来是有希望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但她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投身到革命中来。无论在哪个年代,她都坚定信仰,勇于抗争。

1921年,正在美国参加会议的王治昌收到了女儿出生的消息,这让已经有了6个儿子的他高兴坏了,就给女儿取名为光美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作为父亲的掌上明珠,王光美从小生活条件很好,勤奋好学的她在小学毕业后,报考了北京师大男附中,原因是因为男附中的师资力量比女附中要好很多。结果还真的让她考上了。别看王光美是个女孩子,理科成绩尤其是物理可是班里最出色的。高中毕业后她进入辅仁大学物理专业学习,之后又读了研究生。抗战胜利后,她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准备去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时。她的命运开始发生了变化。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王光美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面写过,孩子们对父母的相识过程也很感兴趣,毕竟父亲那么一个严肃的人,是如何和母亲走到一起的呢?其实,一切都从赴美前的一份“工作”说起。那时是1946年,正准备出国的王光美因为家人的关系接到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中共代表团做翻译,也因此结识了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后来由于国共内战爆发,她和代表团一起来到了延安。在一次舞会上,工作人员将刘少奇介绍给了他。王光美还是听过这个名字的,但也只限于知道他是中央的负责人之一,但准确的身份却说不好了。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她和少奇同志之间虽然整整相差了23岁,但命运还是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到了一起。结婚前,刘少奇非常坦白地跟她说,自己年纪比她大,工作还比较忙,又带着孩子,如果真的选择在一起的话,恐怕以后生活上会有不少的困难。王光美心想,这个人还真是实在,别人都是自夸,他倒好,上来就先说一堆缺点。其实她心里还是有着一丝担心的,但却和刘少奇想的不太一样,她觉得年龄不是问题,主要是在政治水平上和刘少奇相差得比较远,对他过去的婚姻情况也不了解。而她最担心的是不知道以后怎么相处,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王光美的担心,刘少奇都一一做了答复。两个人最终消除了心中所有的芥蒂,打破了重重阻碍,结成了夫妻。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婚后他们感情很好,王光美成为了贤内助,刘少奇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家里大大小小所有的事都是她一个人在料理。建国后,夫唱妇随的王光美也多次陪同少奇同志出访,她美丽端庄的东方女性形象,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特殊时期,王光美因为丈夫原因受到波及,同时她自己也被污名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12年。直到他们夫妇被平反后才得以出狱。但那时候,丈夫早已去世多年了。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1980年,在少奇同志的追悼会上,王光美的脸轻轻地靠在丈夫的骨灰盒上,这一幕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对她来说最难过的就是那段岁月里,自己和丈夫一直分隔两地,到死都没有见上一面,这也是她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当再次相见时,她却只能手捧丈夫的骨灰而泪流不止了。王光美在追悼会上,紧紧地抱着骨灰怎么也不愿放开手。最后还是遵照少奇同志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到海里,就让这奔流不息的海水带着丈夫希望中国伟大富强的愿望走遍祖国山河吧。

在革命时期,王光美是丈夫的好后勤好秘书。在丈夫蒙受不白之冤时,王光美坚定地站在他身边,他们之前虽然没有什么山盟海誓,但这份对感情的忠贞让人感动不已。在脱离苦难之后,她没有去计较,而是大度地选择谅解,不让自己困在过去的阴影中,而是大步向前,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尽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为国家做出贡献。

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

王光美去世的几天之后,“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举行颁奖仪式,她是这项活动的发起人,当宣布获奖者是王光美时,全体起立,大家都为这位母亲而鼓掌。她的一生曲折不断困难重重,但她的内心始终是平静而坚定的,她的宽大和淡泊,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继续阅读